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日內瓦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9年版《世界知識產權報告》。通過分析幾十年來成百上千萬份專利和科學出版記錄,報告認為,全球創新活動的合作日趨緊密,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但其主要來自少數國家的幾個大型集群。?
中國等亞洲國家崛起?
在2015年至2017年間,僅約30個大城市熱點就占據了專利總量的69%和科學活動的48%。這些城市主要位于以下五個國家——中國、德國、日本、韓國和美國。?
但在之前,從1970年到200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只有三個國家——即美國、日本和德國(占全球所有專利活動的三分之二)。加上剩下的西歐經濟體,尤其是英國、法國、瑞士和意大利,這一比例達到了90%左右。?
頂級經濟體專利申請的演變?
隨著幾個歐洲經濟體發展緩慢,世界其他地區在新技術生產中所占的份額,從20世紀70年代初的不到6%增長到本世紀初的13%以上。2000年之前,日本、美國和西歐經濟體占全球專利活動的90%,全球科學出版活動的70%以上。隨著中國、印度、以色列、新加坡、韓國等國活動的增加,以上份額在2015年至2017年間分別降至70%和50%。?
合作更加國際化?
合作在本質上也變得更加國際化。由位于不同國家的兩名或兩名以上研究人員共同開展的科學合作份額從1998年的15%增至2017年的26%。在專利方面,國際合作發明所占份額持續攀升至2009年的11%,但在此后略有下降,部分原因是某些國家的國內合作迅速增長。?
大多數國際合作發生在頂尖的大城市熱點地區。排名前十的熱點分別為:舊金山-圣何塞、紐約、法蘭克福、東京、波士頓、上海、倫敦、北京、班加羅爾和巴黎,占全部國際合作發明的26%。上海、北京成為亞洲為數不多頂尖熱點地區。?
中國創新走勢良好?
報告指出了中國哪些熱點城市是主要創新活動地點。比如,就專利申請量而言,深圳-香港地區(深港地區)、北京、上海都在技術發明排行上名列前茅;而在全球科學出版物排名上,北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創新熱點城市,上海、南京、廣州躋身前25名之列。?
知識產權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卡斯滕·芬克表示,深港地區的崛起尤其引人注目。來自深港地區的專利申請量在中國專利總申請量中所占的份額從2000年的5%增長到2015年的28%,且這期間中國的總體專利申請量也在快速增長。?
“我們還可以觀察到,中國的創新熱點(城市)是如何嵌入全球創新網絡中的。”芬克說。比如,深港地區、北京、上海這三地之間除了有緊密的合作關系外,還與許多國外熱點城市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尤其是舊金山-圣何塞地區、波士頓、紐約、費城、西雅圖及東京等。?
中國經濟的這一轉變,在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看來,都得益于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他此前接受采訪時曾表示,中國過去和現在的領導層數十年來一直十分重視知識產權在創新和現代經濟中的作用,比如建立知識產權制度、相關基礎設施、法律基礎、關于知識產權的課程體系和專門法院等。這是值得其他國家學習的經驗。?
知識產權組織2019年10月發布的年度報告《世界知識產權指標》顯示,2018年全球專利、商標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再創新高,其中中國專利和商標申請數量最多,推動了知識產權需求的整體增長。另外,知識產權組織等機構7月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連續第四年保持上升勢頭,排在第14位,較2018年上升3個位次。?
自動駕駛占一席之地?
該報告深入探討了正在發生劇變的兩個行業的全球創新版圖。其中之一是汽車領域,自動駕駛技術的采用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來自汽車行業內部和信息技術行業的新的參與者對該領域的既有參與者構成了挑戰。?
專利數據表明,傳統汽車制造商及其供應商處于自動駕駛汽車創新的最前沿。福特、豐田和博世,分別擁有357、320和277項自動駕駛同族專利,是自動駕駛專利申請的前三名。?
不過,在該領域專利申請名列前茅的,還包括一些非汽車制造商。谷歌及其自動駕駛汽車子公司Waymo以156項專利位居第8,領先于日產、寶馬和現代等傳統汽車制造商。?
生物技術傳播至農業區?
農業生物技術的趨勢也成為該報告重點研究的對象。今天,通過生物技術可以獲得新的作物品種。這項現代技術依賴于對植物基因構成的理解,并利用不同的基因工程方法對其脫氧核糖核酸(DNA)進行改變。先進技術已經培育出能夠抵抗某些疾病的農作物,這些農作物的產量比以前高,能夠在極端的土壤條件下生長,比如在干旱和鹽堿的環境中,甚至還能被注入營養物質。?
現今社會,作物生物技術方面的大多數科學和發明活動都發生在少數幾個經濟體中。中國、德國、日本、韓國和美國占所有作物生物技術文章的份額超過55%,占該領域所有專利份額超過80%。?
四個私營企業:拜耳作物科學、巴斯夫、中國化工和科迪華農業科技公司,在植物生物技術的研發投入方面占據較大份額,但與公共部門合作的需求日漸增長,因為需要獲取公共研究機構擁有的種質和栽培品種。自2000年代以來,私營公司與公共機構共同獲取專利已超越私營公司彼此之間共同獲取專利,成為主要合作類型。?
“當今的創新格局在全球范圍緊密關聯。”高銳說,“面對全球共同的挑戰,日漸復雜的技術解決方案需要數量更多、專業性更強的研究人員,而這有賴于國際合作。各經濟體必須在追求創新方面保持開放。”?
?
以上信息由經濟帶網—絲綢之路經濟帶(www.iic21.com/21sczl/)小編整理,如需了解更多,請立即前往!
?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政策支持民宿經濟發展 專家給出四方面建議》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多部門正密集謀劃 布局一批未來產業》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鋼鐵行業再迎重磅政策 5月1日起146類產品取消出口退稅》的文章
2021-04-29 經濟帶網發布了 《農業農村部發布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 未來十五年路線圖定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