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中國芯片制造企業生產出來的芯片,生產那一天就是落后產能的那一天。”
12月9日,在由江西萬科與阿里云創新中心共同舉辦的“萬科·萬創科技城項目發布暨阿里云創峰會·南昌站”活動上,知名財經評論人、財經作家葉檀發表了題為《從中國經濟看未來創新創業》的主題演講,她表示,中國被卡脖子卡得最多的就是高科技領域,在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下,全球供應鏈也在被限制,“中國未來的高風險在高科技企業,真正讓大家能夠創造奇跡般營收的也是高科技企業。”

葉檀表示,我國高科技領域發展環境不容樂觀。從2019年數據來看,我們對歐洲高科技企業的并購數量在下降,很多國外高科技企業不賣了。同時,受“國家安全論”影響,國外政府審查也開始趨嚴。
另外,受貿易戰影響,從國際到國內市場波動都特別大。一方面,所謂“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華為在歐洲市場的占有率有所下降,但是國內市場占有率在上升,如此一來小米、OPPO這些品牌就受到擠壓,國內占有率直線下降,其中VIVO下降了23%,小米下降了33%。同時,因為全球供應鏈的限制,從美國退市的系統重要型企業最終會回歸A股,這就意味著很多在A股上市的公司將要退出市場為其讓位。
“有的東西我們沒有辦法。”葉檀表示,貿易戰中真正受到影響的是沒有備胎的公司。例如中興通訊,因為一切基礎來自國外,沒有備胎,不能進口就無法生產,所以被卡之后只能接受美國的所有條件。
而在國際上真正有核心技術和競爭力的企業,即便加大打壓也是打壓不了的,所以中國社會開始重視中國高科技這一軟肋。
2019年是金融開放的元年,“很難想象做一個基金可以讓外資控股,保險可以讓外資控股,現在都可以做。”葉檀指出,從證券市場來看,社會資金、機構的資金和地方政府的資金,除了基建以外,會大規模地投入到高科技領域。從創業板到科創板,就是為了讓社會資金都通過財富效應投入中國的高科技領域,突破高科技的壁壘。
葉檀表示,從股票市場來看,政府對于高科技企業的支持力度已經相當大了。科創板不停上市,大半年的時間里從無到有,一個板塊的股票總體市值就已達萬億,中國未來真正能讓大家創造奇跡般營收的一定是高科技企業。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