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在“萬科·萬創科技城項目發布暨阿里云創峰會·南昌站”上,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研究員張健表示,希望大家在享受IT技術、軟件技術的同時,也要有警覺要知道它可能會帶來的危害。

近幾年,在軟件學術界提到軟件定義網絡、軟件定義無線電、軟件定義存儲等,目前還在推軟件定義衛星,軟件的份量越來越重。
但張健提到,軟件為人們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存在潛在的危險,有缺陷的軟件無處不在。他希望大家在享受IT技術、軟件技術帶來好處的同時,也要有警覺,要知道它可能會帶來的危害。
對于如何保障軟件質量,降低軟件出現問題的概率,軟件測試是目前乃至過去幾十年一直用來保障軟件質量的手段。
張健提到,除了軟件測試,一種叫做靜態分析的方法,可以通過掃描源代碼發現軟件的缺陷,或許在未來五年將有非常好的前景。張健進一步介紹道,他所在的課題組在過去十年一直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近兩年BAT和華為已有不少人到關注這方面的技術,五年后應該有更多公司采用這樣的方法。
此外,張健也表示,對于軟件缺陷的檢測,還有另外一類更加學術性的方法。據介紹,那是一種形式驗證方法,要求用數學化的手段表述軟件具有什么樣的性質或者不具有什么樣壞的性質,通過嚴格的數學推導證明軟件是對的。但該方法很難在實際中使用,張健認為,也許十年以后這些方法會得到大規模、廣泛的使用。
要盡可能保證軟件產品沒有缺陷,張健認為,需要學術界和產業界密切合作、互相交流。一方面學術界不僅要寫論文,還要真正關注軟件開發中的難題,并嘗試解決;另一方面產業界人士需要對比較先進的、前沿的技術保持開放的態度。雙方形成良性互動,共同努力,提高軟件產品質量。
張健表示,軟件質量保障相關工具也是“卡脖子”的一方面,要發展軟件產品,必須有很好的質量保障工具。
據悉,此次峰會由江西萬科牽手阿里云創新中心共同舉辦,聚焦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聚集了院士、科學家、財經作家、產業、創業孵化、投融資等領域國際國內知名人士,會上進行了阿里云創新中心項目落地萬科?萬創科技城等重磅消息的發布。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