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商君
飛了很久的靴子,終于落地了。
今天,11月26日上午9:30,阿里巴巴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交易代碼9988,目前每股187.9港元,上漲6.76%,市值4.02萬億港幣,為港交所市值最大的公司。
這次香港上市,敲響上市銅鑼的不是阿里巴巴管理層,而是10位來自全球各地的伙伴。
他們來自四大洲八個國家,包括中國、新加坡、荷蘭、馬來西亞、泰國、土耳其、澳大利亞和盧旺達,所在領域涵蓋云計算、金融服務、物流、物聯網、本地生活服務等領域。
敲鑼人Heng Mok Joo是新加坡唐人街榴蓮店“一畝甜”的店主,自從店里接入支付寶每天都要說上百遍“你好謝謝支付寶”,讓中國游客賓至如歸,他的生意也節節高升。
2014年阿里美國上市時,8位敲鐘人7位來自中國;今天香港敲鐘,10位客戶來自四大洲8個國家。這也標志了阿里由一家本土電商公司向全球化科技企業的蛻變。
這也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在上市招股書中重申的戰略目標一脈相承:到2036年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和幫助1000萬中小企業盈利。為達到這個目標,阿里巴巴將堅定地推進全球化、內需、大數據和云計算三大戰略。
香港上市有助于阿里全球化戰略的進一步深化,香港也需要阿里這樣的新經濟企業去參與全球競爭。
到香港掛牌上市,阿里由此成為了首個同時在美股和港股兩地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阿里方面表示:今后美股和港股可以相互轉換,但是紐交所的主要上市地位不變。
張勇用了三個感謝表達上市的心情,感謝所有客戶;感謝香港和港交所;感謝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
為了表示謝意,阿里巴巴還準備了一幅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作為致送予香港聯合交易所的上市紀念品。畫中融入了各個業務單元,包括天貓、淘寶、螞蟻金服、Lazada、盒馬、餓了么、阿里云及優酷等,借古喻今,反映出現代商業繁榮的圖景。
實際上,香港一直是阿里巴巴上市的首選地,2013年阿里巴巴集團首次謀求整體上市時,第一選擇就是港交所,但因合伙人治理機制與港交所制度的隔閡遺憾錯過。
5年前,阿里赴美上市的第一天,馬云便承諾 “只要條件允許,我們就會回來”。
2018年4月,香港市場迎來近25年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機制改革,“同股不同權”不再成為上市阻礙,小米、美團等紛紛登陸港交所,內地互聯網企業赴港上市潮由此開啟。
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盡管今年以來市場發生了諸多變化,但港交所的交易依然十分活躍。此次阿里港股上市,最多集資1012億港元(約合130億美元),超過融資81億美元的Uber,為港交所帶來了本年度全球規模最大的一次新股發行。
阿里巴巴經歷5年美股考驗后,在香港二次上市,也將大概率掀起內地科技公司回港上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