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自己有幾斤幾兩很清楚,EV(電動汽車)暫時不會碰的,雷總(雷軍)也多次告誡過。”
12 月 17 日,九號機器人攜多款新品強勢殺入(兩輪)電動車行業,準備用 “智能技術” 重塑市場版圖,在接受動點科技記者采訪時,九號機器人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王野這樣表示。
全面對標友商,高層放狠話,拿蘋果、特斯拉來明志……九號機器人 “行業的顛覆者” 的野心在發布會上表露無遺,意外引來一個不愉快的插曲:主要競爭對之一、牛電科技創始人胡依林在微博、微信上公開 “叫罵”,除了指控新車抄襲小牛設計、對比五年前產品不公平外,還情緒激烈的直接對王野發起人身攻擊,放話下次見到最好躲遠點,不然 “抽你丫的”……
這個市場似乎很久沒這么 “熱鬧” 了。
雖然臺上斗志昂揚,王野在隨后接受動點科技采訪的時候則表揚起了對手:“其實昨天我在發布會上和會后采訪都說,本田、雅迪、小牛都是我們很尊重的企業。小牛開創了國內電動車設計和調性的高度,我們希望在此基礎上能讓智能技術和機器人技術進一步改變這個行業。”
發布會上,小牛的產品和九號平衡車的新品有一個全方位的 PPT 對比展示,傳達出來的意思總結起來就是:更智能、性能(速度、續航)更好,價格更低。為什么對標的主角是小牛呢?
“是因為別的車更不值得對標嘛。” 王野解釋,這樣做的初衷是尊重,而不是為了 “撕逼”,“蘋果天天被人對標,也沒見這么氣急敗壞。”
不過對手胡依林顯然不接受這樣的 “尊重”,直言 “好意思拿五年前的產品在發布會上全方位對標,你咋不去對標火箭?” 言外之意當然是是這樣的對比太不公平。
“問題是他這幾年也沒出啥同級別的新品”,王野對動點科技說。
王野認為,九號機器人和小牛今后肯定會有市場競爭,但良性的競爭者,其實是創業者最好的朋友,他對胡依林的處理方式有點失望:“說我懟他過分我可以認。說抄襲,罵娘,就沒底線了。”
從電動平衡車、滑板車、機器人、平衡輪、卡丁車、全地形車再到今天的兩輪電動車產品,看起來,九號機器人的視角已經不滿足于短交通領域,更志在拓展產品線提高市場競爭力,從微交通(<2km)、短交通(2-20km)向中長途交通(20- 500km)邁步,完善其智慧移動領域的產品版圖。下一個新品是什么,未來的規劃如何,會不會進入炙手可熱的 EV(電動汽車)領域?
“我們對自己有幾斤幾兩很清楚,雷總(雷軍)也多次告誡過,EV 暫時不會碰的。” 王野的回復直接了當,他說,九號機器人目前還沒有能力和信心超越特斯拉,“如果沒有把握超越,就不能碰。”
九號機器人是小米生態鏈體系里最早的被投公司之一,董事長兼 CEO 高祿峰透露,經常會去向雷軍匯報、互動,比如最近在做什么產品、有什么建議,包括這次發布會還請教 “哪些地方注意一些”,“雷總他們出差都給我發短信說沒來。”
今年是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執行的第一年,激烈的洗牌之后,如何看待這個行業發展前景?
王野透露,中國兩輪電動車保有量 2.5~3 億臺,全球摩托車保有量 10 億臺級別,電動取代燃油、智能機取代功能機是大勢所趨,這正是九號機器人的機會。此外,新國標的契機,也讓扎扎實實做產品的公司有機會在標準下做好產品,而不是拼價格。
“現在行業里面有很多很強大的公司,銷售一年幾百萬臺的公司很多,不到一百萬臺進不了前十。但是我們認為,當時代的變革發生的時候,過去的銷量在另外一個維度反倒會成為它的包袱,它已有的渠道、體系、供應鏈和它已有的短平快的研發模式,其實會阻礙它向智能化的轉型。”
在這個層面上,王野認為,管理和使用電池的能力、智能化帶來真正用戶價值的能力是九號機器人在這場變革大局中的關鍵競爭力,“智能化有很多層面的價值,對用戶的便利、安全、體貼,對經銷商的精準、服務的智能化和數據化,包括我們做的 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用戶直連制造)用戶定制。一句話,用戶定義產品,軟件定義硬件。”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區塊鏈安全公司 CertiK 完成 8800 萬美元 B3 輪融資,估值達 20 億美元》的文章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理想汽車回應裁員傳聞:不實消息》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蘋果將 47 億美元綠色債券用于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技術引領未來,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展示電動汽車概念》的文章
2021-12-23 動點科技發布了 《高田生物完成過億元 B 輪融,晨壹投資領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