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密碼應用逐漸滲透到尋常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關系到每位公民的衣食住行。日前,我國首部《密碼法》審議通過,并將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在業界看來,《密碼法》的落地實施,將進一步規范密碼應用和管理,促進商用密碼產業的健康發展。
“密碼就像網絡空間的DNA,可以實現網絡世界身份防假冒、信息防泄密、內容防篡改等安全需求。”北京師范大學網絡法治國際中心執行主任吳沈括說,區塊鏈技術將會以多種方式對隱私保護協議進行加密,作為區塊鏈技術的核心算法,多種密碼技術為其提供身份認證、數據校驗、隱私保護以及公平激勵等功能,是區塊鏈技術安全運行的關鍵保障。
密碼技術商用前景廣闊
在之前舉辦的首屆“2019外灘金融峰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對于DCEP(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已趨于成熟。“這種方式使得交易環節對賬戶依賴程度大為降低,同時數字貨幣可以實現貨幣創造、記賬、流動等數據實時采集,為貨幣的投放、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有益參考。”
近年來,不少互聯網企業走在區塊鏈技術商用前沿。比如,京東數科打造的“智臻鏈”區塊鏈服務平臺,在商品追溯、數字存證、信用社會等領域探索推進區塊鏈技術應用,并在食品及醫藥防偽溯源、增值稅專票電子化、企業通用賬號、資產證券化、供應鏈金融等場景中取得了不少實踐成果,有效提升了場景相關方的互信價值、整合能力和產業運作效率。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智臻鏈”防偽追溯平臺已累積10億級的追溯數據,與700余家品牌商開展了溯源合作;尤其數據全流程追溯能力,實現了商品的防偽、品質溯源,以及重大安全問題出現時的召回與責任界定。
新政策有效釋放商用密碼“空間”
在業界看來,一套穩定、合規且安全的密碼體系是區塊鏈實現商用的根本保障。吳沈括提到,未來區塊鏈技術將面臨大規模行業商用,但安全和隱私問題不容忽視,而密碼學技術正是其核心安全技術的依托。
“區塊鏈應用于經濟、民生和消費等日常領域時,其支撐密碼多屬于商用密碼。”中國互聯網協會法治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胡鋼表示,《密碼法》對商用密碼的開放促進規范,可為區塊鏈應用提供更多密碼支撐。《密碼法》的重大突破之一,就是取消了商用密碼的行政許可,放開商密市場準入,引入了促進導向、標準牽引、特類規管的法治模式。
密碼技術管理細則尚待完善
“監管與創新永遠是相互賽跑,又互為促進的。”在吳沈括看來,《密碼法》的出臺為區塊鏈加密技術的商用提供了法律依據,有利于行業從業者在監管范圍內開展技術創新和應用,對規范網絡空間密碼保障工作,推動構建以密碼技術為核心、多種技術交叉融合的網絡空間新安全體制有重大意義,將加快推進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密碼應用。
“全球性的區塊鏈產業在擴張過程中,各國要想做到安全可控,核心、基礎就是密碼國產化,從根本上擺脫對國外密碼技術和產品的過度依賴。未來,國產密碼與區塊鏈的協同發展,將成為一大熱點趨勢。”吳沈括說。
事實上,無論是區塊鏈技術本身發展,還是我國的相關立法,都還處于相對早期階段。吳沈括認為,《密碼法》如何具體適用于各類型區塊鏈企業、需要制定哪些配套規則、如何實施有效監管,還有繼續探索的空間。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應用需求的增加、應用場景的多樣化發展,將會刺激和催生更為安全、先進的密碼技術。
“數字貨幣出現之后,隨之引發的區塊鏈網絡安全隱患、數字貨幣管理體系建設等新情況,都需要專業技術領域的人才來分析應對。”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第二檢察部檢察官白磊表示,需要提升履行監管人員的區塊鏈密碼專業技術知識背景,通過建立一套成熟的監管和應用預案,加強基層治理機構人員對于區塊鏈和密碼技術的認識,提升監管治理水平和能力。
2021-12-03 中國財經發布了 《區塊鏈技術助力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歐科云鏈持續研發輸出創新成果》的文章
2021-11-18 中國財經發布了 《歐科云鏈:元宇宙的吸引力在于可以帶來新發展機會和希望》的文章
2021-11-15 中國財經發布了 《火鏈科技CEO袁煜明:用區塊鏈助力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