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自己沒有辦法養活自己,很難承擔一個社會責任。”11月22日,在“第十二屆創業家年會暨產業加速大會”上,創業黑馬集團董事長牛文文在演講中表示,創新最重要的還有創收,公司的社會責任是要變成利潤創造體、就業載體、創新載體。他認為,億級左右營收的企業恰恰是創新創業的孩子,恰恰是整個中國經濟社會的中流砥柱。

牛文文總結道,“一億中流’的企業有五種特質:有根據地、不斷升級、適度資本化、注重團隊、長期主義。”
據悉,本次大會主題為“新一億中流時代”。牛文文判斷,2020年,會成為“一億中流”的時代,成為科技賦能產業的時代,成為自我造血、獨立發展的時代,成為產業加速的時代。
以下為牛文文演講節選(經創頭條編輯):
“新一億中流”到底意味著什么?為什么今年要以此為主題?
翻過2019,翻開2020。這一輪創新創業已經開展了七八年時間,很多創業公司已經到了獨角獸的階段,而且在全世界受到了一些考驗。這時候整個中國的產業、整個中國的經濟有一類人、有一種公司,它們的作用、地位、發展更加凸顯出來,這群人就是今天說的“一億中流”。當我們不再是初創公司,不再是年輕的創客,當我們不是沒有做到,或者不是資本的寵兒,不是估值的獨角獸的時候。我們會成為一個默默的大多數,而這個大多數恰恰是中國社會的脊梁。
大概九年前我們提出“一億中流”,回到那個時間點的中國,我們發現億級左右營收的企業恰恰是創新創業的孩子,恰恰是整個中國經濟社會的中流砥柱。
他們有什么特色呢?營收必須做到1億。大家經常講小目標,對于500強來講1億是個小目標,對于一個創業者來講1億就是成人禮。如果過億營收,意味著雇傭的員工過了300人,在某個細分領域有了自己獨到的門檻,最重要的是剛剛打開了增長的空間,意味著有了堅實的加速基礎。
我們在一個產業里扎根,已經實現了自我造血。自我造血或者有正現金流,有利潤,是一個公司的腰桿。腰桿要硬起來,腰要硬起來。
一個公司如果創業三到五年、五到七年還在融資,而且巨額燒錢,這時候會慌,腰桿不硬。即便估值幾百億美元的獨角獸,一夜之間就會打回到幾十億,因為沒有正現金流,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所以當你已經有了自我造血能力,不再完全依賴融資的時候,整個未來就打開了。
我們說創新,最重要的還有創收,因為公司的社會責任是要變成利潤創造體、就業載體、創新載體。如果你自己沒有辦法養活自己,三到五年、五到七年還在依賴輸血的時候,很難承擔一個社會責任。當我們有了一定的成長,腰桿比較硬,創新創業已經有了一個基礎的時候,(營收)一億左右的公司在中國恰好是我們的主流砥柱。2009年提出來,到今天可以看到大批的黑馬公司已經到了這個階段。
再看看黑馬“一億中流”企業的特點,我梳理了一下發現有五個特點。
第一,有根據地。當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初起的時候,大家認為只要一個APP就可以改變整個世界,改變人類生活方式,但實際上不是的。到今天意識到,一個公司如果沒有產業基礎,如果不是腳踏實地在一個細分領域里面深耕,很可能風口一過,你就沒有了。所以最重要的是希望腳踏實地,踩在產業的實地上,我們有根據地。今天有根據地的公司就有福了,如果今天還是一個收割流量的公司,是非常危險的。
第二,不斷升級。
智能+科技賦能產業,讓我們的產業可以重做一邊。全中國所有的產業可以重做一遍。而重做的前提和底氣來于創新和科技,如果沒有科技賦能產業,產業還是原先的產業,就不是一個創新的產業。
第三,適度資本化。
在中國創新創業一定會融資,對于資本,到了今天應該有一個比較全面和健康的認知了。我們不能過度融資,要適度資本化,不能在初期的時候透支資本的未來。很多公司不能成長到造血階段,是因為天使輪、A輪,甚至B輪過度融資,估值太高。今天很多上市公司,尤其是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技術上負兩輪,就是腰斬上市,還Hold不住。表明當你真正開始需要發力的時候,后面跟不上了,所以過度資本化,是過去這幾年創業公司共同走的誤區。我們往往以為多拿一些錢、早拿一些錢,拿些大錢就會發展得好。但是實際上看一看拿大錢公司后面的考驗也會很大,所以要適度。看看科創板上市的一兩百家公司,并沒有很多過度融資的公司,也沒有非常超級獨角獸,但是它們恰巧是中國科技創新的脊梁。這些公司并不是資本市場耳熟能詳的明星,但它們的后勁非常足。
第四,注重團隊。
當一個公司長到三五年之后,你的組織活力、組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創業不是熱情和激情的載體,不是只有光榮和夢想,不是只需要社會的鮮花和掌聲。它需要后臺、底盤很穩,底盤力就是一再強調的組織力。當方向大致清晰以后,組織必須充滿活力。一個公司像人一樣,必須不斷的迭代。到了三五年、七八年的時候,公司的組織和團隊會基本底層不一樣。這就是為什么阿里和華為受到創業公司的推崇,并學習他們,因為華為和阿里這樣的公司盡管在科技和互聯網領域里面,但依然非常注重組織、組織部、組織力,組織讓一個公司變成一個充滿活力的堅強的戰斗組織。
第五,長期主義。
創業無止境,即便你已經上市了,那也是剛剛開始,是新的起點。所以創業是一旦開始就不能停下來的漫長的馬拉松,這時候長期主義就非常重要。你也許在沖刺某一個東西,但是這個沖刺是不能停下來的。叫“一日創業、終生創業”,一旦開始,永遠停不下來。這時候就不要著急,要奉行一個比較長跑的精神。有時候為了上市、為了融資,沖刺太厲害,有的公司數據拉得太厲害,一旦跟不上了,一夜之間都退不出來。所以很多時候長期主義意味著不止是看數據工作,而是真實地為社會創造價值。
擁有這五個特質的時候,我相信不管是模式創業還是技術創業,不管是互聯網還是產業,大家基本上已經達成共識。從2020年到2029年,我認為這個新的時代是自力更生的時代,這個時代是個長期主義的時代,是向我們要力量的時代,不是向社會要力量。一個創業者應該變成一個責任體,而不是過度向社會汲取營養、汲取掌聲、汲取鮮花。我們本來是應該向外散發能量的人,擔起更大責任的人,一億中流的確是這樣的人。
我們判斷2020年,會成為一億中流的時代,成為科技賦能產業的時代,會成為自我造血、獨立發展的時代、會成為產業加速的時代。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