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云網】12月23日報道(文/孫媛、八千)
“去東南亞買房!”月月欣喜的說道,“我買了芭提雅的公寓,現在就在走手續了。”
像月月一樣去東南亞買房的人不在少數,基本上都是朋友帶朋友。月月是個上海土生土長的小姑娘,之前一直在創投圈從事品牌公關工作。2012年6月畢業的她,在2013年1月就買了人生的第一套房子,在她看來,買房基本是上按照喜好來走,且不說房子如何、增值空間怎樣,買的開心是最重要的。用時下最熱劇《慶余年》的李沁臺詞來解釋,那就是:我所買之房,必要我心中喜歡。
東南亞買房,不知何時成為了熱潮。想要在北上廣深搞套剛需房實在太難,光是落戶就條條框框實在太多。“海景房、精裝修、幾十萬就能擁有”這些話術無不吸引著海內外投資者前往看一看、瞧一瞧,更不要說近兩年的出海和東南亞創業趨勢了。
如果說東南亞是10年前的中國,那么現在不去更待何時。
“房產勢必會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對創業大環境的推動更不用說。”月月說投資房產她不是專業的,但她相信東南亞的發展整體是利好趨勢。買房催生了各類房產相關公司的興起,當時她要購房,一下子就有不少朋友給她推了國內外可聯系的資源和企業。
月月的買房經歷,只是東南亞投資萬象的一個例子。
2019年的國內創業寒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冷的多。
我國創投市場日漸成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國內創投機構數量已超萬家,大大小小的細分賽道上擠滿了創業者,面對如此“盛景”,真正優質的項目卻是鳳毛麟角的,眾多賽道也早已被頭部玩家占據了大份額。
此外,融資、燒錢、再融資,“不惜一切代價實現增長”的死循環已被踢出2019的創業市場。如今的創企們都在勒緊褲腰帶,把“盈利”奉為新的圭臬。
那么,創業者和投資機構又該如何從國內的創投紅海中突圍呢?
出海!擁抱尚待開發、充滿無限可能的東南亞!
目前,東南亞已成為全球第四大互聯網經濟市場,是最受矚目的新興市場之一。
話雖如此,東南亞市場,真的這么香嗎?這片尚待開發的廣闊熱土,是否真的適合創業和投資呢?
首先,持續的經濟增長為創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根據IMF的統計數據,目前印度、柬埔寨、老撾、越南等國家的GDP增速均保持在6.6%-7.3%之間,超過中國,位居全球前列,而菲律賓、印尼、泰國等國也緊隨其后,尤其是新加坡、文萊、馬來西亞的人均GDP已遠超中國。
其次,龐大的人口基數為創業項目帶來了巨大紅利,反觀當年剛剛迎來互聯網熱潮的中國,東南亞的創投熱潮如今正在爆發,這也讓東南亞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互聯網地區。
獵云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了2019年東南亞地區的部分融資情況。
看似基礎設施尚不完善、實則保持跨越式擴張步伐的東南亞市場,已經成為眾多巨頭搏殺的下一個“戰場”。
阿里收購電商巨頭Lazada,滴滴投資出行巨頭Grab,騰訊投資游戲巨頭Sea……放眼望去,東南亞獨角獸公司或多或少帶著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影子。蘋果、谷歌、Facebook、亞馬遜、軟銀等國際巨頭,自然也不愿放過東南亞這塊不容錯過的香餑餑。
投中研究院最新發布的《東南亞科技創投發展報告》顯示,近三年半來,東南亞科技項目獲得了262.95億美元融資,平均單個項目獲得2030萬美元融資。其中,中國資本是最大的資金來源。國內投資機構總計在東南亞投資了132.11億美元,占東南亞科技類企業全球募資額的46.8%,將近半壁江山。
此外,隨著國內的創企大量成功,“Copy from China”的模式逐漸與“Copy to China”獲得了同等的關注度,一方面國內項目估值高,資金向寡頭傾斜,競爭環境惡劣,另一方面,中國已經驗證成功的模式正在對外進行快速輸出,搶占當地市場。
順為資本投資的KrazyBee早期就是模仿了已經在國內較為成熟的分期樂模式,小米也順帶通過KrazyBee一起賣貨,一箭雙雕。
那么,具體到行業領域,又是如何呢?
獵云網統計發現,東南亞的早期創企主要聚焦在電商、金融、房產、企業服務、醫療、O2O、汽車、文娛等領域,其中電商發展迅猛,主要圍繞母嬰、時尚類產品;金融服務主要是借貸和P2P;醫療涉及凍卵、醫美等技術;房產涉及共享住宿;汽車主要是線上交易平臺。
預測數據顯示,2015-2025年,東南亞電商行業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2%,而出行服務、在線媒體、在線旅游的復合增長率則將分別達到23%、18%、15%。
從上文給到的信息來看,不管是資金、技術還是商業模式,東南亞市場都看似具備了天時地利,但事實真的如此嗎?2019年的東南亞真的如此順風順水嗎?
未必。
事實上,2019年,對于東南亞創業生態系統來說,是“改變游戲規則”的一年。
我們看到全球巨頭搶先一步分割了東南亞的創業市場,我們也在擔心,那些早期的創企面對這樣的競爭能否熬過去?
在前兩年鋪天蓋地的外媒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東南亞出行巨頭Grab和Go Jek曾大談燒錢補貼的營銷推廣方式。
超級App的這一舉措讓印尼大部分科技初創公司備受啟發。走進雅加達一家典型的購物中心,你都能看到領先的電子支付提供商提供的各種返現服務,包括OVO和GoPay,其返現甚至可以高達50%+。而印度尼西亞并不是唯一一個為了獲取客戶而燒錢的地方。就連Uber和Airbnb等美國頂尖公司也以燒錢著稱,你燒的錢越多、市場份額和收入也隨之增長。
但在今年年中,一些變化悄然發生。
WeWork及其IPO受挫讓投資者對估值過高的科技初創企業更加不滿。在這種審視之下,初創公司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被要求證明其巨額估值是合理的。也許這是初創企業生平第一次被要求像一家“真正”的企業那樣行事。
盈利能力曾被視為錦上添花,而現在卻成了創業這場游戲的主題。創業公司不賺錢,無異于耍流氓。或許,2019年的創業者們早就預見到了這一點,并決定采取行動了。
近日,印尼電子商務巨頭Bukalapak宣布其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chmad Zaky辭職。與此同時,Bukalapak沒有從公司內部提拔某個人,而是從外部任命了Rachmat Kaimuddin,一位在銀行和商業咨詢方面有豐富的經驗的能者。而此舉也被認為是該公司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盈利能力的一部分。
馬來西亞汽車交易平臺Carsome目標是成為東南亞地區的“汽車交易市場領導者”,該公司近期宣布完成5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并公開到明年年底實現“運營盈利”的目標。自2018年底以來,另一個明顯的盈利導向出現了,尤其是在投資者方面。甚至連新成立的風險投資公司 Kinesys Group都在強調“投資組合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風投公司正在投資非技術行業,如酒店餐飲業等行業被認為在可持續性方面有更明確的路徑,從而增加了投資組合的多樣性。除了發展他們自身的業務外,這些餐飲和酒店公司也期待著進行業務的數字化轉型。
對于要融資的創業者來說,融資更難了——要向潛在投資者證明你的產品確實有需求,這已經足夠具有挑戰性了;更不用說向他們展示你如何在一段時間內盈利。那么,這將如何影響2020年的創業公司融資呢?對于處于后期階段的公司來說,也許審查將更加困難。
基本上,在考慮一項潛在的投資時,風投公司對早期和后期初創公司關注的點有所不同。雖然投資者傾向于關注早期初創公司的潛力和機會,但他們會更多地考慮后期初創公司的增長。因為后期輪的創業公司已經有了一個產品,而人們正在使用它。
你的成長有多快?是否有向新的垂直或地理區域擴張的計劃呢?有盈利的跡象嗎?我們如何共同努力推動這一進程?如Vertex Holdings等領先投資機構認為,對早期創業公司投資仍不容小覷。
Salim Group企業風投部門也證實了他們對初創公司的偏好,因為初創公司被認為更具可塑性、且更容易培養。如果你正在為一家后期創業公司融資,這個預測并不是要打擊你的積極性。事實上,生態系統的這些變化是創業公司建立一個更強大、自我維持的企業的觸發器。
基于此,在東南亞,我們總結了2019年6大行業趨勢變化:
1. 細分領域領導者出現
新加坡2019年最大新聞是Carousell收購菲律賓分類巨頭OLX的消息。OLX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免費托管分類廣告,以及一個可以供用戶進行交流和經驗分享各種相關話題的論壇,該公司隨后與701Search合并。這兩筆交易使Carousell的估值達到8.5億美元(11.6億新元),使該品牌成為東南亞分類領域的領軍品牌。
除了Carousell之外,我們也看到了該區域不少新領域的后起之秀。
例如,創辦于2014年的東南亞電商返現平臺ShopBack仍在多個東南亞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在塊時尚女裝市場,Love Bonito繼續擴張,推向更多市場,而它的競爭對手Forever 21正申請破產,目前在新加坡只剩下一個奧萊店。
東南亞最大在線母嬰類平臺TheAsianparent 今年7月完成了由復星銳正資本、復星母嬰與家庭產業集團、京東、ATM Capital等機構投資的數百萬美元C輪融資。本次融資后,公司將加速新市場業務的拓展,為全球更多女性提供安全可靠的社交空間。今年,該公司也加緊了對育兒空間的把握,準備推出自己的嬰兒和孕婦產品系列。 99.co 、Carro 等公司也分別在房地產和汽車行業積極擴大市場份額。
2019年出現了一批數字領域的領軍企業,而投資者將繼續大舉押注這些東南亞公司。
2. 盈利至上
今年另一個同樣重大的新聞是WeWork的垮臺。新聞媒體鋪天蓋地地報道WeWork如何從470億美元的估值發展到幾乎面臨破產,而壞消息甚至還沒有停止。WeWork的故事標志著人們對企業運營的看法發生了轉變。在此之前,初創公司似乎只知道追求高速增長,它們催生了數十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
然而,這些增長往往伴隨著高昂的成本。由于這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經常以不可持續的成本結構運營,這就導致了無利可圖的資產負債表。他們也經常采取一種過于樂觀的盈利方式。
但幻想遇上現實,一切崩潰。
突然之間,有關公司估值的說法開始轉向盈利能力,而不是收入增長。正如本世紀初一樣,我們看到了從用戶增長到收入增長的轉變。
今年,我們還看到了從營收增長到擁有良好業務基礎或利潤的公司的轉變。在新加坡雜貨配送創企Honestbee的案例中,我們看到的是身份神秘的創始人以及硅谷知名風投和韓國財團的巨資注入,但是再多的錢經得起燒嗎?
事實上,東南亞的生鮮電商整體并不樂觀。2011年在新加坡創立的RedMart,曾嘗試建立自營的線上超市。但是折騰了6年,銷售額才是新加坡線下超市Fairprice的0.7%。先后融資5500萬美元的Redmart在2016年底以3500萬美元的低價賣給了Lazada。
Honestbee遇到了和前者一樣的問題,那就是商業模式的時間點和可行性。當其成本結構趕上業務基本面時,該公司不得不重組業務。
3. 多貨幣戰爭升溫
2019年,幾家金融科技公司在新加坡成立。值得注意的是,英國金融科技公司Revolut去年10月在新加坡上市,與新加坡初創公司YouTrip、InstaRem和TransferWise展開競爭,后面三家公司都能讓用戶輕松享受到多幣種錢包,而且匯率誘人。最近,叫車服務巨頭Grab在金融科技領域掀起了波瀾,它推出了GrabPay Card,作為與萬事達持續合作的一部分。
據稱,這是亞洲第一張無號碼卡,有數字卡和實體卡兩種版本。有了它,用戶可以在任何接受萬事達信用卡的全球商店消費,每筆交易都可以獲得積分。總而言之,多幣種的場景越來越熱,玩家越來越多,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好處。也就是說,消費者不僅限于從一張卡中進行選擇。
事實上,如今新加坡人通常會持有多達10張有效卡,包括他們的銀行信用卡在內。
4.越南投資熱
據DealStreetAsia報道,Golden Gate Ventures、Access Ventures、Burda Principal Investments、500 Startups、Jungle Ventures和Cyberagent Ventures等投資機構與越南簽署了一項協議,將在未來三年向越南初創公司投資10萬億越南盾(4.25億美元)。
該協議于2019年6月10日在越南風險投資峰會上達成。
越南風險投資峰會致力于聯系所有的投資人。會上,VinaCapital還與Mirae-Naver Asia Growth Fun)達成了一項價值10億美元的協議。協議顯示,Mirae Asset 向VinaCapital Ventures和Naver投資了一筆金額不詳的資金,以幫助其投資組合中的公司實施擴張計劃。
“越南正在獲得更多國際投資人關注,我們相信他們將有足夠的機會部署承諾的資金。”科學和技術市場研發部門部長Pham Hong Quat說道。
2012年,越南有400家創業公司,去年的數據顯示創業公司數量已達3000家,2018年融資總額達8.9億美元。
Golden Gate Ventures創始合伙人Vinnie Lauria強調,盡管越南在投資程序上仍面臨挑戰,但就愿意投資的風投公司數量表明,越南已成為該地區的關鍵戰略市場之一。
5. 加密公司沉寂
2018年見證了數字資產的衰落,比特幣和以太坊等主要貨幣的價格從歷史高位暴跌至2017年的價格水平。就在價格上漲的同時,2017年和2018年與加密相關的公司數量也大幅增加。
隨著數字資產的衰落,全球活躍的加密公司數量也在下降。
2019年,似乎沒有人再談論加密貨幣了。從各種主要加密貨幣的低迷價格水平來看,在東南亞我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再次聽到它們的聲音。
6. 共享單車下線
2019年,新加坡的共享單車經濟正式消亡。準備出租的自行車曾經在獅城隨處可見,但在ofo、oBike和摩拜等公司停止在新加坡的運營后,這些自行車現在已經消失了。即便是新加坡占主導地位的拼車應用Grab,也悄悄地將GrabCycle從其移動服務中移除。
事實上共享單車在新加坡從來就沒有什么意義。新加坡全年天氣炎熱,當地人享受著高效的交通系統。
也就是說,共享自行車和電動滑板車從來都沒有解決新加坡用戶迫切的痛點。單純從中國復制的項目或者中國項目的出海未必就能在東南亞生活得滋潤。
Copy from China 是目前東南亞創業的趨勢,10年前在中國發生的故事正在東南亞上演。創業者希望打時間差,在新流量中成為下一個互聯網、電商巨頭。
然而,東南亞不是中國,水土不服亦是常態。
正如真格基金合伙人戴雨森所說,現在中國的企業家,對于進入全球市場已經有越來越充分的準備,而中國很多增長快速的新技術、新技能,也可以應用于東南亞,重點在于如何復制國內被驗證的技能和經驗。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俞敏洪流露退隱之意?稱自以為是的努力,已成為新東方發展的障礙》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闊別五年重返網約車!周航掌舵曹操出行》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加速布局芯片!小米入股芯片公司尊湃通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