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
文 | 深響,作者|王舷歌、趙宇
本文核心要點:
? 和WeWork一樣,優客工場自成立以來連年虧損,今年前9個月經調整凈虧損超3億,今年去年已累計虧損接近7億。
? 在虧損之外,一半收入來自突擊投資整合營銷公司、商譽巨高、現金流吃緊等問題也伴隨數據的公開而浮出水面。
共享辦公空間鼻祖WeWork的上市擱淺、估值滑鐵盧,直接導致本來只是“國內共享辦公第一股”的優客工場,成為了全球范圍內共享辦公的新焦點——資本市場對這一賽道如此冷眼,換一個標的,情況會有不同嗎?
12月12日,優客工場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擬定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為“UK”。
招股書稱,根據咨詢公司Frost & Sullivan提供的數據,截至2019年9月30日,按聯合辦公空間的數量、總管理面積和覆蓋的城市數量衡量,優客工場運營著中國最大的協同工作空間社區。
財務方面,招股書顯示,優客工場2017年公司總營收為1.67億元,2018年公司總營收為4.48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8.75億元,上年同期為2.82億元。
但規模之下是巨額的虧損:2017年、2018年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2.50億元、3.41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凈虧損3.4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凈虧損2.15億元擴大112%。
而在虧損之外,一半收入來自突擊投資整合營銷公司、商譽巨高、現金流吃緊等問題也伴隨數據的公開而浮出水面。
一起來細看下招股書:
收入方面,招股書顯示,在優客工場今年前9個月取得的8.75億元營收中,辦公社區會員收入約為4.20億元;市場及品牌服務收入約為4.03億元;其他服務收入約為5150萬元。
有意思的是,其中市場及品牌服務收入在去年全年僅為2460萬,到了今年,這塊業務的收入猛增到前三季度4.03億,幾乎占據優客工場收入的半壁江山。
而實際上,這塊業務主要是來源于優客工場在去年實現控股的數字整合營銷公司省廣眾爍。(招股書:We offer integrated branding services and online targeted marketing services to customers primarily through Shengguang Zhongshuo, a subsidiary we acquired in December 2018. )
去年11月7日,優客工場宣布向數字整合營銷公司省廣眾爍(Zest Digital)投資近1.5億元,實現對其控股。而招股書顯示,優客工場在2018年12月獲得了省廣眾爍51%的股權,而省廣眾爍的創始人吾震飛也成為了優客工場的CMO。
而尷尬的是,盡管開拓了新的收入來源,優客工場還是處于虧損中。招股書顯示,優客工場2017年、2018年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2.50億元、3.41億元,2019年前9個月運營虧損為3.43億元,上年同期運營虧損為2.15億元。
對比來看,WeWork2016年凈虧4.30億美元,2017年凈虧9.33億美元,2018年凈虧19.27億美元,優客工場還算是虧得“不那么厲害”。
從現金狀況而言,優客工場與WeWork同樣堪憂。
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優客工場賬上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等為2.08億元,而今年前9個月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出則為2.32億,若按照目前現金的消耗速度,優客工場的現金僅能維持公司運營到明年上半年。
另外,優客工場在報告期內存在巨大的商譽余額,主要是由于公司在2018年進行了多起收購導致。據了解,優客工場此前已經并購無界空間、碎片空間、Wedo聯合創業社、洪泰創新空間以及Workingdom等國內多家共享辦公企業。
優客工場通過大規模收購的方式,將規模迅速做大,然而在收購過程中存在較大的潛在風險:
一方面,優客在進行收購過程中產生了巨額的商譽,被收購公司未來在經營過程中一旦出現業績持續下降,將存在減值風險;另一方面,由于公司迅速擴大規模是依靠并購這種“拼盤子”的方式,每家標的公司的資產及管理質量參差不齊,優客工場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存在較大風險。
在國內曾爆出多起上市公司進行并購后,對子公司失去控制的情況。就在本月初,A股上市公司中昌數據發布公告稱,其18年以6.38億元人民幣現金收購的孫公司億美匯金不配合集團審計工作,母公司對其失去控制。
來源:優客工場招股書
未來看上去很美。
毛大慶曾經預計,到2020年,中國大城市的商業和寫字樓面積大約會達到三億平方米以上,保守估計會有30%的面積轉化成各種各樣的共享辦公空間。如果按照30%的轉化率,以及中國排名前20城市商業辦公樓一平米3000元左右的年產值計算,國內共享辦公行業的總市場規模大約在2000億元到2500億元之間。
數以千億計的市場規模看起來十分誘人,但目前共享辦公行業整體遇冷也是不爭的事實。
今年8月14日,WeWork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提交了長達350頁的IPO招股書,目標籌集10億美金,但此后鬧出的創始人出局、公司估值驟降和軟銀入場接盤等事件,也讓市場對WeWork甚至整個行業都不再看好。
而在國內,眾多的共享辦公企業面臨著拿不到融資、停止擴張、裁員甚至閉店的窘境。
勇敢的優客工場邁出了這艱難的一步,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或許也是件好事。登陸公開市場,意味著公司的各種狀態都要接受投資者、輿論、公眾的多重監督,二級市場投資人對于盈利能力的更高要求也會迫使公司不斷優化盈利能力。
“回過頭看,我認為今天的共享辦公——也就是優客工場在做的事情,還僅僅是一個開始的形態,要想實現真正的顛覆與創造,恐怕還得有十年的培育期要走。”毛大慶說。
這個行業的探索才剛剛開始,而這場艱難的IPO也才剛剛開始。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