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能成為 KOL(關鍵意見領袖)。
2018 年雙 11 期間,網紅李佳琦與馬云 PK 直播賣口紅,5 分鐘內賣掉了 15000 支。李佳琦推薦過的口紅,不是斷貨就是漲價,其標志性口號「OMG」成為攻破用戶心理防線的殺手锏,更創造了一種罕見的「買不到」現象。
這背后,是李佳琦作為超級 KOL「自帶光環」的效果,也是社交營銷產生的巨大作用。這足以讓很多品牌主萌生心動,卻又不知從何入手去做。
茫然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選不對 KOL,有流量卻不一定能引爆,社交營銷就等于「啞炮」;二是找不到方法,不能精準影響用戶,品牌無法帶動銷售,最終無法形成持續的品牌傳播力。
「對于品牌主來說,他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如何選擇社交營銷的平臺,以及無法了解其品牌的受眾與 KOL 是否匹配。」根據宋富源的觀察,這時需要第三方采集、打通、整合平臺數據、KOL 數據、消費者數據,并將消費者在網上的關注、討論與最終對品牌的購買行為進行聯系,才能較為完整地評估不同的 KOL 與品牌主想要獲得的傳播效果是否匹配。
作為專業的第三方數據智能技術企業,百分點打造的智能消費者洞察系統 DeepQuest 可以搞定這一切。而對于社交營銷出現的難題,DeepQuest 充當了強大的賦能武器。
李佳琦創造的現象級產品銷售,不得不引發業界關注與思考。
在宋富源看來,當下中國的媒介渠道愈發復雜、分裂,而消費者們也熱衷于通過不同的方式使用社會化媒體發表社交言論,并形成獨特的網絡文化。營銷方式已不再是單線傳播。
現在,企業開始越來越多地選擇社交媒體,利用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去傳達品牌的信息,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互動性,使品牌更能走進大眾。但是,很多企業卻低估了社交營銷的復雜度,以為請個名人或找個網紅,有了大流量就能實現高轉化,甚至引爆銷售。
其實不然。
宋富源表示,在選擇 KOL 的時候多了一個參數,而這個參數就是不同的 KOL 在不同的媒介,甚至同一個 KOL 在不同的媒介,其粉絲受眾都有可能是不一樣的。
宋富源分析,不管營銷目標是傳達信息還是銷售轉化,抑或更深層次的植入,正確選擇不同的 KOL 將會起到 1+1>2 的作用,而選擇不同的 KOL,觸達率也將大不相同。
「品牌主需要深耕觸達率,就要通過不同的 KOL 及其粉絲用戶進行社交營銷,因此篩選平臺以及 KOL 的這步工作就變得尤為重要,這需要將大數據作為舉證找到最優組合。」宋富源總結。
面對這種復雜的營銷環境,百分點以消費者洞察為核心,覆蓋新浪微博、微信、貼吧、小紅書、抖音、知乎等社交平臺,深度發掘社會化數據的商業價值,提供企業所需要的商情監控、電商口碑分析、KOL 及明星監測、購物路徑分析、社交媒體熱點監測、精準抽樣。
簡單地說,通過 DeepQuest,可以對全樣本數據進行調研,為企業提供大小數據結合的消費者洞察平臺,一站式解決企業在產品上市前后各階段的消費者洞察和研究需求。
基于大數據產品和技術雙輪驅動構建的核心優勢,DeepQuest 面向多個行業應用。其中,DeepQuest 最早與京東展開合作,用于支持產品品牌調研的各個環節,囊括京東大數據信息,為其提供全方位的洞察服務,覆蓋京東 3 億用戶。
截至目前,包括歐萊雅、輝瑞、黑人牙膏、飛利浦、肯德基等在內的上萬家國內外知名企業、中小企業,都在使用 DeepQuest 提升自己的創新營銷能力。
流量紅利漸失,決定社交營銷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發揮 KOL 經濟的作用。
宋富源觀察,微博早期運營就是邀請知名的企業家、明星等 KOL 進駐,實現大批粉絲用戶的快速增長。后來,很多品牌主效仿了微博的做法,通過 KOL 營銷來帶動銷售。
根據麥肯錫的一項研究顯示,受消費者信任追捧的 KOL 所帶來的傳播效益與口碑效益是付費廣告的兩倍,而其留客率比其他方式更是高出了 37%。
KOL 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的傳播優勢以及影響力,已成為品牌主們進行品牌營銷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段。
這是 KOL 經濟的爆棚效應。但是,如何才能做成這一點呢?
宋富源發現,其實很多品牌主并沒有明確的營銷目標,這時候百分點會告訴他們: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需劃分主次目標,逐步實現。
在百分點,有一個針對 KOL 經濟傳播路徑的 5A 理論:Attention-注,Appeal-贊,Action-轉,Advocacy-評,Activation-激。
第一步:引發關「注」,通過 KOL 對品牌的宣傳,引發粉絲與網民的集體圍觀,進一步提升品牌的曝光能力;
第二步:通過 KOL 原創的有質量的內容,引發粉絲對品牌認同感與「贊」賞,深耕種草;
第三步:通過粉絲間的二次「轉」發傳播,將品牌信息擴散出去,像病毒一樣實現圈層輻射;
第四步:引導消費者「評」論留言,建立品牌與消費者的關聯,實現對品牌從不認識到認識,從認識轉化到忠誠度的滲透;
第五步:通過前面四步的鋪墊,「激」活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與品牌影響力,將品牌產品轉化為爆品。
以百分點曾為一個國際護膚品牌做過的傳播路徑分析為例。當時,客戶面臨一個挑戰:就是其彩妝在市場上缺乏鮮明形象,于是鎖定了一款「斬男色」系列口紅,希望以此吸引 80、90 后目標消費者。
基于這種需求,百分點將客戶提供的 10 個 KOL,與已有榜單上的 KOL 進行對比,根據 5A 指標篩選出綜合排名靠前的 KOL ,同時了解這 10 個 KOL 的調性與品牌的接近度,從中挑選從上游到下游都能拉動銷售的 3 個 KOL,并根據這 3 個 KOL 的粉絲重疊情況進行銷售拉升的操作,后續再了解具體在 EC 銷售的產品數量。同時,百分點在社交營銷活動之后,還向會員發放調查問卷,以此跟進售后滿意度。
按照此傳播路徑實施后,這個國際護膚品牌的消費者偏好度提高了 27%,購買轉化率提高了 15%。
請注意,「選對 KOL,才是社交營銷成功的一半。」宋富源總結。
如何選擇高質量的 KOL?百分點的方法是:對于沒有知名度的新品牌,想讓大眾知道它,要篩選一些行業內影響力較高的 KOL;當品牌已經有足夠的知名度,則把目標放在「割草」上,選擇一些在下游轉發、評論、激活能力較強的消費型 KOL。
歸根結底,社交營銷的最終目的還是要落地到銷售轉化上。但是,即便集聚上千萬粉絲的大流量 KOL,亦不一定能帶來同等價值的轉化率,因此,必須完善社交傳播路徑,形成更大范圍的傳播覆蓋。
宋富源說:「這需要繼續做社交營銷的二次傳播。二次傳播的主體就是 KOL 的粉絲,一個擁有優質粉絲的 KOL 才能真正把品牌從用戶群體帶到大眾中去。」
從上述國際護膚品牌的社交營銷實踐中,可以管中窺豹。而背后又是什么力量在發揮作用?
宋富源介紹,百分點的智能消費者洞察系統 DeepQuest 分為兩部分:Social Quest 和 Mobile Quest。
Social Quest 數據采集平臺,用來幫助品牌主采集網絡上各大小媒體中消費者的行為數據,包括評論、關鍵詞、購買傾向,并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分析,為社交營銷提供幫助。
前期打通信息之后,再由 Mobile Quest 數據采集平臺,將討論過品牌關鍵詞的消費者賬號抓取出來并招募這群人,透過他們對品牌的認知,勾畫出消費者的興趣愛好與購買傾向重合的部分,然后通過這些數據推導出品牌受眾在網上討論時的共性,將受眾與潛在的 KOL 進行聯系。
宋富源強調,「當品牌主了解到自己的受眾在網上討論的內容,就需要根據自己的目標去篩選 KOL , 除了 KOL 的曝光能力及受關注度,還需考察其內容質量與粉絲質量。」
這時候,可以通過點贊與轉發數量了解粉絲是否認同 KOL 的內容和粉絲的圈層輻射能力,但即便 KOL 的粉絲群體龐大,其內容如果僅僅停留在粉絲社群而沒有在更大的輻射范圍引爆,那么這樣的社交營銷也不算完全有效。
針對這種情形,百分點通過聚合 Social Quest 和 Mobile Quest 兩大數據采集平臺,結合全網范圍的大數據以及會員庫里的小數據,將從最上游到最下游的受眾以及整個營銷行為和服務態度進行拉通,從而精準地幫助品牌主抓住受眾喜好,篩選和評估 KOL。
在長期實踐中,百分點已經積累了成熟的經驗與方法論。宋富源認為,「品牌主想要通過社交營銷推動品牌發展,轉化銷售額,必須做好三點考量:一是媒體渠道,二是 KOL 矩陣,三是粉絲質量。」
當然,每個行業、每家企業面臨的問題點不同,DeepQuest 的解決方案也是不相同的。百分點會結合客戶的實際需求,幫助他們實現精準化覆蓋、高轉化、低成本的社交營銷。
一方面,DeepQuest 結合行業標簽知識體系構建商情知識圖譜,使信息抽取的準確度達到 85% 以上。另一方面,DeepQuest 利用深度遷移學習技術,解決實際業務中標注樣本少的問題,使情感分類的標注數據量只需要原來的 1/10,效率卻提升 10 倍。
目前,這在很多行業中已經得到有力驗證。
作為一個專業的數據可視化工具,DeepQuest 秉承技術融合、數據融合和場景融合的理念,在品牌商情和營銷活動監控、產品口碑分析、KOL 及明星監測、社交媒體熱點監測、消費趨勢研究等場景均能提供強大的數據洞察,形成一個智能化的營銷閉環。
「所看即所需,所見即所得」,這是社交營銷的理想境界,也是百分點所致力的目標。
目前在產品深耕上,除了圖文之外,百分點接下來還會投入到視頻和直播數據的挖掘開發中。宋富源稱,這需要尋找更好的技術,將文本分析做得更精更優,甚至連接線下行為,從而讓社交營銷效果倍增。
本文來自公眾號:白圭零售實驗室(ID:qingretail),作者:白圭小編,未經原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投稿人原創】?? 本文由投稿人原創發布于愛盈利,未經投稿人許可,禁止轉載。如有侵權聯系:shanliqiang@aiying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