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觀影《少年的你》,這部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演的低成本電影,上線8天7小時票房爆10億,其首日票房比垃圾片“上海堡壘”(鹿晗、舒淇主演)總票房還高。
觀眾不是傻子,電影用心與否他們能看出來。
同樣的,C端的消費者、游戲用戶、為知識付費的求知者、醫美的姑娘們都不是傻子,你只有把產品真的打磨好了,他們才會記住你,認可你,推崇你。
某種程度上,已經通過IPO發審會的良品鋪子很像《少年的你》。
它們都身處激烈競爭的環境。《少年的你》周冬雨身處每年1000萬高考學子的洪流之中;零食行業小微夫妻店不計其數,規模以上企業上萬家;
它們都學會放棄,專注于打磨自己。《少年的你》周冬雨忍受所有的欺凌,放棄友情,專注于打磨自己,迎接高考;良品鋪子2017年主動放緩增速(可能因此失去龍頭地位也在所不惜),從供應鏈和零售創新兩方面自我升級。
它們都有改變世界的共同目的。《少年的你》周冬雨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學生群體心理狀況與命運;良品鋪子要通過零食高端化,改變低質低價的行業困局。
有理想的人,有理想的公司更值得關注,他們在生命周期內能實現的成就往往超出同類很多。
龍頭只是起點
中國地產行業是10萬億的市場,出了很多幾千億市值的公司,比如萬科市值高達3000億元。
相比之下,3萬億的零食市場,卻沒有什么像樣的大公司:
洽洽食品市值171億元;
鹽津鋪子市值49億元;
好想你市值44億元;
來伊份市值39億元;;
是什么阻礙這個行業變大?
零食行業面臨的困境是這樣的,首先它的非常競爭激烈,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上萬家,小微夫妻店不計其數。就像《少年的你》聊的高考,每年1000萬高考學生,成績好的都夢想著清華北大。
往往一家公司費力研究的產品,想的創意,甫一推出就被大批同行抄襲了,并通降低價格來搶“新產品紅利”。
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在報告中指出,目前零食行業同質化競爭很普遍,口味、包裝、市場營銷手段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明顯。拿良品鋪子2017年推向市場的小包裝每日堅果(產品名“一代佳仁”)為例,被市場認可后,競爭對手立馬跟進,推出包裝、原料、價格相差無幾的跟風產品。
同質化競爭使得零食行業的獲利空間普遍偏低,只有個位數,這是零食行業最大的問題,最終所有人都困在低價低利潤的泥坑里打滾,無法做大。
過去幾年,良品鋪子在零食行業市場份額第一。2017年(最近的完整財年數據)良品鋪子收入54億元,比三只松鼠多10億,是來伊份的1.5倍,百草味的1.76倍,鹽津鋪子的7倍多。
你瞧,作為龍頭的良品鋪子,54億元收入也不過只占3萬億市場的千分之二。所以它主動調整,率先轉型,重新定位,提出高端零食的概念(品質高而不是價格高),希望跳出同質化競爭,希望重塑零食產業鏈。
高端零食的方法論
什么是高端化?高端這個字眼往往很容易誤導人,很多人認為大環境沒以前那么好,很武斷的認為做高端費勁,是不太行得通的事情。
其實高端并不是把價格定位成奢侈品。良品鋪子最高頻的那撥消費者,一年花的錢也就1200元左右。
高端體現在品質把控和零售創新。
用典型產品說一下品質把控:
良品鋪子的顆顆香葵花籽,從選擇原產地開始,每個環節都被嚴格監控,采購員跑了多個地方,最終選上新疆阿勒泰。在播種時,要求對方使用農家肥或者有機生物肥,還必須按照規定的株距種植,栽培、采收、分選、存儲、運輸、生產、質檢、配送等環節也都是如此。
零售創新又是什么呢?
它說的是良品鋪子的新零售。
流量紅利時代已經過去。據招商證券數據:2015年在京東獲取一個用戶成本不到100元,而2018年Q2獲客成本高達438元。而在價格競爭之下,三只松鼠線上渠道客單價從2016年的105元下降到2018 年的70元。
也就是說,線上展業的趨勢是投入的更多,賺的更少了。
我們認為實體零售有機會在賽道上超過電商,因為它的基因變了。以良品鋪子實踐來說,2015年開始,良品鋪子每年都投入大幾千萬加強數字化建設。圍繞新的消費行為、消費渠道重新規劃:
第一是門店流量經營,從前實體店守住流量的方式是守店,現在需要主動“挖地三尺”找流量,門店周邊、社交平臺的流量,都是可以挖掘的富礦。
第二是品類全域數據策略,更好地開展智能化的應用,通過大數據驅動,實現用戶體驗的優化和經營效率的提升。
第三是精準銷售預測與開發選址,通過挖掘大數據來進行銷售預測,現在良品鋪子所有的新開門店的精準度達到了70%,行業平均水平是30%到40%。
第四是全域交付模式,即實現線上下單,線下交付,使顧客體驗達到最優。
第五是門店顧客在線交互,良品鋪子2000多家線下門店(2019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線下門店只有151家)每天有超過100萬人進店,實現在線交互,不僅會產生裂變,也能實現回流率的最大化。
這是2017年-2018年同行業毛利水平下降,良品鋪子毛利水平逆勢上升的原因。
寫在最后
此前,我國零食行業是個渠道市場,沒有品牌。貝恩資本的數據,2018年休閑零食渠道占比,超市40%,大賣場20%,雜貨鋪4%,便利店4.2%,電商13.2%,其他18.6%。
它的主旋律邏輯就是比價,而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
產品生產流程供應鏈更高效,品質更好,定位更高端的休閑零食企業,因為沒有經銷商加價等因素,價格往往還比超市低,比如良品鋪子的堅果、肉制品等。
與此同時,像良品鋪子這樣品牌強大的單品店,數字化升級之后比傳統渠道更懂消費者,實現更快的產品迭代,增強零食購買的連帶效應。所以你能看到,2019年上半年:良品鋪子(2018年數據)的坪效達到非常恐怖的7.4萬,和Costco的9萬是一檔,三只松鼠是4萬左右,中百等超市沒有超過2萬的。
像良品鋪子這種更高效的新零售高端零食企業,將步步蠶食傳統零食企業的份額。其高端化戰略值得關注,這是持續領先同行的關鍵一步。
手機企業有蘋果
白酒企業有茅臺
房地產企業有“師承”綠城的融創
零食企業很可能是良品鋪子。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