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 X
今年的手機行業格外的無聊,要么繼續不斷地換后蓋顏色和工藝,再要么就開始比拼手機鏡頭數目,甚至是回到了老路子上,堆砌手機攝像頭像素。這個時候,Android陣營里的大廠,如三星、華為扛起了硬件創新的大旗,拿出了可以量產的折疊屏產品。其中,Mate X自從11月開售以來,更是“一機難求”,成為了眾人追捧“新機皇”。
在得知了可以拿到閑魚上已經被炒到了3萬的Mate X上手體驗之時,除了興奮,我更多的是好奇——除了與眾不同的炫酷之外,它到底還有什么魔力?未來真的是屬于折疊屏的嗎?帶著這些問題,我打開了包裝,開始把舊手機里的數據遷移過來,開啟了完全“Mate X”的一周。
毋庸置疑,展開狀態的Mate X到哪里都是焦點:折疊狀態的Mate X,并不會讓人多看一眼,市面上已經有了不少曲面屏設備,也不乏升降式攝像頭的全面屏手機。Mate X不展開,從左右兩側和正面看,不過就是“升降式攝像頭的雙曲面全面屏手機”,甚至是機場負責安檢的安保人員都沒多看一眼它。
Mate X折疊狀態
當我在地鐵上展開Mate X,用余光就能瞟見許多乘客的視線都聚集到了這塊屏幕之上,男女老少無一例外。確實,能折疊的屏幕很多人都沒見過,只有少數關注科技產品的人在視頻里看到過。
Mate X參數
可以說Mate X就是一款“自帶流量”和話題的產品。除了引人矚目之外,朋友之間的對話也經常會圍繞著這款產品展開。我會跟不同的朋友解釋這款產品是如何打開的:
按下紅色按鈕即可展開Mate X
“兩款屏幕是通過中間的鉸鏈連接起來的。你需要按下主屏幕背后邊緣的紅色按鍵,松開卡口。鉸鏈上面的金屬蓋板將會從兩邊滑出。屏幕完全展開了之后,兩塊蓋板也會同時卡住。理論上,這兩個結構就能完全保證屏幕折疊和展開的時候,能完全固定穩位置。所以,不要用蠻力去掰開它,另外千萬不要嘗試反向折疊,畢竟這臺手機的價格不便宜,而且你也很難買到?!?br />
Mate X鉸鏈
當然,每次說到這里,都會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折疊屏是外折疊還是內折疊?雖然我也很想說,小孩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但是現在把翻折屏做到既能內折疊和外折疊工藝上極難實現,除非用鉸鏈直接連接兩塊屏幕。不過,這樣還能稱得上是“折疊屏”手機嗎?
Mate X展開過程
說回到Mate X的外折疊方案:不同于Galaxy Fold的內折疊方案,Mate X外折疊設計意味著不需在折疊狀態下增加一塊副屏,也可以接受柔性屏彎折部位較大的R角,對屏幕起到了更好的保護作用,不會出現類似Galaxy Fold那樣的屏幕折痕。
Mate X折痕展示
不過,外折屏另一個問題就是柔性屏直接裸露在外,耐刮擦性能不如目前普通手機使用的玻璃材質,容易被各類硬物劃傷。
Mate X展開卡扣細節圖
除了折疊的形態抓人眼球之外,這塊柔性屏的參數也同樣。OLED材質,一塊2480×1148像素分辨率的主屏,一塊2480×892,展開就是一塊8英寸大屏。大屏天然是展示圖片和播放視頻的利器。展開屏幕看圖片,確實便于展示——因為橫向內容上,能顯示更多的內容。圖片更大,在不放大的情況下,能顯示更多細節。
Mate X鉸鏈細節圖
這一點在拍照的時候,也同樣適用,屏幕更大,取景也更方便。如果你手邊有一臺平板電腦,打開它的后置攝像頭,你就能理解這種感受了。
有些讀者可能會疑惑了,折疊屏有什么好理解的?就是大屏即正義,顯示內容就多了。不過就觀看視頻的體驗而言Mate X的大屏就不一定有優勢了。因為大部分視頻內容是16:9,無論是以何種姿勢,都無法填滿這塊屏幕。
折疊狀態的Mate X
那么游戲場景呢?雖然能通過拉伸填充滿這塊屏幕,但并不是每一款游戲都適合這種方式。有一部分游戲,拉伸過后還需要裁剪,因為按照拉伸比例屏幕反而太小,無法完全顯示下所有內容;還有一部分游戲則是拓展了部分畫面,從而使得游戲玩家獲得了額外的視野。
王者榮耀-未折疊(左),折疊(右)
另外,如果游戲沒有獲得適配,那么在折疊/展開的狀態下進入到游戲中,切換到展開/折疊狀態,那么整個畫面就會被壓縮/拉伸,就會造成畫面比例失調。那么,常用的應用是否有適配雙屏呢?其實與游戲場景一樣,大部分場景下面,都是拉伸以適應更寬廣的畫面。有些適配的應用,比如說手機淘寶,甚至能實現一邊屏幕挑選商品,另一邊屏幕瀏覽某一商品的詳細頁面。
所以聰明的讀者,你們發現了這個問題沒有?大部分應用對于折疊屏的雙形態沒有適配,只能單純的拉伸,調整至適合大屏的比例,在視頻播放頁面則是用黑色填充畫面。這并不是硬件的問題,相反華為推出了折疊屏設備,能讓開發者更早地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折疊屏多出來的顯示面積。
手機淘寶-適配之后的應用,左邊一級菜單,右邊二級菜單
這里我也提出自己對于如何利用多出來的這部分顯示面積的思考。對于大多數應用而言,其實學習手機淘寶的設計就足夠了:一個屏幕顯示一級菜單,第二屏顯示二級菜單。比如,購物類應用第一屏顯示首頁內容,第二屏顯示推薦商品,社交電商亦是如此;社交類應用,第一屏可以顯示聊天頁面,第二屏顯示好友……等等。
展開看視頻時很舒適,但同樣也有上下寬闊的黑邊
至于視頻類應用,則沒必要把全部的顯示面積用于顯示視頻,可以留出一部分顯示電影相關信息/彈幕發送等等,只有當用戶點擊“沉浸式觀看”再以黑邊填充多余畫面。
最后,應用分屏的邏輯也要有所改變,分屏不應是垂直鎖定的狀態,而是可以自動旋轉——這樣的話,就能做到一邊屏幕全部填充滿看視頻,另一邊屏幕可以聊天,瀏覽網頁,游戲掛機等等。
解析完了這塊折疊屏,有些讀者就會問,那么我把它作為一款普通的手機使用,怎樣呢?這里我有必要把它的一些尺寸參數放在這里,供讀者參考:
華為Mate X尺寸參數
它是折疊屏設備,疊起來必定不會太??;柔性材料做成的屏幕,也意味著屏幕的強度不會太高,出現劃痕是再所難免的事情;另外,為了保證續航(畢竟屏幕可是耗電大戶),華為給它配備了共計4500mAh+4400mAh的電池,這意味著整體的重量不會輕。
Mate X和iPhone XS Max大小比較
在折疊的狀態下使用,由于Mate X的重量達到了300g,兩塊屏幕的厚度和重量壓在手掌/手指上,必然不會太舒適。與其說是一款手機,倒不如說是一款便攜式平板,并兼具手機功能。
一旦對于Mate X的認知改變了,日常使用就沒有那么多問題——反正現在真正能做到單手操作的手機基本不存在了。只要能展開屏幕使用,那我絕不折疊。大屏幕閱讀,看視頻眼睛更舒適;大屏幕拍照,取景看上去更清晰——把手機折疊起來,后置攝像頭能當前置攝像頭用,要比其他前置攝像頭拍的更清晰。
Mate X上的攝像頭模塊由一顆4000萬像素超感光攝像頭(廣角,f/1.8光圈)+16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f/2.2光圈)+800萬像素長焦攝像頭(f/2.4光圈,OIS)以及一顆ToF鏡頭構成。
在拍照能力上無需擔心,下面放幾張樣張以供參考:
主攝-焦距:5.558mm,光圈:f/1.8,快門:1/2770
廣角-焦距:2.26mm,光圈:f/2.2,快門:1/1164
廣角-主攝-焦距:5.58mm,光圈:f/1.8,快門:1/1672
主攝-焦距:5.58mm,光圈:f/1.8,快門:1/1261
主攝-開啟夜景增強-焦距:5.58mm,光圈:f/1.8,快門:0.06s
主攝-焦距:5.58mm,光圈:f/1.8,快門:0.03s
性能上面,麒麟980——巴龍5000的組合,既能滿足性能,還有5G加持,日常使用沒有任何問題。此前,華為就為這顆麒麟980升級到了GPU Turbo 3.0。主流游戲,比如王者榮耀,和平精英,跑跑卡丁車等等游戲畫面設置到最高,玩起來一點也不卡頓。
不過我更期待它能用上目前華為最強的麒麟990 5G芯片——或者說下一代產品能用上華為下一代旗艦芯片。畢竟只有頂級的性能才配得上折疊屏這樣超前的手機。
問題只在于續航和收納:盡管電池已經到了接近9000mAh,依然擋不住大屏幕的高耗電,這一點尤其是在在線觀看視頻的情況下。兩個小時的在線電影,耗電量驚人。好在Mate X配備了65W充電器,峰值功率下,半小時充入80%左右的電量。
輸入功率能保持在47W左右
這意味著,即便是你昨晚忘記連接上充電器,早上起床插上原裝65W充電器,收拾洗漱的時間里,就能充入日常所需的電量,再加上工作時候零碎時間,隨手充一會兒電,就能充滿。
Mate X附贈的皮套
另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是收納,盡管Mate X包裝里附贈了一個皮袋,似乎是希望用戶在不使用的時候,把手機放入皮袋里,但對于我這種習慣隨手放褲兜的用戶而言,實在是太繁瑣——代價就是一星期之后,貼膜上已經出現了各種劃痕。需要注意的是,官方提供更換貼膜的服務,所以用戶不要自己私下貼膜。
目前拿到了Mate X的用戶,除了不差錢的老板們,還有一部分數碼產品愛好者/從業者。有感覺未來已來者,也有覺得折疊屏只是噱頭者,我覺得這兩種觀點都過于偏向極端。
客觀地說,目前折疊屏有很多問題,我還不建議作為日常的主力手機使用——畢竟相比于目前市面上的其他手機而言,它太脆弱。重量、體積和成本都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未來這些問題能不能解決,是折疊屏能不能成為未來市面上主流的重要因素。
Mate X側面指紋識別鍵
大屏一直是智能手機的趨勢,只不過現在屏幕的擴大和用戶體驗的平衡遇到了瓶頸,所以現在的手機才維持目前的屏幕大小。折疊屏則是給予了屏幕變大的另一種可能性,起碼讓這個智能手機趨同化不那么無聊。
尤其對于大廠而言,探索未來手機的形態,不僅是業界和用戶對他們的期待,也是他們能搶先一步積累產品經驗的好機會,還能給予開發者們實實在在地開發環境。就這一點而言,華為已經擔起了行業的期待,并且向前跨了一大步。有了Mate X的設計和制造經驗,如果未來還要推出折疊屏設備,華為也一定會將之打磨得更加完美。
所以,我認為,Mate X雖不能完全代表未來,但至少給予了我們可觸碰到的可能性。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