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最喜歡講的故事是哪一個?
這個問題有準確的答案。早些年,一位他根本不認識的員工,走進他的辦公室說:“老板,我看到國外有很好的公開課,你給我投10萬塊,我來做。”丁磊一聽,就有了網易公開課。
不得不說,這樣的業務線開局很戲劇化,但也確實很“丁磊”。在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的開端下,網易的教育圍城開始正式搭建。
故事在今天有了新的注解。在最近舉辦的世界教育創新峰會(簡稱“WISE峰會”)上,網易公開課作為國內官方唯一指定官方合作平臺亮相。若把鏡頭再往前推,則能看到更多的“痕跡”,早在2015年,網易公開課就已成為國內唯一入圍WISE項目獎的項目。
對于網易這家“活化石”的公司,外界之于它有太多的標簽,游戲、電商、媒體……但在這之中,教育顯然與其它不同。如果說電商、游戲是網易沖鋒陷陣的武器,那么教育更可以看成是丁磊對于網易、對于時代的“中庸之道”。
沒有鋒芒畢露的銳氣,也沒有分秒必爭的壓迫感。教育之于網易,更像是一項專屬于自身的未完待續的使命,足夠重要,但也足夠有特色。
一、直擊WISE峰會背后
網易正在“出國趕考”。
線上線下在同步推進。在今年,網易新聞成為WISE峰會在國內的獨家直播合作平臺,而在大會現場,網易傳媒市場部總經理顧維維也更在同步傳遞著網易在線教育的最核心理念。
WISE峰會是什么?
不妨先對WISE峰會作一個側寫:WISE峰會全稱為世界教育創新峰會,由WISE組織發起,兩年一次,峰會旨在促進各領域間的全球合作并尋求創新的解決方案,并同步推廣先進的教育實踐方案。
更需要了解的是,WISE峰會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唯一關注教育創新的跨領域國際會議,而網易傳媒這次與這家“教育界的諾貝爾”達成戰略合作并成為其在國內的獨家直播合作平臺,共同在中國推進內容共享和改善教育不平等現狀等的合作。
這很能說明問題。如果要認識網易,你就很難忽略這家公司身上的教育屬性,而網易公開課顯然是它在多年教育布局里的尤為重要的一環,而如今這個標簽被正大光明地放置到國際舞臺的聚光燈下。
抽絲剝繭則能得到更為細致的解釋。據了解,目前網易公開課已經與國際眾多內容平臺建立了聯系,如TED、Boma等知名優質內容平臺,同時與本次大會的發起者——著名教育NGO組織WISE也同樣在全球范圍內有著較為深入的合作。
一個客觀的事實不容忽視。出海,本身就是一個頗為敏感的話題。相較于產品和服務出海,從文化和教育的角度向外延伸,顯然更考驗一個企業的內功。但從某種角度來看,對于教育企業而言,這又是一門必修課。唯有真正走出去,引入足夠有國際化視野的內容,才能保證教育的公正和知識的全面。
更可以看出,與其說網易教育在出國“趕考”,倒不如看成是其對于自身的苦練內功,唯有真正把自身“帶出去”,才能真正取長補短,進而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推動行業進步。
敢于把自身放置在更大舞臺上,“教育”網易顯然足夠自信。但結果證明,它的表現也足夠漂亮。
二、在線教育的“潮向”
從落后教育到“超級中學”,成都七中只用了不到十年。
“超級中學”的概念,適用于成都乃至整個四川,這個詞更意味著每年穩定攀升的升學率與一本率,而在《中國青年報》的一篇“一塊屏幕改變邊遠地區教育現狀,十幾年來共有88人考上清華北大”文章后,其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這是“一塊屏幕”的神奇所在,更是如今在線教育的縮影。在線教育,這個隨著移動互聯網興起的概念,如今幾乎已經成了所有巨頭企業的座上賓。
誠然,這確實是一個巨大藍海。一組來自QuestMobile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中國在線教育行業活躍用戶數高達5億,其中K12用戶最為活躍,其用戶規模達2.19億,根據相關人士預測,今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的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而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4330億。
巨大市場對應的是不斷下場的玩家。大到騰訊、網易、阿里、頭條,小到專注教育賽道的新興企業,人們都在覬覦這個超大量級的市場,市場的火熱同樣體現在投資市場,據了解,隨著在線教育的逐漸高潮,教育賽道的融資數也更是不斷創下新高。
但飛蛾撲火往往帶來的也終歸是繁花落幕。教育,不同于共享經濟、VR/AR等行業,它講求的是“慢”,即在短期內進行大量獲利并不現實,這也意味著很多投機者會自動被時間周期篩除。
不難看出,教育行業終究還是一個“口碑”行業。即唯有真正具備硬核實力的玩家才有可能留在場內,這需要的不僅僅是企業自身雄厚的資金、技術實力,更為關鍵的是需要其在教育產業真正有所為的愿景。
即在在線教育的賽場上,對企業的要求不僅只是一步一個腳印,更要有一個深耕教育產業的企業內核。在奔涌而來的潮水之中,誰都想成為最后的弄潮兒,但唯有遵守行業規則的人才有參與的資格。
在這個賽道里,跑得快已經不能成為致勝的最終答案;相較而言,更要跑的穩,扎得深。
三、不一樣的“教育”網易
在丁磊的操刀下,網易顯然是不同的那個。
它的最佳注腳來自于網易公開課,這個擁有戲劇化開局的業務線,從某種角度來看更像是網易在線教育的一塊畫板,足夠“老牌”,也足夠與眾不同。
數據印證著實力。根據2019年2月《中國在線教育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在整個在在線教育賽場上,網易公開課的用戶留存率始終維持在70%左右,位居行業首位。
再往深處延伸,則為網易公開課特有的用戶畫像。據統計,網易公開課總用戶數超8000萬,活躍用戶高達750余萬,其中,有近82%的用戶學歷達到本科及以上,18—30歲的用戶占比達76%,用戶觀看時長常年維持在30—48分鐘之間。
高知、高智、高粘、年輕成為網易這款在線教育產品的最佳關鍵詞。
鮮明的特征對應的是網易公開課獨特的內容和激勵模式。據了解,截至目前,平臺匯集了源自國內外頂尖學府、頂級權威機構的名師名課12萬余節,內容涉及科學、經濟、人文等22類專業領域,單個視頻播放量高達785萬次,其角色更像是一座“移動圖書館”。
同時,為輔助用戶克服惰性,網易公開課還專門推出了“一萬分鐘計劃”“儀式打卡”“學幣系統”等多種方案,通過不同的激勵模式來助力用戶完成學習任務。
不難看出,網易公開課對于自身的定位除了做底層的知識提供者,同時更將自身放置于陪伴者的位置,真正換位思考,進而達成最終的教育目的。
硬核實力的體現不僅在內部,更在外部。僅在最近,網易公開課就接連獲得行業內的三個獎項——Apple - iPad優質軟件推薦、OPPO開發者大會-OPPO至美獎、軟件綠色聯盟 - 2019年度(教育)綠色應用獎。
創新還在繼續。根據互聯網時代人們的需求,網易公開課還專門推出了面向互聯網、職場的相關付費課程,同時開啟線下課堂分享模式,真正給用戶提供切實可用的知識幫助。
變化不僅發生在C端,更在B端。據了解,當下網易公開課正在通過用戶的意向來為部分品牌專門建立定制化的欄目內容,從用戶和品牌兩方面進行考量進行最終定制。
當進化成為一種能力,在各種變化面前的騰轉挪移也自然成了企業的本能。
一如那句俗語,“開始的路走有多難,后面就走的有多輕便。”在這個2010年啟動的在線教育玩家身上,這句話得到了最佳印證。
四、未來展望
教育無小事。在如今在線教育大火的當下,我們可以對教育行業有一個未來展望。
客觀來看,教育行業更像是一個金字塔的形狀,頂層建筑是國家,中間是企業,下層是用戶。
就本質而言,若想實現教育行業的更迭,需要的是國家層面的一錘定音和企業對于戰略剖繭抽絲的細致落地,唯有遵循這個規則的玩家才能真正成為教育行業的新開拓者。
技術驅動變化,彰顯進化。從行業的角度出發,教育需要的不是因循守舊,而更多的是基于技術、理念的細部推動。
這一切恰如在WISE峰會現場,網易傳媒市場部總經理顧維維所談到的“技術是教育的工具”一樣,可以預想,在5G逐步推進的今后,在線教育行業的體制將更加完善,面向用戶的更為細致化、智能化的體驗和服務也將全面革新,依托于AR/VR技術的全新教育課堂也將打通線上線下,真正打消教育的空間和時間壁壘。
不難看出,就當下而言,在線教育行業仍然存在巨大的機遇。但相應的也產生了更為高筑的門檻,在新的產業周期里,技術將成為愈加重要的驅動因素,也將成為贏家的終極武器。
《道德經》里說“上善若水”,水是因形而動。對丁磊和網易公開課而言,這個概念恰如其分,不斷進化,不斷延展,不斷打破邊界。
一個頗為有意思的細節是,去年7月,丁磊曾受吳曉波邀請,參加《十年二十人》節目錄制,節目回顧中國互聯網最近十年的歷程,并邀請他發表了創辦網易二十一年的心路與感悟。
當被問及這十年里最重要的事情時,觀眾沒有從丁磊嘴里聽到游戲、電商等網易的明星業務,而網易公開課反而成了他的首個主題。
這確實是網易“足夠重要”的一環,當然,也是“足夠好”的一環。
2023-03-28 i黑馬發布了 《網紅文和友,只能是長沙限定嗎?》的文章
2021-11-08 i黑馬發布了 《悠絡客成為首批“可信人臉識別守護計劃”成員》的文章
2021-11-05 i黑馬發布了 《城市級數字停車企業「潤銘科技-停開心」獲百年鑫投基金戰略投資》的文章
2021-11-03 i黑馬發布了 《又一獨角獸即將破產清算:10 億美金往后的路也不容易》的文章
2020-05-05 i黑馬獲得了天子之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