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競核
前后相隔不到三個月,騰訊云先后發布云游戲端游、手游解決方案,成為國內為數不多擁有相對完善云游戲解決方案的廠商。
12月9日,在騰訊云媒體沙龍云游戲專場上,騰訊視頻云業務總經理李郁韜透露,騰訊云作為底層資源方,解決方案提供商,會跟騰訊游戲團隊共同推進游戲云化進程。
他強調,2020年云游戲或將迎來爆發,比如在直播或者某個具體應用場景中。
實事求是地講,騰訊云在云游戲上的布局落地速度相當迅疾。
8月CJ期間,騰訊云推出端游云化解決方案。該方案采用騰訊云深度優化的視頻傳輸技術Tencent-RTC,游戲廠商無需定制SDK,可以實現PC、手機、平板等多終端接入,節省開發時間和成本。
誠如大家所知,端游云化最重要的兩大技術難點分別是GPU虛擬化,以及網絡資源調度。
對此李郁韜告訴競核,團隊跟NVIDIA有推進GPU虛擬化。至于網絡資源調度層面,他說,騰訊云本身作為云平臺在調度上是有積累的,包括CPU、GPU的調度經驗都可以平移放在云上,只是解決服務器類型不太一樣。在此基礎上,可能云計算本身調度能力就可以生成一個云游戲的調度。
三個月不到,10月底騰訊又推出手游云化解決方案。該方案IaaS基礎硬件層基于ARM結構,同時適配Android系統的GPU驅動,原生態支持各類手游場景。
在PaaS層同樣基于穩定低延時的音視頻互動能力,碼率會根據環境智能動態調整,確保玩家最佳的體驗。
李郁韜告訴競核,國內云手游解決方案大致分為三種:第一、ARM陣列方案,機器插卡方案;第二、直接跟ARM廠商合作;第三、用傳統X86方式虛擬化ARM的方式。
他透露,騰訊云內部三種方案都有嘗試,目前主流的方案是直接跟ARM合作。據悉,騰訊云單臺服務器+GPU,能同時支持幾十個并發,延時能做到跟普通4G差不多,玩《王者榮耀》差不多幾十毫秒的樣子。
競核了解到,騰訊云云游戲團隊于2018年12月成立,團隊成員主要來自音視頻、邊緣計算、虛擬化服務器等團隊。
單就團隊成立時間來看,不能算早。十年前,美國人斯蒂夫·帕爾默創建的Onlive公司首次提出云游戲的概念。2018年,伴隨著微軟、谷歌巨頭的加入,云游戲熱度直線上升,騰訊云順勢涉足云游戲領域。
一般而言,深耕某一領域時間越長優勢越明顯。不過,凡事總有例外,尤其是云游戲這類融合云計算、虛擬化、音視頻編解碼等技術的行業。
前不久騰訊研究院發布了《云游戲發展與趨勢報告:未來戰略要塞》。報告指出,云游戲的競爭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一是底層技術;二是發行平臺;三是優質內容。?
李郁韜指出,騰訊云云游戲優勢在于采用了深度優化的視頻傳輸技術Tencent-RTC,能夠實現全端支持。其次,智能碼率控制,2—8Mbps網速下能夠實現720P 60fps,這極大保障了玩家的游戲體驗。再次,騰訊云在中國已實現90%重點城市邊緣節點覆蓋,能有效降低時延。最后,JS-API集成,一次即可同時支持端游和手游。
對于云游戲未來發展的趨勢,李郁韜認為主要有三點:第一:玩法更合規;第二:laaS更定制;第三:場景更無縫。
據艾瑞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有1.33億云游戲用戶,到2023年,云游戲用戶將會增長至6.58億。至于云游戲市場規模,2023年有望逼近千億人民幣。
媒體:我來自競核,關注游戲和電競。問兩個細節問題,一個是關于10月份推出手游,其實在手游云化這塊是基于ARM構架做的,想問一下我們這邊單臺服務器能夠支持多少運營商?我們延遲控制多少毫秒?
李郁韜:這個問題我嘗試回答一些,可能不會答的太細。首先ARM方案有幾種,一種是ARM陣列方案,機器插卡的方案,最開始用的最多,成本也比較低,問題是壽命有限,每過幾年報廢重新來一次,第二個直接跟ARM廠商合作在上面開放,這個都是大家在走的一條路,包括國內有華為,因為有自己ARM的服務器。
第三類還有一些用傳統X86方式虛擬化ARM的方式,英特爾也一個方案大家都有嘗試,主流方案就是這3種。
騰訊我們內部是這三種都有嘗試,因為大家也在算到底哪種更適合什么階段什么場景更合算。
所以我們目前主流方案可能是第二種就是ARM的方式去做,至于剛才講的路數,現在我們針對云游產品標準服務器+GPU方式一臺能跑幾十個出來,就是手游版的那個。延時可以做到基本上跟普通的4G差不多,玩兒《王者榮耀》就是幾十毫秒的這樣。
媒體:我們看到現在有不少云游戲解決方案提供商特別是手游這塊,他們都是把方案賣給通信運營商,但是他們很少自建云手游平臺。您怎么看這種現象的?他們既然看重市場,為什么不自己做手游平臺?
李郁韜:這個也是我今天分享內容比較多想傳遞給大家的信息,未來這個產業發展以后,一定不會是只有面向C端用戶大平臺的,一定還有to B的商業模式,有這種解決方案商存在的價值。
所以未來肯定還會有,包括騰訊云云游戲這樣的方案只是幫助大家解決下面的計算資源和基本技術問題的平臺,也會有一些方案提供商,比如說可以幫助你提供云游戲引擎部分,也會存在的,所以說整個這些疊加起來可能才會是一個整個大的生態產業。
云游戲缺什么呢?缺的是底層技術,還有完整解決方案,其實最不缺的是用戶,用戶都有包括家庭寬帶,如果解決方案可以把底層技術方案加上資源打包賣給運營商,運營商構建一個平臺的話,那三大運營商也可以玩兒云游戲的事情,甚至廣電運營商也可以干這個事情。
媒體:針對端游云化問有一個問題。您提到端游這塊如果做GPU虛擬化的話是NVIDIA,咱們這邊跟NVIDIA合作的進展是什么?談到了也提供端游解決方案這塊出了一個IAAS計劃和PAAS計劃,在咱們這塊有沒有技術上新進展?
李郁韜:和NVIDIA有推進,NVIDIA很看重這個板塊,沒有得到他授權的話我們不能講這塊。
然后調度方面我們自己的進展,這塊一直有進展的,因為騰訊云本身作為云平臺在調度上是有積累的,包括CPU、GPU的調度經驗都可以平移放在云上,只是解決服務器類型不太一樣,虛擬化和容器技術可能有定制化,在此基礎上,可能云計算本身調度能力就可以生成一個云游戲的調度。
媒體:之前試玩過騰訊云游戲平臺版本,想問一下現在哪幾個團隊是用我們騰訊云方案在做?
李郁韜:我覺得這個問題肯定今天都會問的,我覺得可以回答一下,騰訊內部合作比大家想象的緊密很多,包括剛才講的那幾個云游戲平臺,其實最后都會用到騰訊云的計算資源,中間會有一些技術會以開源協同方式一起做,包括我剛才講音視頻傳輸,編解碼都會用,用同一套方式實現,最后大家聚焦不同業務產品,構建一個商業化to? C云游戲平臺,可能有的是手游,有的是端游。
騰訊云做了一個底層資源方和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可以以插件化方式,你需要用哪些就拿過去用,如果不需要也沒有關系,因為騰訊云本身要聚焦to B產品發展,所以包括我講的直播平臺,網吧場景。
?整個騰訊內部會有一個云化的進程,就是大家所有業務都會在后面做。
問:剛剛提到了云游戲直播的這塊,其實國內游戲直播就是跟騰訊有一些關系,目前來講你們跟他們有沒有比較緊密合作可以分享,這個云游戲直播出現會不會對這兩家格局帶來比較不一樣的影響?
李郁韜:騰訊云跟這兩家合作一直很多年了,就在云游戲板塊不可否認我們是在緊鑼密鼓的探討合作的場景,包括跟他們也在做很多對接的測試。相信在不久將來應該會在他們平臺上首先出現休閑游戲模式,然后會擴展到更多重型游戲的可能性,因為這個會涉及到本身云游戲改造的工作,所以不回來得那么快。
可能一開始只是簡單的游戲搬上來試水,未來才有可能是云游戲本身也會針對直播產品去做一些改造,比如說我剛才講的游戲進程中跟直播的互動,一個打賞可以影響游戲整個進程,這就需要云游戲加入起來干。
媒體:但是直播有延遲的,會不會影響體驗?
李郁韜:我想說直播的延時可能大家會有感受,如果是你做過直播的話。從技術層面講,主流的直播平臺延遲一般能做到3到5秒,從主播開始,但是其實有很多新技術,在逐漸降低這些延遲,比如說邊緣計算,比如音視頻新的RTC的技術和RTP協議可以把延遲降到一秒以下。
今年我們平臺也在推出快直播產品,他如果能夠把直播延時也降低跟云游戲一樣的話,剛剛講的那些問題就都可以實現了。
媒體:會不會對整個場景有影響?
李郁韜:那當然。今天為什么游戲直播平臺發展這么好?其實跟游戲產業互相拉動密不可分的,你發現很多游戲因為直播平臺而火,有的直播頻道因為游戲而火,比如吃雞。所以未來云游戲和直播緊密結合以后互相拉動以及產生的裂變效應我覺得是很值得期待的。
媒體:整個云游戲在我們騰訊云戰略地位或者未來幾年發展情況是怎樣的?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在游戲和云計算可能都有一定優勢,我們差異化打法是怎樣的?2020年階段性目標什么?
李郁韜:首先這個事情在公司戰略地位肯定是很重要的,大家從外面的報告,或者說從我們團隊輸出也可以看得出來,大家都在爭相布局賽道,這個戰略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第二個就是我們的優勢確實挺明顯,就是剛剛研究報告有一張表格,如果大家留意會發現騰訊基本上涵蓋了云游戲產業鏈的絕大部分優勢的領域都有涵蓋到,所以這些部分優勢地方肯定要保持,然后優勢不夠的地方騰訊會更多的去尋找合作,然后能夠跟一些硬件廠商,包括運營商一起把這里合作共贏做起來,能夠形成局部一些差異化優勢來打這個市場。
因為這個市場很難是一家通吃市場,未來肯定是多個平臺分享這個市場蛋糕,也會有to B解決方案商進來幫助這個產業加速發展,騰訊怎么把B端C端都占一定份額這個是騰訊利用差異化優勢增加自己份額的一個目標,還不只是怎么打這個市場,我們想的更多是怎么增加份額。所以騰訊內部才會看到有專注C端用戶云游品牌,還有騰訊云B端服務的存在,我們力求把更多市場占據下來。
從2020年小目標來講,我們首先是要在端游和手游兩個大產品上把主流的游戲場景都能夠跑通,然后有一定商業模式能夠跑通。接下來我們會跟直播平臺,還有包括一些其他的社交媒體平臺去探索一些新的合作可能性。
然后再接下來可能才是線下的,包括跟運營商,跟網吧這些,我們要有一些落地的案例出來,整個2020年我覺得還是大爆發之前的一個積累的很重要一年。
媒體:您剛才提到2020年有設定領域小爆發,現在主要布局領域在哪些方面?
李郁韜:除了訂閱模式本身部分大家都會去攻占,第二部分是社交媒體部分,就是直播的部分,第三就是云試玩的部分,就是廣告變現做結合,第四就是線下產品,網吧和運營商這些。(本文首發鈦媒體)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