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紐約布魯克林廣播網絡公司 Gimlet Media 宣布1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由 Stripes Group 領投,現有投資方 Cross Culture Ventures、Betaworks 及新投資人 Emerson Collective 參投。這家公司曾推出過 StartUp 和 Reply All 等廣播播客節目。
其實早在十年前,當播客(可下載的網絡廣播或者網絡聲訊節目,用戶可用便攜式裝備隨時隨地收聽)這種全新媒介剛剛興起時,品牌們就曾一窩蜂的涌入,寄希望于這種新興媒介能帶給受眾全新體驗。但是它們很快發現,沒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能夠吸引受眾。直到近些年, Serial 和 This American Life 這些熱播播客的崛起,重新點燃了品牌商對播客的期望。
據統計,美國每月有4600萬人收聽播客,全球約有1億播客聽眾。eBAY 與 Gimlet Creative 合作打造的商業系列播客 Open for business 在 iTune 上排名第一;GE 和 Panoply 打造的科幻系列播客 The Message 下載量超過500萬。這些喜人的成績,一方面得益于好的內容,另一方面則要感謝現今移動化的潮流,讓聲音隨時隨地嵌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例如在開車、乘地鐵的過程中,眼睛不可能隨時隨地的盯著屏幕,耳朵卻能一直接受信息。
今天所介紹的公司,Gimlet Media,是一家主打“敘事性、傳記類”的播客公司。由原廣播節目公司 This American Life 和 Planet Money 的老員工 Alex Blumberg 和 Matthew Lieber 于2014年創立。前者擔任公司首席執政官,而后者則成為了 Gimlet 的董事長。
最初的節目,只是單純的想把親手創建一家公司的過程,通過廣播敘述出來。這款名為“Startup”的故事也成為了最受歡迎的播客故事之一。講到這里,有必要普及一下什么叫“敘事性、傳記類”播客節目,它是一種以人物傳記為主的長篇故事性音頻節目。通常是以第一視角或者圍繞觀眾視角來講故事。不會向記流水賬一樣面面俱到,只會截取觀眾最想聽的故事來講。
該公司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廣告結合以知識產權授權的變現。比如今年年初,公司宣稱著名演員小羅伯特·唐尼將會出演理查德·林克萊特導演的電影,該電影以 Gimlet 旗下高人氣節目 Reply All 的一期內容為素材。這種變現方式,為其他爭搶廣告資源而頭破血流的播客公司,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借鑒。
來源:36氪 ?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