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一個從2018年10月至今大起大落的熱門名詞。它的發(fā)展并行著數(shù)字貨幣金融合規(guī)化的進程。在眾多傳統(tǒng)企業(yè)家眼中,STO既包含著區(qū)塊鏈概念,又似乎能夠成為傳統(tǒng)融資市場之外,有效合規(guī)的募資手段;更具備著變成資產證券化衍生工具的可能。正是這樣一個新生的機會,卻沒有多數(shù)人看起來的那樣美好且唾手可得。
”STO是合法合規(guī)、符合監(jiān)管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在接受鏈得得的采訪中,這樣的觀點,受到了美國金融業(yè)監(jiān)管局(The 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ry Authority, 簡稱FINRA)首席顧問Scott M. Andersen的肯定。
2019年,區(qū)塊鏈行業(yè)的泡沫基本退去并逐漸回暖。上層對區(qū)塊鏈技術賦能實體經濟的肯定,讓很多企業(yè)和公司再次看到了通過STO快速融資的希望。在美國,無論是證券型代幣融資,還是傳統(tǒng)證券融資,都在美國證監(jiān)會(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簡稱:SEC)的監(jiān)管下進行。已經諸多公司通過發(fā)售證券型代幣的方式融資(STO),并在SEC提交了備案表格。
在中國,STO尚未合規(guī)。因此很多公司寄希望在美國SEC的監(jiān)管下,進行效率高、花費少的證券型代幣融資。然而,目前國內關于STO的信息良莠不齊、極度不對稱。SEC官網上的條框數(shù)目繁多, 專業(yè)性極強,法理體系與國內差別顯著。從SEC官網上了解信息對于國內大多數(shù)人來說,存在著語言和認知障礙,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這樣一道裂痕巨大的信息斷層,讓STO的需求端和服務供應端之間,催生了一片因高度信息不對稱而形成的中介市場。一批魚龍混雜的STO代辦服務機構,也開始了自己濫竽充數(shù)的投機旅程。
在一大批曾門庭若市的STO咨詢中介商中,有一個項目十分引人注意。創(chuàng)始人的頻繁亮相和項目屢次“獲獎”,讓國內很多人在提起STO時會想起它。這個項目打著“華人首個通過SEC審批的STO項目”的“金字”招牌。官網上的投資者有薛蠻子、張春暉、英諾天使基金、循理資本等多個投資人和機構。其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黃偉的公開頭銜為“香港證券通證行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席主席”“休斯頓區(qū)塊鏈協(xié)會會長”,并擁有“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和休斯頓大學的地球物理雙博士學位”。這樣“光鮮”的背景,加之其耐人尋味的標簽”華人首個美國STO項目“讓Rapidash項目在中國區(qū)塊鏈行業(yè)迅速引起關注。
據鏈得得不完全統(tǒng)計,從2018年10月起(Rapidash在國內媒體宣傳的起始日期),有數(shù)十家區(qū)塊鏈媒體對此項目進行了報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專訪、快訊、文章援引,其中不乏多個區(qū)塊鏈圈內知名的傳播平臺。
鏈得得從公開渠道了解到,2018年10月至今,Rapidash項目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CEO黃偉、創(chuàng)始人朱文燾一直活躍在與STO有關的培訓班、講座與峰會上;足跡遍布中國、日本、中國香港、韓國。包括但不限于2019年1月19日“鏈圈獨角獸·中日區(qū)塊鏈峰會”、WBF世界區(qū)塊鏈大會、GFIS海南國際金融科技創(chuàng)新峰會、2018年12月8日與柏鏈道捷主辦的STO訓練營(一個下午的課程0.5個BTC,2018年12月8日CoinMarketCap數(shù)據報價,約合人民幣12000元)、香港區(qū)塊鏈協(xié)會推出的區(qū)塊鏈首期高級總裁班等等。值得注意的是,
無論是講授課程,還是區(qū)塊鏈峰會,黃偉與朱文燾的演講內容都與STO相關。
?“光鮮”的團隊背景、“豐富”的STO實操經驗,Rapidash團隊理所當然地做起了STO“代辦”的生意。Rapidash在其公開宣傳中寫道“華人首個美國STO項目Rapidash提供STO全流程服務,6周通過美國SEC審批,即可融資”。并稱自己擁有“符合美國法規(guī)的全牌照交易所”可以與其客戶共享全球投融資資源,十分有誘惑力。
Rapidash的STO代辦宣傳圖
然而看似靠譜的團隊和過硬的實力,實際上卻漏洞百出。鏈得得在深入走訪中國、美國等國家十余位金融、法律、監(jiān)管層、行業(yè)專業(yè)人士,大量查閱以美國為主的合規(guī)化國家STO執(zhí)行監(jiān)管相關文件,并在采訪Rapidash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黃偉后確認Rapidash所言的STO并非STO的真實面貌,Rapidash目前所做的STO服務和STO有關的宣傳,實為誤導公眾,謀取不當利益。
?在被問到目前美國STO的流程時,Rapidash 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黃偉向鏈得得表示,項目需要向美國SEC提交審批材料(Form D),等到美國證監(jiān)會(SEC)的官網上可以查到Form D( 表格D:美國證監(jiān)會規(guī)定上市公司公開披露各種信息時提交的統(tǒng)一格式文件)了,就代表審批通過,可以進行STO融資了。
?然而,美國證券豁免注冊條例的內容證明,黃偉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鏈得得在美國證監(jiān)會官網上查閱了各個證券豁免注冊條例關于STO流程的規(guī)定。豁免條例明確指出:公司需要在進行完第一筆證券融資的15天內(此前需要申請備案號)填寫Form D(表格D:美國證監(jiān)會規(guī)定上市公司公開披露各種信息時提交的統(tǒng)一格式文件)并且提交給美國證監(jiān)會(SEC)。這就意味著,項目要先進行融資然后才能到SEC備案。而Form D也要求公司披露計劃融資額、目前的融資狀況等信息,沒有拿到融資和確定融資計劃前根本無法填寫。
?Rapidash這樣的宣傳無疑誤導了公眾。據了解,因為中國證券一直實行的是審核制,中國公民對于美國證券的豁免注冊規(guī)定并不熟悉,而Rapidash正是抓住了中國公司的“知識漏洞”和迫切想要得到資金的心理,編造了錯誤的“類似中國IPO”的美國STO流程。不得不說,這樣的“流程”無疑給了沒有拿到任何融資的初創(chuàng)公司未來獲得融資的希望。
?在被問到沒有拿到融資的初創(chuàng)公司是否可以進行STO時,黃偉向鏈得得明確表示:“初創(chuàng)公司進行STO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只要通過了美國SEC的‘審批’,就可以進行STO融資。”
事實是,目前美國證監(jiān)會(SEC)對于通過豁免注冊條例備案的STO項目,根本不會進行“審批”。另一方面,STO的發(fā)行和交易與IPO一樣,所有的集資過程都是先要經過私募,需要有投資機構支持,這些初創(chuàng)公司都不符合。?
“資本的投資是一種保障,沒有資本墊底,就意味著老百姓要去承受更高的風險,項目這樣做是違法的,與美國法律保護投資人的初衷也是相悖的。”原美林美銀董事總經理,具有超過20年華爾街銀行證券經驗的ChainDD美國創(chuàng)始合伙人Catherine Li 告訴鏈得得。鏈得得在另一篇文章中詳解了STO流程并總結出了目前人們對于STO的八大認知誤區(qū),詳情請戳:【鏈得得獨家】揭秘STO常見的“八大”認知誤區(qū),你真的懂STO嗎?
?黃偉將“可以在美國證監(jiān)會(SEC)官網上查詢到這個公司提交的Form D(表格D)”定義為這個公司通過了美國證監(jiān)會(SEC) 的審批,可以進行融資了。然而事實是,不僅Form D不具備任何法律效益,美國證監(jiān)會(SEC)也不會審批甚至不會逐一查看這些表格。
Rapidash的官方宣傳圖
從2018年10月至今,很多區(qū)塊鏈媒體將“可以在美國SEC官網上查到表格D(Form D)的公司”看作是通過美國證監(jiān)會(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簡稱:SEC)的審批的合規(guī)STO。Rapidash 也著力宣傳6周通過美國證監(jiān)會(SEC)的“高效率STO代辦服務”。然而,對于通過證券豁免注冊條例備案的公司,從來都不存在“審批”的說法。此類宣傳實際上存在著兩個謬誤。
首先,查到Form D不一定就是STO,也可能是普通證券融資。美國金融業(yè)監(jiān)管局(The 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ry Authority, 簡稱FINRA)的首席顧問、資深律師Scott M. Andersen向鏈得得表示,STO是可以通過RegA,Reg D、RegC、RegS等條例豁免注冊的。 美國證券豁免注冊條例RegA、RegD、RegCF、RegS是證券及證券通證發(fā)行中豁免注冊條例,是基于《1933年證券法》制定的,傳統(tǒng)證券也可通過這些條例豁免注冊,ST作為一種證券型代幣只不過是沿用了傳統(tǒng)證券市場的規(guī)則。
?其次,關于證券(ST)豁免注冊,美國證監(jiān)會(SEC)不會進行“審批”,而只是進行抽查而已。實際上,Rapidash 所說的審批通過的證明(FormD )只是一個備案表格而已,“不成功不收費”的承諾也是沒有任何效益的,因為只要是提交FormD備案的公司都可以在美國證監(jiān)會(SEC)官網上查詢到。Cantherain Li向鏈得得介紹,美國證監(jiān)會(SEC)不會事先逐一審批各個項目提交的STO備案材料。國內STO代辦機構常提到的FormD只不過是項目方在進行融資備案時需要填寫的一個表格。該表格僅用于后臺備案,只有當該項目出現(xiàn)爭議問題時,或SEC例行抽查時會被調看。
?對于現(xiàn)在相當多的中國“STO”項目表示自己提交了備案在美國證監(jiān)會官網上可以查到,宣稱自己是被SEC批準的”的現(xiàn)象和案例,Catherine Li表示,“這種想法完全錯誤。目前通過豁免條例進行的STO完全不是被批準,F(xiàn)orm D只是一個備案而已,SEC可能連看都沒有看。”
目前,Rapidash代辦STO的公開報價是15個BTC(CoinMarketCap2019年11月06日22:00價格為9378.41美金,15BTC總價約為65.5萬元人民幣)。 黃偉在接受鏈得得采訪時表示,15 BTC只是幫助項目通過美國SEC審批,并可以在SEC官網上可以查到公司信息,而上交易所、引薦投資則需要單獨付費。
鏈得得從Rapidash的商務負責人處得到了諸多Rapidash為其他公司做的STO案例。所展示的無一例外,都僅是一個可以在美國證監(jiān)會(SEC)官網查到的Form D表格。這份表格人人可填、人人可寫,不具備任何在SEC實質獲準的功能。但在被忽悠的客戶眼里,這樣一份表格便被中介包裝成了自己公司被SEC官方“認可”的“真憑實據”。
Rapidash的“STO代辦成功案例”
ChainDD美國部業(yè)務總監(jiān)、美國證券法博士May向鏈得得告訴鏈得得,F(xiàn)ormD作為一個備案表格,由誰來填寫是沒有限制的,最重要的是信息的真實和準確。“如果公司有能力自己填寫,那么一分錢也不用花,如果公司不能自己填寫,也是可以咨詢律師并交納一定的律師費用的。如果僅是填一個FormD就收50多萬人民幣就太高了。”關于律師費用,在美國一般是按小時收費,收取的費用和律師的工作范圍和難度相關,價格范圍是很大的,一口價幾乎不可能存在。
?據了解,目前Rapidash為計劃STO的項目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包括STO申請(備案)、和后續(xù)的上交易所和融資引薦。對于Rapidash的業(yè)務范圍,Catherine Li向鏈得得表示,Rapidash必須擁有Broker-Dealer的牌照才算合法合規(guī)。
?當鏈得得詢問其CEO黃偉是否擁有ATS(Alternative Trading System,簡稱 ATS)、Broker-Dealer(經紀商-做市商)牌照時,黃偉表示Rapidash一直擁有符合美國監(jiān)管的全套牌照。當鏈得得詢問這些牌照是否可以在公開渠道查看時,黃偉表示,這些牌照是查不到的。
?然而,鏈得得此前采訪美國金融業(yè)監(jiān)管局(FINRA)的首席顧問、資深律師Scott M. Andersen時, Andersen明確表示,一個公司的Broker dealer牌照包含哪些業(yè)務都是公開的,可以通過美國金融業(yè)監(jiān)管局(FINRA)的Broker check(經濟商核查,網址:https://brokercheck.finra.org)網站上輸入公司的實體名稱或者個人的名字進行查詢,這也是目前中國公民避免風險的有效方法。經鏈得得查詢,無論是其項目Rapidash還是其所展示的FormD表格上的公司“Strawberry data”均沒有在Brokercheck網站上查到相關牌照。
?在鏈得得后續(xù)向其索要相關牌照時,Rapidash以“牌照太多只給合作方提供”為由拒絕了鏈得得希望查看其牌照的請求。
據Rapidash官網簡介,大科數(shù)據(深圳)有限公司為其總公司,并在香港和美國設有分部。
據Rapidash方面介紹,Rapidash是大科數(shù)據旗下的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際文件)團隊,與大科數(shù)據是從屬關系,目前在售賣一款名為“小金鏟”的IPFS礦機。大科數(shù)據公開信息顯示,公司業(yè)務專注于IPFS基礎網絡建設,為區(qū)塊鏈項目提供分布式存儲、計算、共建共享解決方案。 然而,目前無論是Rapidash官網還是其礦機產品小金鏟的微信公眾號宣傳的主要業(yè)務都是美國STO代辦服務。
經鏈得得查詢,Rapidash的主體在深圳,公司的注冊名稱為大科數(shù)據(深圳)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50萬元人民幣,股東有兩人,黃偉為大股東,持股比例85%;文錕持股比例為15%,目前處于天使輪階段,朱文燾并未持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科數(shù)據的一般經營項目中并沒有“上市咨詢”相關項目。公司注冊經營項目與實際主營業(yè)務毫不相干。
另外,Rapidash聲稱的在美國證監(jiān)會(SEC)備案的公司名為“Strawberry data”(能在SEC官網查到備案表格的也是這家公司)。黃偉向鏈得得解釋,Rapidash提交Form D備案的公司是由香港公司控股的,與Rapidash一脈相承。然而當鏈得得詢問其香港公司的名稱時,被其以“采訪時間有限,后面還要開會”為由打斷。
鏈得得查看了Strawberry data 向美國證監(jiān)會(SEC)提交的FormD,提供的姓名為黃偉,擔任職務為董事(director)。而在美國加州政府官網上鏈得得查詢到,朱文燾是Starwberry data 的聯(lián)絡人(agent for service of process)、首席執(zhí)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 )、秘書(secretary)、和首席財務官(Chief fiancial officer), 而在董事一欄中,仍然只有黃偉的名字。
Strawberry Data SEC備案表格
目前,在其公眾號“小金鏟”上可以瀏覽到目前黃偉及其團隊依然宣傳各種STO利好和其團隊的優(yōu)勢,以收取STO咨詢和代辦費用。另外,在其最新的宣傳信息中,黃偉及其團隊又有了新的計劃,一家新的公司UTXO Acquisition,INC被其稱為是近期將向SEC提交S1招股書、目標在NASDAQ上市的美國資本公司,目前在募資,目標募資金額是5000美金,區(qū)塊鏈資產和技術公司都在其目標范圍內。然而,由于一切都是計劃,所以一切都無法核實。(本文獨家首發(fā)鏈得得App,授權鈦媒體App發(fā)布,作者:漆吳)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fā)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