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9 日,有微信用戶在部分公眾號文章的底部看到了“相關閱讀”模塊。該模塊會推薦與正在閱讀的文章相關的其他內容。隨后,騰訊官方承認,微信正在灰度測試“相關閱讀”功能。
騰訊官方稱,部分灰度測試到的公眾號所群發的部分文章底部會出現“相關閱讀”模塊,推薦與該文章相關的延伸閱讀內容,幫助用戶更好了解相關事件或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圖片來源:新榜
內容具有一定相關性且優質的文章將更有機會出現在“相關閱讀”模塊,優質的原創文章會優先被聚合。
從目前的測試形態來看,雖然可能推薦多篇文章,但頁面底部只會展示一個折疊起來的模塊,不會占用太多屏幕空間。點開后,聚合頁中的文章數量將根據用戶需求動態調整。
對于微信來說,增加相關閱讀推薦,有利于激發公眾號文章的打開率,延長用戶在應用內了解信息的時間。對于內容創作者來說,公眾號文章又多了一個展示入口。對于用戶來說,這里可能會成為除了朋友圈和線下掃碼外,接觸新公眾號的一個新途徑。
從去年開始,微信一直在通過改版增加公眾號文章被點開的機會。2018 年 6 月,微信公眾號群發信息的樣式由消息列表改為了按發布時間排序。信息流里只展示第一篇文章的標題和頭圖。如果一個公眾號同時推送了兩條以上的文章,剩下的幾篇則會顯示為“余下 X 篇”。
同時,微信在一篇已經有一定閱讀量的文章題圖下方,會顯示已經讀過這篇文章的微信好友數量。這對用戶的好奇心也是一種激發。
去年 12 月,7.0.0 版本的微信對“看一看”也進行了大改版。點開“看一看”,可以看到兩個類目,一個是“好看”,一個是“精選”。其實前者是社交推薦,后者是機器推薦。
這一次升級后,公眾號文章中的點贊按鈕被改為“好看”,朋友點了“好看”的文章會同步到看一看的“好看”分類中,相當于多了一條信息流。在“好看”里,好友之間還可以在一篇文章下通過評論進行互動,用戶也會收到互動提醒。
今年 1 月,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上說,“機器推薦我們嘗試了很長時間,效果不太好。我不希望機器推薦是用戶想看什么就給他看什么。就像用戶迷信保健品,微信就推保健品的文章。惰性是人共有的特性。沒有人愿意主動去學習新知識,去傷腦筋啊。”
提到機器推薦文章,業界最出名的莫過于今日頭條。雖然針對它推薦系統的批評從未停息,但它的日活躍用戶數量卻能達億級。
張小龍當時稱,他自己更偏愛社交推薦,因為人類進化而來的社交體系,其實是一個“具有糾錯功能的復雜體系”。“如果你走偏了,會有人把你拉回來。”
當然社交推薦也需要對抗用戶的羞恥心。3 月,微信已經把“好看”改為了“在看”,把“看一看”Tab 欄的“好看”也改成了“朋友在看”。
現在,微信決定在公眾號文章下面推薦“相關閱讀”,像是把曾經張小龍不太喜歡的機器推薦搬到了更前面的位置來。也許這種“人所共有的惰性”,真的是太強大了。
題圖來源:騰訊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