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鋅刻度,作者 | 李覲麟,編輯 | 黎霖
曾席卷全國電梯間廣告位的彈個車,近日過得不太平。
在網絡上出現了兩種聲音,一個吶喊著“彈個車是個騙局,買車其實是租車”,另一邊的則是維護彈個車,稱其被“妖魔化”,彈個車是造福小鎮青年,挽回愛情的正能量產品。
事實上,鋅刻度早在一年前就做過關于彈個車的調查報道。一年后,鋅刻度再次對彈個車曾經出現的問題進行回訪調查,卻發現“舊病未愈,又添新患”。
一年前的調查中,鋅刻度從不少車主口中聽到了彈個車的問題,包括車輛品質成謎、車輛被偷、合同不見蹤影等。而在近日的回訪中,鋅刻度發現,這些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出現了更多問題。
劉亞瑞(化名)是鋅刻度在此前調查中接觸到的消費者之一,當時他在彈個車購車接近三個月,卻始終未見“購車合同”。此前劉亞瑞向彈個車官方客服詢問具體情況,并要求對方發一份電子合同到其郵箱,但事后并沒有收到,APP中則顯示“系統異常”。
近日,鋅刻度再次找到劉亞瑞。劉亞瑞告訴鋅刻度,他曾是一個彈個車維權群的群主,但因為彈個車工作人員的介入,引發了人心不安,不久之后,劉亞瑞解散了群。
將群解散之后,劉亞瑞便不打算繼續維權,決定退車。戲劇化的事,發生在劉亞瑞購車滿一年的節點上——2019年10月。彈個車致電劉亞瑞,讓其向母公司大搜車致電處理違約事宜,并稱大搜車只能接電話,不能打電話給客戶。但在劉亞瑞向大搜車撥打電話幾十次后,卻依舊未能接通。雙方的僵局一直持續到截稿之時,仍未解決……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年時間過去,讓劉亞瑞困惑的合同文件,依舊未見蹤跡。系統依舊顯示異常、銷售經理表示不知道情況、總部的結論是年后才能恢復正常。
劉亞瑞回憶,購車時銷售曾讓其簽署一份提車確認單,但在簽完名之后卻改口為電子合同。隨后在購車、提車到退車的整個過程中,電子合同都成了一份神秘文件。
而關于曾經被曝出的車輛質量問題,一年后仍然不乏案例。在調查中,一位名叫梁明的先生所遇到的情況十分復雜,集事故車、低配裝高配、里程造假等問題于一身。
據梁明描述,他此前通過彈個車門店購買了一臺二手的舒適型奧迪A6,結果拿到手的車是一輛低配標準型。與此同時,這輛原本開了4萬8千公里的車被調到了4萬公里,車尾也有過切割和焊接的痕跡,后梁也被換過。
請輸入圖說梁先生稱自己的車存在換梁痕跡
對此,彈個車的回復是他們在低配標準型的基礎上加了一些配置,所以就當成了舒適型來賣。
為了討要一套合理的解決方案,梁明前往購車門店,卻發現門店已經轉讓。一番打探之后,梁明找到了新的門店,但彈個車工作人員卻以“主體不一樣”為由拒絕為梁明解決問題。
但梁明曾從一名員工口中試探出,這家新店其實就是梁明的購車門店。不過后來,當梁明以此開始談判時,彈個車員工矢口否認。在雙方陷入僵局的時候,大搜車員工終于出現,不過最終的方案也只是向公司匯報情況。截至發稿時,梁明表示問題仍未解決。
2020年1月4日,鋅刻度向彈個車公關負責人員就上述問題進行求證,該負責人表示“給到的信息有限,無法查到具體用戶信息,所以無法回應。”不過,根據鋅刻度了解,上述用戶均表示,此前已多次向彈個車官方進行投訴。
一年時間,對于一家互聯網企業來說,足以完成一場改變。可鋅刻度調查發現,彈個車一年前存在的問題依舊沒能解決。
盡管一些維權的車主或因為麻煩,或因為束手無策而放棄了維權,一些一年前存在的維權群被解散,但問題卻始終存在,難有改善。
上述案例并非個例,在鋅刻度加入的彈個車維權群中,還有很多諸如此類,甚至又現“新套路”。
部分車主爆料,彈個車的員工培訓方式,讓他們感到“十分不適”。
根據車主提供的彈個車培訓員工視頻和員工手冊,其中多處內容都強調彈個車是阿里巴巴的產品,甚至表示彈個車是由阿里巴巴統一管理的。“您不相信我們這很正常,但您還不相信阿里巴巴,不相信支付寶嗎?”彈個車員工手冊中寫道。
對此,鋅刻度進行了多方求證。通過企查查搜索發現,彈個車是大搜車旗下全新汽車金融產品。而大搜車的確在C輪、E輪及以后受到了螞蟻金服、阿里巴巴的投資。但投資之后就一定歸為阿里巴巴統一管理嗎?鋅刻度向阿里相關工作人員求證后,得到的答案是“不可能統一管理。”
另外,某互聯網企業CFO兼執行董事Lucence也對鋅刻度談到,如阿里這樣的企業巨頭的投資行為,其實可以理解為互聯網生態的布局以及業務觸角的延伸,更多的是利用自身平臺優勢引流。大多數情況下,投資方僅在董事會中占有席位,扮演顧問和合作伙伴的角色。
“彈個車此舉,很有可能是利用股東名氣為自身背書的廣告行為,并非被阿里托管。如果將這樣的言論還寫在了廣告與合同中,就很有可能涉嫌欺詐和誤導消費者。”Lucence進一步談到。
除了對阿里的“碰瓷”外,彈個車似乎還存在一些違規行為。在彈個車員工手冊中的銷售服務欄目下,有一條“見招拆招,回到原點”的技巧,描述的是當客戶銀行卡限額時,員工可以用POS幫客戶套現到自己的銀行卡上,確保萬無一失,回到交易原點。
請輸入圖說彈個車員工手冊中多處描述存在問題
據《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第十二條規定顯示,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2017年,被成為中國汽車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元年。此后彈個車、花生好車、易鑫、毛豆新車等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整個賽道變得熱鬧而擁擠。
其實汽車融資租賃模式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在美國新車銷售中,融資租賃的滲透率已經超過30%。正如此前大搜車創始人兼CEO姚紅軍在2019年12月25日發布的文章所說,這種模式在歐美市場已經十分成熟,良性競爭是自身成長的催化劑,會很好地推動行業、產品和團隊的成長。
但在鋅刻度進行回訪調查后發現,彈個車被曝出的問題皆屬真實存在,且一年時間仍無任何改變。
即便姚紅軍所說屬實,遭到了對手的競對攻擊,但對于彈個車來說,要想真正的把握市場,滲透市場,還是需要直面問題,解決問題。達成交易固然重要,但為了銷售目的的“不擇手段”卻很有可能適得其反。“多一些真正,少一些套路”或許才是迎來迸發的成長手冊。
總的來說,整個汽車銷售市場的消費潛力仍有待釋放,伴隨著融資租賃的普及,更多下沉市場也將被撬動。這一點,其實在彈個車近一年的動向中也能看到,“小鎮青年”成為了彈個車的目標群體。
客觀而言,彈個車的模式的確能夠適應“小鎮青年”的多數情況,用融資租賃的模式刺激短期購買力不足但又渴望擁有屬于自己的車的群體。模式本無錯,錯的是操作模式和處理問題。
即便如此,“小鎮青年”也并非韭菜,無論瞄準哪一群體,都應該最大限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做好早期市場教育。如果將客觀存在的問題視若無物,只是甩鍋競爭對手,恐怕彈個車成為汽車界“阿里巴巴”的口號也只是空談。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