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2 日,在?TechCrunch 國際創新峰會 2019 深圳站,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分享了他作為二十年創投老兵的經驗之談。
在創辦啟明創投之前,鄺子平曾在英特爾和思科中國任職,在啟明創投,鄺子平主要關注 TMT 領域的投資,他投資過的公司包括曠視科技、優必選、云知聲、觸寶等。
現在炙手可熱的人工智能、計算科學這樣的科技領域,哪些方面是構建競爭壁壘或者技術壁壘的關鍵?
鄺子平認為,現在單純是去做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的話,競爭壁壘、技術壁壘其實并不是那么深:“時不時會看到有新的初創企業說準備做人臉識別,一旦他們在細分領域落地效果不錯,就會認為在某個場景自己也可以像現在幾個頭部的人工智能企業一樣會很成功,即便達不到頭部企業那么高的估值,也能夠做到 1/5、1/10,其實這個感覺是完全錯誤的。” 鄺子平說。
中國的幾個大的人工智能企業非常值得尊敬,他們通過將高精尖技術迅速應用到具體場景,馬上就能獲得收入。“但不要忽略,他們在內部還有很多很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在開發,那些技術是有很高的技術壁壘的。” 鄺子平說,例如曠視科技自主原創的深度學習框架 Brain++(注:Brain++是曠視科技自 2014 年研發的端到端的 AI 算法平臺,獲 “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這是一個非常 ambitious(有雄心壯志的)的計劃,在國外的對標產品,是由谷歌人工智能團隊谷歌大腦開發的 TensorFlow。”
另一個例子是優必選,這是一家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高科技創新企業。旗下包括便攜式智能機器人悟空、編程教育機器人 Jimu Robot、商用服務機器人 Cruzr、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 Walker 等產品,通過打造 “硬件+軟件+服務+內容” 智能服務生態圈,讓機器人在廣泛領域運用。
“這些看起來好像沒有很大的技術壁壘,但是如果去看到它內部的實驗室,則是在研發 Boston Dynamics(波士頓動力)那樣的機器人。但如果要等到 Boston Dynamics 這些人形狗、大機器人出來,可能是 5 年、8 年以后的事情。在這個過程當中,優必選能夠把已有的技術馬上在民生領域用起來。” 鄺子平說。
技術的應用是一方面,還要做到不忘初心,科技公司不能止步于技術,而是要思考如何通過人工智能、機器人改變人們的生活,讓大家的生活得更美好。鄺子平認為,接下來在金融、自然語言處理、陪護機器人領域將會廣泛運用到人工智能等技術。
鄺子平介紹:“金融是一個很廣闊的領域,里面能夠用到很多的人工智能技術;而當 ‘自然語言處理’ 的技術越來越成熟以后,在 ‘內容生成’ 等方面都能夠有新的應用出來。比如說現在很多的華爾街的報告,美國的體育賽事簡單的報道已經是能夠用機器生成出來了。這里面運用到的 “內容生成” 技術是將以前的這些報道文章,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讓機器去理解。 再比如說陪護機器人,現在已經有了很多比較簡單的人形機器人,就是它未來的一個雛形,如何從雛形做到以后真正能夠給老人家服務、做陪護,中間的路還是挺長的,中間還是有事情可以做。”
作為投身創投事業二十年的 “老兵”,鄺子平在幫助初創企業和創業者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他認為每家企業希望投資者去幫忙的地方都不大一樣。早期的初創企業會希望在企業整個方向、策略方面幫得多一些;再成長一段時間以后,可能希望幫得比較多的是在人才這一塊,包括不同崗位的配置等問題;等企業繼續健康成長了,時不時會有一些內部的、大大小小的風波,在出現這些情況的時候,作為一個比較的中立的,但是對企業又很了解的一個投資方,則需要思考如何幫助管理團隊把這些事情處理好。在企業更成熟的時候,投資方可能需要思考和企業一起走向資本市場,甚至走向海外市場。
最后,鄺子平對科技領域的創業者提出了幾點建議,他認為在科技領域里面的創業者真的得有科技的夢想、得有科技的能力。商業模式的東西可以討個巧,甚至可以做一個比別人做得更好一些的 “me too”,但是得建立自己的競爭壁壘和技術壁壘,確實必須有科技能力。創業者必須對自己在做的事情確實是有非常的熱情,有能力。最后,科技領域的創業者要有長期作戰的準備,因為科技類的投資周期往往會比較長一些,所以要走的路會比較長。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區塊鏈安全公司 CertiK 完成 8800 萬美元 B3 輪融資,估值達 20 億美元》的文章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理想汽車回應裁員傳聞:不實消息》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蘋果將 47 億美元綠色債券用于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技術引領未來,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展示電動汽車概念》的文章
2021-12-23 動點科技發布了 《高田生物完成過億元 B 輪融,晨壹投資領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