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聽說過奔馳、寶馬、豐田等一線車企,也聽說過 car2go、摩拜、AVIS 等一線出行運營商。但你肯定想不到,這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聯系與成都有關——這些企業的背后,由蘇打科技在提供多個方面的服務。

目前,蘇打科技已經幫助國際車企戴姆勒構建了整套 car2go 「自由流動」及 car2share「自助用車」的出行方案,負責平臺產品運營。car2go/car2share 在國內 7 個以上城市已服務超過 40 多萬的用戶。
而就在 12 月中旬,蘇打科技宣布完成千萬級人民幣的 A+ 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其物聯網上游企業深圳朗仁科技,投資將主要用于研發投入和業務發展,未來將在產品體系、AI 應用落地以及云架構上繼續加強,拓展數字化租賃解決方案、車隊資產管理解決方案、物聯網鎖解決方案的綜合業務產品線。
在經歷轉型陣痛的背后,實際上是通過對市場方向的觀察進行自我調整。而這也是值得學習的一點:如何在同質化競爭中另辟蹊徑,實現逆流而上。
「自我顛覆」
2016 年共享汽車闖入市場,一場野蠻生長與快速更迭的共享出行大亂斗就此展開,不論是國際一線的車企奔馳寶馬,還是國內的 GoFun、即刻出行、Evcard 等,紛紛涌入了這條賽道。
彼時的蘇打科技也沒有放棄這個風口,這家成立于 2015 年 7 月的公司,最初以共享交通作為切入點。在成立 5 個月后,蘇打科技就迎來了公司成立以來的第一筆融資,并在汽車共享模式上,先后推出分時租賃、企業用車與個人對個人共享汽車等服務。

創業者追逐風口,熱門賽道永遠擁擠。在 2016 年蘇打科技投入實際規模化運營后,團隊開始發現原有的分時租賃商業模式僅憑技術并不能成為領頭羊。隨著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涌入了汽車分時租賃的賽道,蘇打科技開始面臨更大的壓力。
「在那個時候,我們決定『兩條腿走路』。」蘇打科技 CEO 余濤表示,即在面向 C 端用戶提供服務的同時,也通過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延展,為 B 端大型企業提供解決方案,與戴姆勒和 AVIS 這樣的全球一線車企及出行頭部達成合作。
這是蘇打科技的第一次轉型,雖然被迫,但是帶給了團隊新的思路。盡管沒有在分時租賃的市場上打勝仗,但是讓團隊看到了這些分時租賃企業背后的短板:注重行車體驗,但是忽略了車輛的管理,導致效率得不到提高。

相比第一次的被迫轉型,蘇打科技的第二次主動轉型,則是順應市場潮流。「今年有一個詞語很流行——Refresh,當我們 2018 年意識到 C 端業務已經成為公司現金流的拖累,我們就決定完全放棄 C 端,專注服務于企業了。」
到了這個時候,蘇打團隊針對的早已不是一個大型市場,而是在產業的一個相對比較垂直的切面。在汽車產業智能化、數字化、共享化的大趨勢之下,開始面向已經發展成熟的車企和日漸龐大的存量客戶,提供產品附加增值服務。
在轉變了發展方向之后,蘇打科技開始盈利。在 2019 年,蘇打科技的同期業務增長將超過 150%,總收入將達到千萬元級別。當問及接下來的計劃,余濤表示:「修煉內功很重要。接下來要先把公司整體業務的規模擴大,并且整合上下游的軟硬件服務,幫助公司的營收規模進一步擴大。」
這也是能打開思路的一點:如何在市場中突出重圍:要發現自身長處,從全面入手變為從細節處落腳,專注自己擅長的領域,及時止損,不斷提升自己的硬實力。
車企背后的硬科技企業
對于如何發現自己的長處,余濤表示:「團隊本身擁有很多技術,如何運用它們就顯得尤為重要。」

汽車市場在2019 年遇冷,車企「焦慮感」增強,如何抓住智能移動出行業務機會很重要。智能移動出行不僅包括汽車業務,也逐步向商用車、物流、AIoT 等領域拓展,具備極強的成長空間。而蘇打科技則順應著汽車行業背后的潮流和趨勢,轉型成為了車企背后的硬科技企業。
這樣的轉型,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是服務對象的轉變,從服務 C 端用戶為主,變成了專注于服務行業標桿用戶;

其次是從專注出行業務到泛出行業務的轉變,在蘇打科技團隊的技術和產品逐漸標準化之后,憑借著「數字化租賃解決方案、車隊資產管理解決方案、物聯網鎖解決方案」,利用自己的技術和數據,為企業增值賦能。
在今年,蘇打科技數字化租賃解決方案的營收比例占到了營收的近一半,其余為「車隊資產管理解決方案」、「物聯網鎖解決方案」。但是根據目前的市場環境,團隊預測在 2020 年后兩者將持續擴大市場份額以及營收情況。
在物聯網鎖解決方案方面,蘇打科技 CEO 余濤為虎哥描述了一個場景:在港口停放了大量的進口汽車,銀行需要定期盤點作為抵押物的汽車狀態,因此需要設置電子圍欄,監測其移動情況。此前一般采用在汽車擋風玻璃上貼 RFID(射頻識別)芯片,但容易出現受熱脫落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蘇打科技設計了一套解決方案,通過內置三軸陀螺儀的方向盤鎖,不僅限制了車輛的移動,也降低了維護成本。

在數字化租賃解決方案以及車隊資產管理解決方案方面,蘇打科技致力于數字化租賃、汽車共享、企業車隊管理與監控等,為出行及保險等相關方提供成熟的技術支持與解決方案。同時,其通過成熟完備的軟硬件和 SaaS 產品,服務于中小規模車隊。
比如,在車隊資產管理方面,蘇打科技團隊推出了「動態電子圍欄和行為指紋」算法以及 ADAS 硬件。與保險公司對接,在商用車隊搭載這套系統,可以監測到許多關鍵信息,比如車輛是否出現在汽車修理廠、交管局附近。通過各類方法,降低車隊整體賠付率,有利于各個參與方的收益增加。

現在很多行業的場景都是可以被數字化的,尤其是移動資產。例如每個機場都有大量的手推車和工具車,目前管理和調度都是采用人力來維護,安裝智能硬件可以知曉手推車地點,便于回收管理。未來,利用物聯網技術+數據,服務于更多的移動資產,就像蘇打科技的 Slogan——「Connect Every Move」。
抓住成都機會
「成都是塊福地。」余濤在接受采訪時說到。
蘇打科技的總部位于北京,但目前成都的員工數量,占到了總員工數量的 80%,包括運營、開發、設計等團隊都匯聚在成都。因此成都也成為了蘇打團隊「事實總部」。

余濤把來到成都的決定稱為「抓住了節點」。事實上,近年來成都對于新經濟企業、硬科技企業的開放鼓勵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企業來到成都安家落戶。相比一線城市更具性價比的人力成本,城市的虹吸效應明顯。也為蘇打科技供給了大量來自微軟、騰訊、思特沃克、華為等頭部企業的技術人才。
「如果同樣數量的員工完全在北京創業,考慮到巨大成本,想要轉型可能比在成都難得多。而在成都,我們不僅僅讓企業成功生存了下來,還摸索出了一條全新的路。同樣的條件放在成都,我們可以接觸到本地更多的新經濟企業,也能夠展開更多的行業交流。」
由于大多數員工來自國際品牌、具有一定程度的國際資源,團隊也經常與戴姆勒這樣的國際品牌合作,蘇打科技逐漸意識到海外市場的附加值可能會更高一點。接下來,團隊希望可以與國際大廠展開合作,部署海外市場。
相比于國外同行,蘇打科技價格成本更低。「在海外我們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做出東西來。」在專注為分時租賃車企提供服務的中國企業中,能夠走向國際市場的還是少數,蘇打科技的「內核」讓出海成為了可能。
樹挪死,人挪活。不要害怕變化,要不斷接受改變,接受新的挑戰,實現跳躍式的發展,才是新經濟企業的生存之道。
天虎科技 溫彥博 羅曙馳
2023-11-28 天虎科技發布了 《物空集團入選專精特新認定名單,安全賽道爆發巨大市場》的文章
2023-11-27 天虎科技發布了 《聚焦“AI大模型時代的企業發展之道”,2023天府軟件園年度產業大會暨第十四屆四川互聯網大會在成都舉行》的文章
2023-11-27 天虎科技發布了 《展現人才活力,推動科技創新:成都高新區“金熊貓”人才跑圓滿舉行》的文章
2023-11-22 天虎科技發布了 《眾多企業組團參與,成都高新區“金熊貓”人才跑報名火熱進行中》的文章
2023-11-21 天虎科技發布了 《創業大咖齊聚!成都高新區金熊貓人才跑即將開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