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如今好像已經成為了習以為常的事。
近日,珍愛網發布的《2019Q4單身人群調查報告》顯示,近六成新單身青年有熬夜的習慣,他們主要的睡覺時間在凌晨1點左右。熬夜不僅是單身青年的專屬,放眼至全民,有公開數據顯示,我國有3億人有睡眠障礙,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平均睡眠時間不足7個小時。
網絡上總是戲稱90后已經開始迎來“脫發”問題,但是相較于“脫發”,似乎他們更飽受“失眠”的困擾。根據阿里的《打敗失眠癥趣味數據報告》,“失眠”一詞的搜索熱度常年居于“脫發”之上。在失眠的人群當中,年齡在18到30歲的人占到了60%以上的比例。
是誰偷走了你的睡眠?
阿里數據發現,上海、廣州、北京為中國失眠之城的前三名,緊隨其后的是深圳和杭州,再加上南京、武漢、成都、重慶以及蘇州,這十座城市集中了全國最多不眠的夜晚。
這些城市的失眠夜和GDP一起增長著。
為什么晚睡?又為什么失眠?
從《2018年中國睡眠指數報告》的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到:57.7%的90后在玩手機,39.5%在焦慮明天上班怎么辦,44%的人感到情緒低落而無法入睡。來自工作的壓力,過快的生活節奏,紛繁的情感問題,都在困擾著年輕一代的人,讓他們遲遲無法睡去。
熬夜行為引申出了“晚睡拖延癥”。
“你怎么還沒睡?”
“再等等。”
“等什么?”
“不知道。”
明明到了該睡覺的時間,卻總要再等等,晚上躺在床上和所有人說了晚安之后,和下班回家在停車場的短暫停留一樣,似乎這片刻的安靜才是偷來的,可以甩掉白天人群所帶來的疲憊感的,一天中完全只屬于自己的時間。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晚睡成為了一種心理需求。
或是拿著手機漫無目的地亂翻——互聯網帶來了社交軟件的興起,碎片化的信息正在爆炸似的填滿我們每一個人的大腦,一旦開始玩手機,就很難停下來。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睡前玩手機的人中刷微博、微信朋友圈的達28.7%,以及追劇看綜藝、聊天、玩游戲的各占到了10%左右的比例——為什么要睡覺?是手機不夠好玩?
因此在沒有外界不可抗力阻擾的情況下,我們仍然會睡得比自己想象的時間要晚。我國晚睡拖延癥研究者隨機抽取了100名20歲左右的年輕人進行晚睡強迫癥測試發現,受測的100名年輕人幾乎都有著相當嚴重的晚睡強迫癥。
或許對于正在逐漸體會到來自生活壓力的90后而言,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的感受讓今夜入睡的時間又遲了一些。
拿什么拯救你的睡眠?
面對晚睡和失眠,很多人開始自救,在睡不著的漫漫長夜打開淘寶,把希望寄托在所能購買到的助眠類產品,或是可以改善睡眠環境的用品上面。阿里零售平臺數據顯示,他們深夜的購物車里排名前五的商品為:安神補腦類保健品、枕頭、足貼、健脾益腎、頭部按摩機。
從眼罩到泡腳粉,從艾灸條到口服助眠類保健品,真真正正做到了從頭到腳內外兼修。
“睡不著”正在帶動著市場的發展。據悉,我國的睡眠經濟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千億級別,其中主要分為器械用品和藥物保健兩大類。
在器械用品中,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以小米手環為首的智能穿戴設備的表現格外亮眼。2018年雙十一期間,小米手環3拿下了天貓平臺智能手環類目的單品銷量和銷售額雙冠。
人們希冀于通過更了解身體各方面的數據,借助智能設備給出的解決方案來調整自身的生活狀態。
助眠保健品也開始層出不窮。寫字樓的電梯里投放著睡眠糖的廣告視頻,廣告主角坐在床上,臉上掛著的兩個搖搖欲墜的黑眼圈昭示著他已經許久沒有睡過好覺,而吃下去能換來他一夜的安眠的睡眠糖在即將到來的黑五會進行促銷。
除此之外,護膚品也開始打出“拯救熬夜臉”的口號。都市中的年輕人們一邊熬著夜,一邊又為第二天不能光彩熠熠地出現在人群中而苦惱,不愿睡去的大腦和想要睡飽覺的皮膚在不斷掙扎互相拮抗。打開購物網站,一款面膜的詳情頁上明晃晃地寫著“能夠有效改善熬夜產生的肌膚暗沉和粗糙問題”,迅速下單——這個夜熬得又安心了一些。
睡眠經濟的未來在何方?
對于藥物保健類助眠產品,以褪黑素為例,根據央視財經頻道報道,90后消費褪黑素產品占比達到85%。
除此之外,目前市場上相關的產品多而雜,此類產品目前都缺乏相關行業的標準規范,對于消費者來說,濫用褪黑素則會加重身體的負擔。真正對睡眠有用與否,消費者心中也始終有一個問號存在,買來買去,其實也不過是買一個心理安慰罷了。
雖然睡眠經濟的市場無限廣闊,從2009-2018年睡眠相關的新增公司數量可以看出,睡眠相關產品引起過一陣熱潮,但是這個熱潮正在逐漸消退,近幾年新增公司數量正在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
【億歐智庫】2009-2018年睡眠相關企業新增公司數量
以助眠器械,尤其是睡眠監測相關產品為例,技術壁壘成為了這類產品難以逾越的鴻溝。
目前睡眠監測的金標準PSG(多導睡眠監測)主要是根據監測到的胸腹運動、腦電波、肌電、眼電等信號對睡眠進行分期。
除了能較為準確監測睡眠并進行分期的醫療級的應用CPC(心肺耦合技術),目前市面上的手環大多通過重力傳感器監測用戶在佩戴期間的運動情況:當人體有微弱的運動時會被記錄為淺度睡眠,當基本沒有運動變化時,會被記錄為深度睡眠,同時結合脈率、血氧以及收集鼾聲數據進行監測和識別,并不能真正意義上進行睡眠監測分期和睡眠質量評估。
但是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在未來配合以算法和大量類似于臨床的數據糾正,智能穿戴設備的準確度也將會進一步得到提升。
而對于這類產品來說,僅僅只是有監測結果也是不夠的。如果在提升結果準確度的同時,可以形成從睡眠監測到醫生診療并給出切實可行解決方案的閉環,其實用度會大幅增加。
除人工干預之外,智能穿戴設備也可與家庭中其他智能設備有機聯系:根據監測到的結果,適時調整睡眠當時的燈光亮度、空氣濕度等一系列環境因素,從而更有效地提高用戶的睡眠質量。
希望你今夜有個好夢。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