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在自貿區落地發展背景下,首屆“產業生態與價值投資大會”在江北新區召開。本次大會以“新江北、新自貿、新價值”為主題,依托自貿區和國家級新區雙區疊加優勢,匯聚了國內最前沿創新力量。
100家上市公司、100家創新公司、50余個投資機構與部分金融行業管理機構等集聚一堂,圍繞新舊動能轉化和江北新區“兩城一中心”產業規劃,聚焦新金融、大健康、新消費三大產業,就產業生態布局和企業投資價值發現,深度開展交流,增進擴大共識,拓展合作空間。
會上,健康169聯創王明作為主持人,與深業資本執行董事謝靖、豆包網副總裁鄧景軍、云呼科技副總裁曹戲海、問止中醫創始人CE崔祥瑞、商涌科技創始人邢靜、樂約健康副總裁楊磊6人,展開了一場圓桌論壇。
論壇主題是“互聯網醫療的下沉路徑與加速融合”,嘉賓們就互聯網醫療線上和線下的發展趨勢、生態融合、創業方的需求等話題進行討論。
以下為圓桌論壇全文:
王明(主持人):請簡單自我介紹。
我是健康160的聯合創始人王明。健康160通過14年的努力,逐步從互聯網的預約診療到在線支付;到咨詢問診與病例的查詢;到電子處方的外流以及診后的隨訪于一體的互聯網醫療平臺。目前平臺聯合了7千多家醫療機構,50多萬的醫生以及2千多個合作伙伴,為1.7億注冊用戶提供醫療健康的優選服務。
謝靖:深業集團是深圳1983年在香港設立的窗口單位,我們是一個平臺公司,從醫療大健康切入,未來會和160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我們希望他們做成一個深圳最大的流量平臺,深業集團能夠做一個線下醫療大健康的物業提供者。我們未來會和這幾個大的醫療健康產業方提供更好的平臺和試驗的空間,歡迎大家多在深圳做探索。深業集團在南京也有公司,我們也很希望深圳和南京創新地能互相流通,包括資源、資本、創新等方面。
鄧景軍:豆包網2015年成立,專注于做健康險和壽險SaaS服務,為中國保險經紀公司、代理公司提供一整套授權和售后的解決方案。
曹戲海:云呼科技成立于2017年1月,到現在才3年時間,我們做了兩件事情:一是要打造中國最大的基層醫療互聯網服務平臺;二是通過B端去做醫療健康行業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
崔祥瑞:問止中醫是做中醫的人工智能,除了軟件以外,實體醫療目前在深圳設有7家連鎖門店,同時在全球有50多家聯盟機構,將中醫人工智能系統輸出給這些合作伙伴。
邢靜:商涌科技是一家保險科技公司,聚焦健康險方面,通過客戶的行為偏好,當前的身體狀況以及健康消費的習慣判斷他以后的疾病風險,并給出差異化定價和產品設計的方案。
楊磊:樂約健康一家醫療大數據保險科技公司,我們在搭建商業健康險的支付平臺,能夠實現及時賠付。我們已經和全國13個省市衛計委搭建合作,國內的大中型的保險公司基本已經達成合作,在實現保險機構和醫療機構之間的數據交互方面已經做到了領先。
王 明:行業前幾年大部分是在線上開展業務,最近幾年尋求發展變化時,逐漸會有下沉的過程,請各位講述互聯網醫療線上和線下的發展趨勢。
楊磊:我們還沒有做下沉,我們服務的對象是商保的公司客戶。以往,商保門檻較高,一是對客戶即醫院有一定的要求;二是報銷都是線下的方式。我們現在要改變這種傳統的方式,要做到線上去,能在醫院端做實時的結算。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我們也會做一些下沉,覆蓋二級和線上的醫院。總體從國家政策層面來講是提倡下沉的,尤其是家庭醫生、分級診療。
邢靜:我們做的是云端產品定價的SaaS平臺,主營業務在云端,但今年下半年開始,我們在整合前沿醫療創新技術,對接輔助診療的平臺,也對接了一些風險判斷的新檢測技術。我們對商保公司的服務已經下沉,互聯網現在被認為是服務的對接方。這一年中,有人認為互聯網的價值是傳遞信息,并且把傳遞信息的過程標準化,減少信息傳遞過程中的衰減,但其核心是調度資源,通過信息傳遞調度資源。醫療其實是服務,服務最后的場景一定是線下,尤其當你面對三四線城市客戶時,有賠付商保責任的服務是需要落地的。互聯網醫療只是調度資源提高效率的機會,所以不存在下沉,本來就是在地面上的。
崔祥瑞:雖然我們都說醫藥在一起,但是醫療很難像制藥一樣實現高度產品化,所以我們一般稱之為醫療服務,醫療屬性和服務屬性各占一半。顧客生病時有被關懷的需求、溝通的需求、傾訴的需求,這些需求完全通過線上實現很難。所以我們在軟件研發結束后也選擇去做看似非常傳統、非常重的直營連鎖門店,這是因為服務屬性要通過面對面才可以實現。
越是不發達的地區,醫療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差距越大。但下沉市場的支付能力不比高級市場的支付能力顯著低下,但是它的成本顯著降低,所以往低線城市來走本來就是我們的發展策略之一。
曹戲海:云呼從成立之初就是從基層醫療開始。1950年到現在的70年間 ,醫院的數量從3千家發展到了3萬家,基層醫療發展的變化翻了110倍,達到現在的95萬家。云呼在這三年中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SaaS平臺,提供檢驗、藥品、器械、醫教、保險等多元服務,為醫療機構提供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的提升,多方面給基層患者更多優質的基層服務。目前為止,云呼已服務的基層醫療機構達到16萬家,已經占到16%的份額,未來目標是做到50萬家。
在三年的下沉路徑當中,云呼做了16萬家客戶,是一個非常痛苦艱難的事情,因為越是基層越需要不斷教育。我們通過信息化系統“云呼云”,從而打通整個產業的信息化,解決信息流和交易流的問題,然后自建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問題,還要有藥倉、倉儲一系列配套支撐,從而完成整個賦能服務。
鄧景軍:豆包網做健康險三年多時間,服務了8萬家企業客戶。在互聯網醫療服務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從理賠端入手,我們團隊來自人人網,比較注重客戶的體驗。我們通過4年多醫療保險賠付所產生的大量醫療數據,將賠付過程結構化,總結出很多疾病、成本、醫療支出的模型;二是有保單,我們把中國2千多款醫療保險的保單的條款結構化;三是開發了一套SaaS系統,賦能給中國三四線的中介機構、保險機構和代理人。
目前平臺上有不到200家中介機構使用這套系統,把他們在三四線市場服務的存量投保人的數據線上化,然后再把已買的保單和協議線上化。這樣匹配下來后,我們發現最大的痛點是三四線市場的中介機構雖然服務了很多投保人和當地的用戶,但是沒有相應的醫療服務能力。所以我們做了互聯網醫療開放平臺,希望引入優秀的合作伙伴加入,為保險中介機構在銷售過程中提供增值服務。
謝靖:我從資本角度談一談醫療市場互聯網如何與線下結合,有兩點:第一點還是從服務本質著手,我覺得與其自己做不如去聯合,從而具體解決一個問題和痛點才是最重要的。第二點是與其全國做,不如先在一個城市一個地區深度做下來,真正解決問題。把產業鏈梳理后會發現,互醫需要很多資源支持,比如政府、公共醫療體系、金融體系等。我覺得這個事情要有邊界,在一個城市做出來再去復制,可能投資方更能夠看到。
王明(主持人):160開始是從醫院起家做醫療服務線上化,其實和謝總提到的戰略比較一致。在平臺層面我們往上走,釋放很多的工作給子公司,由各個子公司實現落地,平臺專注于做平臺的事情。平臺的生態體系給各個板塊融合合作,不只是我自己自建體系,而是和整個生態一起來做。各位可以分享一下好的融合案例。
楊磊:我們在做保險和醫療的融合,我們搭建商保的支付的平臺,相當于把保險公司的系統和醫院的系統進行打通做到實時支付。現在做到后端的結算端和風控端融合,但我們現在想在發展過程中達到全鏈條融合,完整做出商保范圍的閉環,深度打通保險和醫療。
崔祥瑞:我借此機會說說中醫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大部分人認為這是很扯的事情,號稱做人工智能的企業有很多,但實際臨床能用并直接開到診所的只有我們一家。我們醫生是都是青年中醫師,甚至有是剛剛畢業拿到執照的,我們當月復診率超60%,做到100%的隨訪,整體隨訪有效率超過96%。中醫這個古老的行業想通過與技術結合去解決中醫供給能力短缺的問題。中國正在快速步入超級老齡化,一旦超級老齡化之后,很多健康疾病的問題其實是現在醫學所不擅長的,他們對中醫有很強的需求,但是優質的中醫師很少,所以我們希望融合這樣的技術創造更多的可復制的優質的中醫供給能力。
鄧景軍:我們的定位是做保險行業的路由器,連接上下游,我們自己專注做數據挖掘和數據清洗。我們把體檢機構納入到我們的平臺,并將我們不擅長的第三方的醫療服務,增值服務等相關機構鏈接在我們平臺,我們賦能給三四線的保險機構客戶,讓他們享受到一線服務的可能,目前運行四年多還比較順利。
王明:各位用最簡短的一到兩句話講一下我們作為項目創業方,需要什么樣的依靠?
鄧景軍:我們希望更多優質的醫療資源跟著我們下沉到基層,把中醫或者好的醫藥增值服務商給到保險中介機構和代理人。
曹戲海:作為基層醫療,實際上想實現自己造血,首先依靠的是政策的開放。持續的開放對我們是有幫助的;第二是依靠產業合作伙伴之間共同的協作。
崔祥瑞:我這么看待這個問題,如果有所依靠的話就代表這個依靠點恰恰是這個商業模式的弱點,所以我誰都不想依靠。我最不想依靠的是醫生,這是因為現在醫生作為整個醫療市場的稀缺資源,實際上是拿掉了整個醫療市場增量的大部分,所謂的富了和尚窮了廟,希望科技盡量減少對醫生的依賴。
刑靜:我覺得在創業或是經營商業主體的過程中,我和上下游和客戶當中應該是合作共生的關系,而不是一個誰依靠誰的關系。我們立足的根本應該是是否對這個社會產生新的價值貢獻,這是公司產生利潤,能夠存活的根基。如果你的模式長期可持續,那你就能夠一直存活下去并且獲得超額利潤。
王明:其實也不能說依靠,就是我們希望公立醫院能夠真正地開放。商業健康險最大的痛點是不能實現和醫療機構的風險分擔和信息共享,不能實現國外的管理式醫療。我們希望公立醫院更加地開放,這能夠促進商業健康險向管理式醫療發展。
謝靖:從資本的角度看,項目創業方需要三方面的資源,當然也分階段:第一個是醫療資源;第二個是提供服務;第三個是資本。
主持人:請用一句話描述自己企業的愿景。
謝靖:深業集團想打造深圳市民的幸福美好生活的平臺,所以我們也歡迎在座的各位跟我們多聯系,多到深圳去做個試點,也不排斥大家介紹更多更好的全世界的資源。
鄧景軍:我們未來三年的目標是賦能1000家中介機構,鏈接100家保險公司,鏈接更多的醫療優勢資源。
曹戲海:云呼科技希望通過線下的所有基層醫療機構與他們一起共建一個讓身邊人更健康的美好世界。
崔祥瑞:我們的愿景是人人都有好中醫。
刑靜:我們的愿景是通過合理的定價讓天下沒有不可保的風險,讓每個人,每個家庭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楊磊:我們公司的愿景就是想搭建一個全國的保險+醫療深刻融合的生態圈,精準匹配每一個用戶有一份量身定制的商業健康險,在風險來臨的時候能夠從容應對。
王 明:我說一下健康160的愿景,就是讓健康給健康。感謝各位的分享。
2023-04-18 鉛筆道發布了 《又一波社區經濟興起:席卷100多個社區 訂單總數超100萬個》的文章
2023-04-07 鉛筆道發布了 《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北京跑出“第一棒”》的文章
2023-03-20 鉛筆道發布了 《制造強國征途,智能檢測裝備這個“扶車人”已開始率先發力》的文章
2022-11-11 鉛筆道發布了 《長期主義“陪跑”式服務,聲網如何構筑千億實時互動生態》的文章
2022-11-10 鉛筆道發布了 《首飛前夕,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重磅亮相珠海航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