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鈦媒體主辦、鏈得得協辦的2019 T-EDGE 新金融峰會暨 CHAINSIGHTS金融科技與區塊鏈中國峰會重磅來襲,大會于北京大興·星光視界中心正式舉行。
一場名為《區塊鏈中國新局:公鏈、聯盟鏈技術競爭戰略與策略賦能》的圓桌對話引發極大關注。
在主持人提出的“如何打破公鏈瓶頸”問題上,Conflux聯合創始人張元杰表示:公鏈沒有被大規模應用有幾個點:首先技術有瓶頸,性能不夠好。第二點,區塊鏈內部數據空間是非常有限的。
TESRA超算網絡技術合伙人蘭毅對此表示:“應用”本身就是區塊鏈應用技術的瓶頸。思考這些“應用”如何通過區塊鏈的新方式去把它重新整合運行起來,才有可能把區塊鏈的這些技術真正更大規模的應用開來。
美國西北大學計算機系教授,bloXroute Labs聯合創始人Aleksandar Kuzmanovic就“公鏈大規模應用條件”表達了他的看法,他認為:從經濟性方面看,首先要考慮能不能大規模使用、成本更低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發展。而對于“區塊鏈是否成為國家間競爭的下一個環節”一問,他表示:技術是需要透明度的,追求共贏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而一段「你知道誰是“中本聰”嗎?」的VCR后更是將對話推上高潮,主持人鏈得得全球合伙人、總裁李非凡直面對話Craig S.Wright:你是“中本聰”嗎?在四位嘉賓精彩的犀利對話中,或許會讓你找到答案。
更多大會精彩內容,可查看報道專題:年終最強!2019 CHAINSIGHTS金融科技與區塊鏈中國峰會報道專題
主持人:
李非凡,鏈得得全球合伙人、總裁
嘉賓:
Aleksandar Kuzmanovic,美國西北大學計算機系教授,bloXroute Labs聯合創始人
Craig S.Wright,BSV領袖、nChain首席科學家
蘭毅,TESRA超算網絡技術合伙人?
張元杰,Conflux聯合創始人
從左至右:李非凡,Aleksandar Kuzmanovic,Craig S.Wright,蘭毅,張元杰
主持人:公鏈大規模應用的主要挑戰和瓶頸在什么地方?影響公鏈生態發展的因素有哪些?
Craig S.Wright:我覺得是沒有事情可以限制公鏈,私鏈他們有可能撒謊,他們有可能騙我們。他們覺得什么東西都是區塊鏈,把安全和能夠起作用的東西都剝處掉,剩下一些沒有用的東西。
Aleksandar Kuzmanovic:我可能比Craig S.Wright更極端一點。我們是一個平臺,跟不同的區塊鏈合作幫助他們擴容。但是現在大概有上千條區塊鏈,我就要有充足的精力跟他們不停的聊,聊他們能夠做什么。所以我了解了不同的區塊鏈,了解了他們不同的關注點。現在我們這里就有其中一位區塊鏈的創始人,他們想做擴容,我們希望能夠跟他們合作。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最早是出于希望創造一種新的電子貨幣,我們希望從A點到B點轉移貨幣而不產生高額的費用,顯然現在的應用已經超出這些初衷了。比如說現在我買咖啡的時候,就可以用加密貨幣。我覺得未來的潛能比替代這些應用更加大。
主持人:我想問一下張總,在你看來是哪些問題制約著公鏈最大規模應用?其次你的方案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張元杰:我覺得在目前的情況下,公鏈沒有被大規模應用有幾個點:首先技術有瓶頸,性能不夠好。舉個例子像以太坊,前一段時間USTD從OMNIG轉移的時候讓以太坊發生了擁堵,這表明還是有一定的性能瓶頸。性能的瓶頸導致使用公鏈的時候非常昂貴,現在是花半美元的費用,即便這樣普通老百姓使用它成本還是太高了。
比如拿滴滴打車這件事來講,我需要把我的位置傳到區塊鏈上,司機需要把他的位置傳到區塊鏈上,然后再做一次匹配,三筆交易的智能合約就要花費你大概兩到三美元的費用。其實北京市內一筆交通費用可能也就是三四十塊錢,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智能合約的POC demo項目可以真正做出來,但是無法真正的大規模使用,這也是Conflux解決的一個問題,通過樹圖提高它的性能。
第二點,區塊鏈內部數據空間是非常有限的。比如我有幾個比特幣和幾個以太坊要進行轉移,并不知道鏈外發生什么事情,這就需要一個可信的機制把鏈外的數據傳到鏈內去。所以如果這兩部分發展可以解決都有助于公鏈大規模應用推廣。
蘭毅:在我看來“應用”本身就是區塊鏈應用技術的瓶頸,如果我們不去考慮技術應用,更多關注性能或者是區塊鏈的一些技術指標,很可能這條路往下走距離應用就會越來越遠。思考這些“應用”如何通過區塊鏈的新方式去把它重新整合運行起來,才有可能把區塊鏈的這些技術真正更大規模的應用開來。
我們的Tesra超算網絡是在區塊鏈方式下讓供給側改革,我們會計算這些計算中心,計算中心再聯合組成一個分布式計算網絡,同時計算網絡提供給開發者和AI開發者使用。我們在嘗試把公鏈里面各個元素整合起來,現在發現這種方式不管是算力供給側還是用戶增長側都是非常明顯的,對區塊鏈應用來講也是水到渠成的過程。
主持人:Craig S.Wright,剛才我們提到了公鏈解決方案,包括公鏈間的處理技術。你認為現在主導我們下一個階段發展的會是什么?在今后三到五年會是什么情況?
Craig S.Wright:2015年時就已經測試過我們的機器,比如說一秒有一百萬筆交易會是什么樣子。在今后我們可能會增加這個量,包括它的節點數。現在微軟也會考慮擴容的情況,考慮會不會更加便宜,比如說只要20美分,也就是說每一秒進行的100萬次交易可能成本會更低。
當然你會說我現在擁有871個專利,現在我可以獲得更多的數據,當然還包括PDC比特幣的情況,同時我們還考慮到時間,考慮到安全性,考慮到公鑰,還要考慮到其他所有相關的因素,這個都是在2019年以后都要思考的各種各樣應用情況。十年之前我們要思考這些,現在我們要重新去發明、重新去思考是否有更好的發展。
主持人:我有另外一個問題,區塊鏈是否有理論的解決方案?
Craig S.Wright:如果有理論上的解決方案那就是一個笑話了。現在要考慮到的不是說只有一個解決方案。如果是網絡整體能力,要考慮到的是計算機是否能夠進行驗證、提供證據。若有強的計算能力,要考慮到是否能夠進行非常復雜的計算,有很好的算法的同時非常快速進行驗證。
主持人:Aleksandar Kuzmanovic 你在這個問題有什么觀點呢?
Aleksandar Kuzmanovic:首先我想說我同意Craig S.Wright的觀點。從經濟性方面看,首先要考慮能不能大規模使用、成本更低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發展。
我是計算機系教授,在這個情境之下我們還要思考不同的切入點,了解世界上各個不同的地方,我們要給世界帶來什么產品,是否要達成共識,這個是我們現在解決方案的前提。當然我們的立場是說你不需要改變你的區塊鏈任何一個協議和節點,我認為信任是很重要的,當然這個性能的提升和卓越也是更重要。
我們知道在今后肯定會是像好的方向發展,比如每毫秒可能有更多的交易。未來我們能夠推進一些連貫性的解決方案,比如說達成一致意見之后,能夠讓人們在網絡上使用,我覺得這是可行的。
主持人:包括分片、跨鏈、網絡協議這樣的計算方式,在你看來是不是會成為未來主導方向之一?你怎么看現在的主流方式?
張元杰:我覺得技術的不同解決方案最終會回歸到經濟原理里面去。比如剛剛提到的閃電網絡,是由很多中際節點構成,這些中計節點構成通道,但它自己會有很大的信用風險。小額交易的時候,在中計結點上有押金,交易金額沒有超過押金就可信。但是當金額越來越大的時候,你可能在組網上進行交易。所以不管是底層還是分層、二級節點交易上,它的技術最終被應用地方應該是取決于經濟價值大小,安全性越高,可以說它的交易金額價值就會越大,交易安全性越低,交易金額價值就越小,但是它可能更快捷,更方便,這是我的個人看法,這應該可以推廣到其他的個人技術上。
蘭毅:在公鏈結構上我們反復試驗了很多次,最后決定側鏈和跨鏈的多鏈結構,為什么這樣?從應用結構來說,需要用區塊鏈保證它的安全性,還有穩定性,在“不可能三角”中要做權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主鏈要考慮穩定結構,而不應該考慮過多的性能。
現在要解決共鏈確認的問題,比如說算力,提供給AI算力節點,它如何證明自己的工作量、服務量、或者是支付交易、任務調動,這些服務可以放到側鏈上面,因為AI本身就是分成多個運營中心運營,側鏈可以搭建的不那么中心化。這樣就形成一個結構,這種結構保證交易的安全性,同時也能夠保證服務高速響應的需求。
主持人:2019年我們看到在美中兩國在經濟當中出現了貿易戰。你認為區塊鏈將是兩個國家進行競爭的下一個環節嗎?從去中心化開源對公眾開放這方面考量,你認為可能嗎?
Craig S.Wright:我是在英國生活,現在我在中國,可以說我是一個國際公民,所以我并不關心。區塊鏈技術方面現在我們應該要進行國際合作,只有政客才去關心政治問題。
Aleksandar Kuzmanovic:我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同意Craig S.Wright的觀點。技術是需要透明度的,追求共贏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最近我經常跑到中國來,過去半年來了四到五次,我經常跟很多中國人特別是區塊鏈從業人員去溝通,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有滿腔熱情,所以我覺得在這方面我們可以有很大的空間去發展,當然我也希望我們能夠實現最后的共同發展。
主持人:我問過很多圈內或者體制內的人,他們認為即便是公開的公鏈,未來也很可能最終成為超級大國之間各有一條自己主要控制的公鏈網絡。你怎么看待這樣一個趨勢?不是完全商業化、競爭化的機制,而是成為帶有一定政治色彩的戰略級別競爭。
張元杰:我覺得對中國來說肯定是有的,因為中國一直非常渴望人民幣國際化,但是提了這么多年,這個話題方面的進展應該是非常有限的,但是現在有新的啟發。像央行數字貨幣,希望能夠抗衡美元的系統,但是像我們Conflux,還有中國其他做公有鏈的體系,他們可能會弱很多。
另外區塊鏈其實天然帶有政治色彩在里面,即使是央行支持且在中國很快得到普及。但是你要把它往國外推廣的時候,我猜它比Libra得到的阻力更小,因為Libra是完全帶有國家的政治色彩的,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貨幣主權都是不可丟失的,我也非常期待看到歷史未來展開是什么樣的。
蘭毅:我一直認為競爭與合作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比如《圣經》里面講巴比塔,如果人類都聯合起來建造一個塔直通天堂,上帝也會害怕這個情況發生,所以他創造不同的語言,人們不能順暢的溝通就不能爬上天堂。今天有了翻譯設備后,人們仍然有不同的立場,不同的競爭,但是競爭反過來促成合作,因為會交流。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區塊鏈發展更具公平一些,在前幾天的會議中傅盛講了一句話,他說他已經不喜歡現在的互聯網,因為互聯網是不公平的,他喜歡區塊鏈,因為區塊鏈象征著開放公平的一種精神。我相信區塊鏈現在還沒有完全開始爆發,但是它已經引領著一種重新開放合作的精神,而這個過程中自然也會伴隨著合作與競爭,當是我相信一開始合作會更多一些。
主持人:如何看待中央銀行數字貨幣?這些主權數字貨幣在支付和跨境交易領域會對主流數字貨幣產生什么沖擊?
Craig S.Wright:其實現在我們也有一些相關的專利,我知道現在有很多國家在這么做,所以我們可以看到libre其實有7個專利之多,所以我們保險公司也在考慮這方面的使用。當然如果中國有這樣的技術發行,現在我們也要考慮更大范圍的使用,比如說libre也是要開展這樣的交易,如果他們做壞的事情,我也愿意收取他們更多的專利費和執照費。
Aleksandar Kuzmanovic:比特幣本身是一個很好的想法。所以我現在想說的是,如果讓支付更加的簡單而使用電子貨幣的話,我覺得還是有用的。我覺得政府發行的數字貨幣并不是去中心化的貨幣,但是還是可以用的。我們也可以討論如何幫助他們去解決現在政府面臨的這些問題,比如說在反腐,因為我們一旦想要足夠的透明,就會想到底發生了什么,我覺得區塊鏈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
像Libra如果可以得到解決,就能解決很多緊張的情緒,因為有的人很喜歡而有的人就很害怕,比如說像政客可能是不太喜歡的,確實有一些當局方是擔心來自電子支付的競爭。
主持人:比特幣白皮書相信所有從業人員都研讀過,你認為比特幣對你最大的啟發是什么?
張元杰:因為我不是搞技術的,當時讀比特幣白皮書對我的震撼可能沒有那么大,但是我覺得比特幣對我的啟示更多是來源于我使用它的時候。比如說當我想要給一個非洲的朋友轉錢,如果走傳統的銀行方式是非常困難的,而如果是轉賬比特幣就更簡單,雖然需要花一點時間才能到賬,但這個過程讓我非常震撼。
另外一個是在用比特幣生成賬號的時候,就只是確認用公鑰和私鑰的過程,所以這和傳統借記卡體系如此不一樣,我再回去讀比特幣白皮書就有更深理解,如果大部分小白走我這個思路來理解會更好一點。
主持人:“中本聰”是區塊鏈領域的精神領袖。Craig S. Wright,你確定你就是“中本聰”嗎?如何證明?
Craig S. Wright:是(“I'm?Satoshi.”)。我的第一篇論文(比特幣白皮書)是在2007年10月撰寫完畢,這篇論文學校還有一些副本。我并不想證明我是誰,這是沒有用的,我們要在現實生活中去證明一些事情。
主持人:我和比特幣網絡最早的開發者之一Martti討論過“中本聰”是誰的問題,他給我看過和“中本聰”的聊天記錄截圖。從截圖來看,“中本聰”有時候表現的像一個團隊,但有時候他的對話用語又像一個有性情的人,你如何回應?
Craig S. Wright:有人幫我檢查論文,但我仍然不是一個團隊。我在大學里待了三十年,目前在讀第四個博士學位,我做了很多研究,這樣讓我能夠遠離人群,過去的幾年里,我一直隱藏自己的身份,我并不是一個精神領袖,我是一個普通的人。
Aleksandar?Kuzmanovic:從學術角度來看,讀到比特幣白皮書的時候,我覺得這種白皮書沒有辦法被學術界所接受,因為這種白皮書非常的偏激,學術界非常挑剔,不會接受這樣的言論。
Craig S. Wright:我其實有很多的論文,大概九年前我來到中國,在那個時候我非常高興西方的學術圈和大眾已經接受了我的這些看法,而且這些論文已經在很多公開的場合發表了。
蘭毅:我其實曾經一度相信“中本聰”就是您,在聽您做完那個演講三秒鐘之內。我仍然希望你是“中本聰”,因為我看過你的白皮書,我也非常榮幸能夠坐在您身邊。POW機制實際上打通了從鏈上到鏈下的價值轉換通道,那么現在POW機制對于早期區塊鏈建設的使命應該已經完成,而遺留問題就是POW持續造成電力資源的大量浪費,你是否認同比特幣主網會從POW向POS進行過渡的說法?
Craig S.Wright:POS是沒用的(“Proof Of Shit doesn't work.” ),但比特幣是一個安全的方式。挖礦的過程其實并不能保證比特幣的安全,它只是一個經濟功能,對于POW來說它需要這么多的電力。我們可以擴容比特幣大到每秒數十億的交易,如果這樣做在小的區域范圍內它的價格會更低。現在VISA所用的電力是超過任何一個電子貨幣的一百倍的電力,而區塊鏈的貨幣它更簡單,耗電更少。
張元杰:我非常尊重Craig S.Wright為這個社區所作的一切,但是我非常相信“中本聰”是一個團隊。因為它是一種團隊、一種社區或者是一種精神,那這就應該傳承下去。
Craig S. Wright:簡單的回答,我確實就是,我也不關心你們是否相信。不管你們是否喜歡,我都會建立發展區塊鏈,同時也會繼續擴容。在幾年時間里我就會有250項專利,如果你們不喜歡專利的話,也無所謂。所以最后我的答案還是,我并不需要你們的幫忙,我想要的只是讓你們去建立起更好的網絡。
我希望你們建立不同的東西,互聯網只是建立不同的模型,我們并不想建立一百個一樣的互聯網或者上千個一樣的互聯網,微軟已經建立了他們自己的網絡,所以我們并不需要做重復的發明。你們可以做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真正去實行起來,去可以解決雙重花費的問題。當然你們也可以發幣,可以成立那些真正能夠帶來價值的公司,而不是說用來炒幣的公司,希望能你們能夠創造一些會讓你們引以為豪的事情,做更好的事情。
主持人:四位嘉賓都在各自領域為區塊鏈、為整個數字貨幣全球市場做出了他們各自的貢獻。不管未來怎么樣,我們都希望為建構更好的經濟社會而努力,這也是區塊鏈的原始精神,去共同分享和創造美好的未來,謝謝各位。
CHAINSIGHTS 全球系列峰會作為鏈得得(ChainDD)打造的,面向全球區塊鏈創新領袖的重要連接和高端交流合作平臺,其重要使命是連接創新者、影響力人群和行業精英,在區塊鏈提升人們數字生活方式上發揮重要影響。
目前,CHAINSIGHTS 全球系列峰會已經連續兩年在紐約舉辦,并已經成為中國機構在美舉辦的最高規格行業峰會,嘉賓陣容、話題深度和國際主流媒體關注度皆史無前例。在過往的兩屆紐約峰會上,眾多平日罕見露面的華爾街頂級風云人物悉數出席,包括第十一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主席、前美國財政部副部長Gary Gensler,前美國證監會(SEC)核心委員Roel?Campos,麥肯錫公司榮休高級合伙人Peter B. Walker等。
隨著今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開放營運,一個全新的開放北京、開放中國機遇來臨。2019年12月8日,CHAINSIGHTS 全球系列峰會首次落地中國。鏈得得、ChainDD攜手鈦媒體盡攬全球金融界領袖以及區塊鏈尖端人物,薈聚北京,集中探討區塊鏈和金融科技將引領這個分野與共識并重的時代走向何方。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