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云網北京】12月12日報道
12月10日,2019年度CEO峰會暨獵云網創投頒獎盛典在北京望京凱悅酒店隆重舉行,近百位知名資本大咖,獨角獸創始人、創業風云人物及近千位投資人與創業者共聚“新勢力·2019年度CEO峰會暨獵云網創投頒獎盛典”。
在由十方創投創始合伙人 吳曼主持、以《5G-開創產業變革新紀元》為議題的高峰論壇上,天脈聚源執行總裁尹遜鈺、高仙機器人合伙人霍峰、睿悅信息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陳冠雄和鋼鐵俠科技產品負責人蘇鵬飛就論壇議題發表了精彩觀點。
十方創投創始合伙人吳曼表示:5G不是孤立存在的技術,更多的是一個基礎設施。在基礎設施上怎樣靈活運用各種技術的組合,將我們的產品服務,提高到最大的效能至關重要。
吳曼認為,當下是5G開創產業變革的新紀元,任何一個創業公司在5G這個大的賽道里如何擁抱5G,把新技術疊加進產品與服務,更好地服務客戶,更好地回饋股東。這也是每個創業者,投資人都需要去思考的剛需。同時,在產業變革中蘊藏著非常大的商機與投資創業的機會,吳曼希望大家能夠進一步深入到行業的細節,去更好地推動行業的變革,甚至是行業的創新迭代。
吳曼提到,在十方創投的十字訣當中就有“人劍合一”。它的意思一方面是說,怎么樣組合團隊,用什么樣的方式獲取市場上高精尖的人才,為創業公司包括公司運營做一定的助力。另一方面是說,在5G這個生態系統中,我們應該如何參與,怎么樣貢獻,都是非常值得每個人取思考的。
天脈聚源執行總裁尹遜鈺表示:4G時代圖文是工業血液,5G時代視頻會成為標配。無論是內容生產者、傳播者還是消費者,都會迎來全新的消費升級。5G還將帶來視頻與內容產業的工業化。在4G時代,每一個用戶都能使用手機制作短視頻。而在5G時代,將會是更高品質的視頻生產。未來的視頻產業無關于長短,重要的是讓更多的優質內容與更多的行業都能參與到視頻產業中。
高仙機器人合伙人霍峰就5G的到來結合行業的發展做出了深刻分享,提出5G所具備的特點:高速、大帶寬、大數據、低時延。此外,他認為5G到來會加速從低速無人駕駛到高速的演進,即加速乘用車駕駛的落地,同時5G多路連接的特性可以提升機器人多機協作跟后臺調度的能力。
最后一點通過現在機器人分布廣、需要專門的運維人員來服務等缺點來突出5G覆蓋之后,可直接遠程解決一些問題,甚至能實現遠程基于機器視覺的操作,讓機器人恢復運行、實現某一個特定的功能等。
如今隨著4G網絡的成熟落地,5G網絡也逐漸覆蓋下。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技術,是4G的延伸,5G作為今后物聯網的重要連接工具,它的發展關系到眾多企業的命運。
行業內就有人說4G改變的是生活,5G改變的是社會。相比于前四代移動通信網絡技術,5G不只是包括移動通信,此外加上AI、大數據等技術的盛行,未來創業者還將繼續在路上砥礪前行。
除了人工智能、云計算外,5G也是未來重要的風尚標。睿悅信息Nibiru副總裁陳冠雄認為5G到來后,對AR、VR將是變革性的影響,“5G技術強大的傳輸速度及吞吐量,在保證低延時等優質用戶體驗的同時,將更多算力可直接放在云端。”
同時,陳冠雄建議未來創業者如果想在市場里面占有一席之地,一定要理解云端、邊端與端這三個維度,三個維度中,邊端中小企業發力點將更多。
鋼鐵俠科技產品負責人蘇鵬飛分析認為5G作為一個新的技術對于機器人行業來講,最大的作用是讓機器人可應用的傳感器變得十分豐富。例如,以前機器人接入視頻、音頻類傳感器需要考慮傳輸的延遲,但應用5G傳輸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因此,5G和機器人的結合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他坦言創業企業要想把握這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趨勢,就需要關注兩個關鍵點。第一要正視傳統技術與新興技術,不要因為把新技術看得太高而缺少對傳統技術的注重;第二點是合理的調配人才,比如與高校的專家合作一起解決技術難題就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在5G商用的挑戰與賦能傳統行業的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注意技術結合和信息安全的問題,5G在傳輸速率上確實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云端一體化技術上有很大的應用。云端的智能運算產生的模型,通過5G技術傳輸到機器人端,但核心問題是傳輸安全問題,我們有自動駕駛的汽車,如果不考慮安全的話誰會來坐呢?所以信息安全、5G、大數據等技術融合是特別需要考慮的問題。”
為了幫助創業者和投資人重新蓄力,2019年,獵云網攜全新品牌“新勢力(New Force Summit)”亮相。本次峰會由獵云網主辦,銳視角、獵云資本、獵云財經、企業管家協辦。
此次盛典上,獵云網將通過六個版塊分享創業者和投資人在智能制造、文娛、零售、醫療、教育、汽車等領域的啟發性的觀點和行業前瞻,圍繞多個維度,分享科技和產業前沿觀點,探討創新潮流趨勢、把握未來新方向。
吳曼(主持人):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有機會與場上嘉賓聊一下5G的話題,首先請做自我介紹。
尹遜鈺:大家好,我是天脈聚源執行總裁,我們公司在做廣電互聯網業務,圍繞中國電視臺數以億計的內容,在5G時代做分發、視頻推薦,給消費者、C端帶來新的用戶體驗與應用場景。
吳曼:上半年我們在談物聯網,下半年談行業應用,到底哪些行業可以直接感受到5G的紅利?哪些行業會成為最前沿的技術壁壘?請各位嘉賓結合各自領域的5G會帶來哪些爆發式的發展。
尹遜鈺:我們是非常期待5G的,因為5G帶來高帶寬、低時延。在這里,我主要講講整個視頻產業對5G的期待。對于終端來說,大屏小屏會越來越高清化,品質也會越來越高,在這樣的場景下,也希望包括電視內容在內的所有其他內容,能夠有更好的路徑去觸達消費者,以更好的方式進行平臺化的分發。
對于5G時代來講,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在與天脈聚源做媒體合作的時候,已經把5G視頻當做一種未來互聯網內容供應的工業血液。4G的時候,我們認為圖文是工業血液,5G的時候,視頻開始成為標配。我認為在互聯網下半場,雖與媒體以及與之相關的整個行業來說,視頻會成為標配,包括我們自己也在做視頻化與媒體化。所以,我們相信5G能帶來巨大變化,無論是內容的生產者、傳播者還是消費者,都會迎來全新的消費升級。
短視頻15秒內容創作不需要劇本,降低創作門檻使更多用戶參與并使用。5G到來之后,在技術上為OGC專業內容生產提供合適的土壤。5G改變了傳輸、云端基礎設施、AI能力層、算力的方式,從而帶來視頻與內容產業的工業化。除了與媒體相關的行業,其他各行各業的企業都在做視頻化與媒體化。所以我們特別相信5G能帶來巨大變化,對于內容的生產者、傳播者,消費者而言,都是全新的消費升級。未來的視頻產業無關于長短,重要的是讓更多的優質內容與更多的行業都能參與到視頻產業中。未來,是不是短視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更多的優質內容與更多的行業能夠參與到視頻產業里。
霍峰:對于機器人或無人駕駛行業來講,5G更多是一個工具,眾所周知5G的特點:高速、大帶寬、大數據、低時延。
我覺得5G到來會加速從低速無人駕駛到高速的演進,即加速乘用車無人駕駛的落地。在4G的情況下,延時不能準確有效的確保無人駕駛進行安全可靠的測試,但5G下可以實現,同時我們也會利用此趨勢來加速高仙的技術演進。
另外,5G穩定多路連接的特性可以提升機器人多機協作跟后臺調度的能力。比如說我們的服務機器人或者清潔機器人,在一個地方可能會有很多機器人同時作業、作業面積覆蓋大、分布廣,這種情況下我們非常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后臺連接與調度系統來助力實現操作。在這方面5G正好有天生的優勢,所以我認為這也是非常好的切入點。
最后我認為是遠程運維。現在的機器人(尤其是服務機器人)分布廣,通常每一個地方都安排專門的運維人員來服務,不僅壓力大、也不現實。但5G覆蓋之后,我們就可以基于5G的數據傳輸能力,直接遠程解決一些問題,甚至能實現基于視覺的遠程操作,讓機器人恢復運行、實現某一個特定的功能等等,這都是非常好的應用。
陳冠雄:今年3月份韓國5G開通,帶來的流量里面20%是跟AR、VR有關。為什么5G跟VR、AR有密切的相關度呢?傳統3G、4G網絡傳輸環境下,AR/VR會存在延時現象,產生眩暈感等影響用戶的體驗。5G來了之后,5G技術強大的傳輸速度及吞吐量,在保證超低延時等優質用戶體驗的同時,將更多內容、算力等可直接放在云端之上。這無論是對 AR/VR 技術本身還是在傳統行業中的應用都將帶來爆發式的發展。
之前有一個案例是跟一家公司合作的,上了央視的新聞聯播,北京一家醫院通過AR眼鏡全程協作深圳的一臺手術,需要極低時延的數據傳輸環境,畢竟延遲問題有出醫療事故的風險。應用了5G技術,延時問題完美解決。所以,5G到來之后,對AR/VR是變革性的影響,這塊在國外也同樣有所體現。現在,各類5G+AR/VR在各種行業都在落地,大家在明年更多地感受到VR/AR的行業應用場景市場。
蘇鵬飛:感謝主持人。我們公司最主要的產品是雙足機器人與科教機器人。在我的映像中,2016年開始各種各樣的服務機器人開始走進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的伙伴,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問題。
那作為普通人來講,機器人作為人類助手的體驗感到底好不好呢?人機交互是特別重要的,人機交互最直接的就是圖像、音頻以及視屏流的問題,這里面特別重要的是數據傳輸的延遲問題,之前傳統的4G、3G時代的時候,考慮到傳輸延遲,機器人基本都是本體計算,只有機器人本體的計算能力特別強,才能有跟人有更好的交互可能。
但有了5G之后,我們可以把這些計算放到云端,產生模型通過5G傳輸到機器人,這樣不僅能有效解決人機交互的問題,機器人的價格也會降低不少。所以對于5G,我是比較期待的。
從機器人發展方向來講。因為近幾年出的一些新的技術,像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這些技術的發展讓機器人從單體智能走向多體智能變得更加便捷,多個機器人怎么協作?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是多個機器人的數據通信問題,大數據傳輸特別是像視頻的傳輸也是必不可少的。
吳曼:從分享中可以感受到5G與不同行業接合呈現的不同特點,在此我非常希望在座的四位嘉賓能給創業者、包括相關投資人一些行業內部分享。創業公司該怎么來把握這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趨勢?對創業公司來講這其中最大的挑戰是什么?因為5G是基礎設施,在這個基礎設施的邊建設、邊實施、邊應用的過程中,創業公司該如何來把握這波浪潮?如何充分享受到5G帶來的紅利?
尹遜鈺:天脈聚源目前從事的視頻產業,要高效的將廣電內容投放到互聯網中,提高使用價值。目前從事這類產業主要有兩種類型公司:一類是媒體、泛媒體內容制作公司,第二類是做短視頻內容流量變現運營。提到對5G技術的應用,天脈聚源是行業內非常成熟的云服務運營公司。天脈聚源的數據庫每天要把中國電視內容增量近一萬小時內容通過語音、人臉識別出來畫面,把字幕、聲音提取生成文字,通過視頻拆解分發到各大短視頻視平臺。
這個過程每天消耗人工智能算力的能力是將近一萬小時,那么哪些需要自己建,哪些可以依托其他平臺呢?在算力方面,早期電信時代的云服務提供帶寬、服務器存儲功能,現在云服務在智能云上發生巨大演進。好的云服務商能提供什么?比如天脈聚源在做內容處理時產品識別是自己的引擎,剩下的部分會用百度的人臉識別。百度有30萬人做標注人臉工作,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臉素材庫,所以這部分不需要自己來做,否則需要自己建人臉庫,時間上和速度上都無法企及。早期我們在建立樣本庫的時候,一小時需要大約7000元,現在差不多17元就搞定了。5G技術讓云服務升級,一切基礎設備都準備好,讓使用者不僅可以拎包入住,而且可以住的很舒服。
除了上面提到的搜索引擎、視頻拆解功能,云服務還有解決渲染技術的強大實力,以往做視頻渲染時候需要通過購買大量的蘋果處理器做渲染。現在通過云服務,視頻渲染、特效剪輯、拍攝制作都可以高效完成,5G時代云服務在升維,生活卻在降維,變得愈發簡單。給創業公司的建議就是輕易不要公司技術升維,把云服務當作好用的工具,比如能用大疆無人機解決的問題,就不要做商業無人機,最后產出結果是一樣的。
霍峰:首先我們作為一個創業公司來談這個問題,因為創業公司很多都是高科技公司,一方面要追趕最前沿的科技:5G、AI、大數據,要緊跟科技的潮流。另外特別重要是要做好產品化。
作為一個創業公司來講,首要任務一定是活下來。所以,包括高仙在內的創業公司,一方面在5G、AI、機器人感知方面上,要深度挖掘技術潛力,提高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目前我們也在著力做這件事情。
另外一方面是產品化,根據客戶、場景的需求,打造不同類型的產品,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要。同時要做好布局和對外賦能。對于科技型創業公司來講,首先要把產品做到引領新技術潮流,其次要把自己的東西賦能出去,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這也是責任所在。
就高仙來說,目前主要是兩個策略“一橫一縱”:一橫就是把導航方案賦能出去,可以讓客戶在安防、巡檢、樓宇配送各個方面,使其機器人具有感知能力、導航能力。一縱是在清潔機器人領域針對室內外各種場景研發不同的機型,深度浸入行業。所以,我認為布局跟賦能都是特別重要的。
陳冠雄:是這樣,有很多創業者有很多苦惱,苦惱的點在哪兒呢?第一,自己研發的這個產品市場需要不需要?第二,有投資人的話,投資方投錢之后用在哪兒,也很焦慮。前段時間在資方開了一個會,資方很明確地講,他們最想投的是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包括物聯網IoT等等,面向未來的他們是愿意投的。
經濟大環境下我們提出一個概念,為什么一直提5G,5G跟云是息息相關的。我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西門子,西門子之前逐漸在往云端在靠。把大量的硬件生產需要工廠代工生產的點,全部放到代工價格比較低的地方,而真正核心的東西在云端,也就是IaaS、SaaS、PaaS,所以大公司布局非常明確,包括微軟、Google也是這樣的。所以各位創業者未來想在市場里面占有一席之地的話,一定要理解云端、邊端與端這三個維度。什么意思呢?云端一定是大公司做的,比如說金山云、阿里云、騰訊云,這些大公司才是把住云端的公司。下面是PaaS,PaaS是傳輸,這個中間層中小公司有機會,大公司也在里面,里面是一半一半,P層是有機會。SaaS,所謂SaaS就是360行,行行都有SaaS軟件,每個行業都可以做出相應的SaaS軟件,在自己熟悉的行業里面深耕SaaS是有希望的。所以云、邊、端,在邊端中小企業發力點更多一些。
未來資方的興趣點與創業者創業的方向,更要符合國家大的政策方向,包括5G、AR/VR、物聯網、IoT、大數據,大的政策方向,跟著大的趨勢走,這樣小的公司或者創業公司更有發展起來的機會。剛才霍總講的很對,小公司一定先活下來,活下來才是王道。
蘇鵬飛:我們是一家技術驅動型公司,大部分(成員)來自科研院所,我們現在處于一個處處談智能的時代,每天都被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各種技術刷屏,其實這些新技術之所以很快的出現,我覺得主要原因是現在的社會需要這樣的技術出現來提高、改善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既然是社會需要,做這樣的方向肯定是很好的機遇。有機遇就有挑戰,挑戰來源于新技術的不斷更新完善和傳統技術的選擇,我認為在功能實現上不能盲目跟風,要選擇最適合實現的技術。
第二方向,高新技術企業最大的問題就是招聘人才的方向,很難招聘到一個合適的人才。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選擇了和國內外各大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跟他們一起建立專門的團隊,真正把產業與教育合在一起,充分調配人才來解決企業高新技術人才不足的問題。
簡單總結一下,第一要正視傳統技術與新興技術;第二,合理的調配人才。這是我一點拙見。
吳曼:無論是創業還是投資都值得關注:行業應用、賦能、云邊端,怎么樣在新舊之間進行有效的融合。站在投資的角度,今年看到了很多扣上5G帽子的創業項目。總結來看,一個非常重要的是大家都就技術而談技術。坦白說,從產業中來觀察,5G不是孤立存在的技術,更多的是一個基礎設施,是一種基于基礎設施之上怎樣區靈活運用各種技術的組合,再將產品服務提高到最大的效能。這其實是非常關鍵的。
最后希望各位從自己的行業、領域來分享一下,在5G商用的挑戰與賦能傳統行業過程當中,會碰到哪些難點?即創業過程當中有哪些坑?大家在經歷技術迭代過程當中,5G的到來更多沒有強調于技術,而是強調于應用,在應用過程當中怎么樣賦能傳統行業,我們該怎樣在新舊動能轉化之間做到更好呢?
尹遜鈺:天脈聚源做判斷的時候會看到問題兩層,第一層看到誰是我們的前沿,我們不直接對C端做流量,但是要為抖音、快手、好看、百家號等B端提供內容資源,再通過平臺分發給用戶。天脈聚源要運用好互聯網公司的海量流量做科技分發,因為不同的分發渠道會帶來成本、收益、上游媒體選擇的不同。
通過不同的渠道分發帶來的商業收益是什么?是流量變現、廣告變現,帶貨變現,還是版權變現?這是我們要考慮的幾個特點。在分發這件事情上,要構建的一個體系是什么?天脈聚源的建構是云、橋、端,把人才、物料放在云端,過技術分發、人才分發、資金流量的分發搭建成橋梁,通過橋梁面向渠道,分發給用戶端。比如以健康養生內容為例,通過云、橋、端路徑,把電視上播出過的中國養生類節目都搜索到,通過快速內容生產和多渠道內容分發讓用戶在各大短視頻平臺找到最關心的健康養生內容。
云、橋、端路徑也適用于電視節目互動。比如用什么辦法把觀看春晚的海量觀眾聚集一起?通過移動端搖一搖搶紅包,會產生巨大峰值互動流量,要保證服務器帶寬,充分利用百度、阿里、騰訊云端能力,順利互動的同時,也完成了最后廣告商業變現的轉化。
5G開創了產業變革新紀元,無論是年輕一代的企業家、還是新經濟時代的創新者,必將在下一個以技術變革為驅動力的十年里迎來更多產業機遇,產生新的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這當中,也將蘊藏著巨大的創新投資機遇。
霍峰:我認為“5G云邊端一體化”對機器人領域的落地來講就是“智能運維”,即機器人怎樣從本地采集到數據,傳到邊緣,再上傳云端做出最后的判斷,機器人可以進行故障預警、耗損預測、遠程數據采集等。
其實在研究領域“云邊端一體化”技術也是前沿課題,大家都在推進這個事情。而5G來臨之后,我們也迫切地需要這樣的“遠程運維”或“智能運維”的這樣東西來推進行業發展。
這么說也是因為我們現在確實遇到了一些痛點,比如:清潔機器人在推廣時,中小城市的用戶教育需求非常高,很多保潔人員需要一定的學習才能操作機器人,需要我們的工程師、售后人員做技術指導,所以我們希望遠程技術能消除這個行業痛點。
此外遠程的故障恢復、數據采集也需要遠程運維的支持。很多時候現場機器人出現了異常,因為現在的傳感器采集的數據量非常大,我們需要把大量的數據傳回到數據中心才能進行分析,甚至需要派人去現場連線拷貝數據,而5G可以實現現場數據的迅速采集上傳、為機器人遠程恢復打好基礎。
還有5G來臨時,作為一個機器人領域的5G技術應用公司,我們其實比較擔心兩點:網絡部署和網絡安全。因為我們有很多客戶的產品分布在各個產業線上,涉及到清潔、安防、巡檢等各種場景。這時候“5G是否覆蓋到,信號能力怎么樣”就尤為重要。因為很多時候服務機器人掉線了,又出現在公共場所,對人和場景的安全都是非常有影響的。
最后還有“網絡安全”的問題,此前互聯互通的情況不是很多,而5G、IoT發展起來之后,會有很多機器人連到智慧城市或其他網絡中,這時候網絡安全顯得非常重要。機器人能否正常工作,是否被非法進入、非法操控,這都是我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陳冠雄:睿悅Nibiru是做 AR/VR 的,我就將5G和AR/VR結合著來說,5G與AR/VR技術對于傳統產業的賦能,重心更多是對于應用場景的尋找、結合與設計,而非5G或AR/VR技術本身。如何能夠有更好的應用場景,是現在的重點。所幸 Nibiru 經過這么多年在傳統產業融合領域的耕作,無論是在教育、醫療、工業、建筑等行業都有了相當成熟的方案,未來在交通、能源、氣候等更寬領域也將有項目落地。當然了,這一切都是基于內容創作工具 Nibiru Creator、遠程仿真工具 Nibiru Remote Rendering(NRR)、應用開發工具 Nibiru Studio 等 Nibiru 行業工具軟件為依托的。5G+AR/VR 作為傳統產業的新動能,相較于以前,具有絕對的技術先進性,大刀闊斧地讓它們對傳統產業進行賦能,或將催生全球傳統產業又一次大跨度發展。
蘇鵬飛:至于創業中的坑上個環節也有說到些,我補充一點,在技術賦能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市場價值,現在機器人沒有走進千家萬戶,除了技術原因外,價格太高也是之。
智能機器人價格高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機器人要在本體上做數據采集、分析、訓練到執行的一整套流程,這就需要很高性能的處理器,如果借助云計算技術結合5G技術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俞敏洪流露退隱之意?稱自以為是的努力,已成為新東方發展的障礙》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闊別五年重返網約車!周航掌舵曹操出行》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加速布局芯片!小米入股芯片公司尊湃通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