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接近尾聲,神州數碼向云轉型也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
神州數碼的云端之旅要從2017年10月,神州數碼以3.6億元的價格完成云MSP(Cloud Managed Service Provider)服務商云角信息的收購開始算起。以此為基礎,神州數碼順利以云管理的角色切入混合云、多云市場,從一家傳統IT分銷商變身成為擁有“云能力”的云計算服務商。
在接下來的兩年間,基于30年積累的IT分銷能力以及云MSP的中立者角色,神州數碼與主流IaaS服務商都成為了很好的合作伙伴。橫向來看,神州數碼的業務覆蓋管理服務、混合云、私有云、專有云四個方面,公開資料顯示,神州數碼與微軟Azure、IBM、阿里云、華為云都有著緊密合作:
綜上來看,神州數碼向“云”的轉型,其中最大的原因,其實是隨著華為、微軟、阿里云等“老牌”合作伙伴的云上轉移作出的戰略調整。
“技術”實力又是“上云”的關鍵因素,所以這也是為什么神州數碼一直在強調要從銷售驅動向技術驅動轉型的關鍵,在轉型的過程中,神州數碼幾個關鍵的商業要素也正在變化。“我們的銷售人員正在由傳統賣單一產品的銷售,向解決方案銷售轉型,如果有人跟不上可能就會被淘汰。”神州數碼集團CTO郝俊晟向鈦媒體表示。
除了對銷售人員要求的變化,神州數碼在公司文化、業務拓展等方面也試圖告別傳統IT分銷商的標簽。
“這是我最不務正業的演講,我以前一直講技術,今天講的是如何在神州數碼實現工程師文化,我希望在整個神州數碼建立工程師文化,讓工程師成為創新的主力。”
一周前,在神州系公司舉辦的第一屆“數字中國2019——技術年會”上,郝俊晟以“建立工程師文化”為主題發表了一場演講,他把這稱為“不務正業”的演講,是因為神州數碼正在致力于成為一家“技術”驅動的公司,但向技術轉型,也必然需要“工程師文化”的軟實力支撐。
郝俊晟所說的“工程師文化”有多種含義:
鼓勵創新,哪怕是面臨風險。原來的神州數碼很難接受投入了時間成本,卻又面臨虧損風險的事情,“但現在,神州數碼正在把自己的原來強運營、管控、以控制風險為核心的模式,轉成技術驅動的公司,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鼓勵創新。”
以解決問題為決策依據。“在工程師文化里,最關鍵的一點是解決問題,不是看某大咖說了什么東西非常重要,而是看一些問題是否被解決,工程師提出來,我們就會驅動他:到底要解決什么問題,效果是什么樣。”
開放的心態。郝俊晟表示,神州數碼以后要靠信息共享來解決問題,神州數碼會在內部提供一個開放的平臺,比如ITS iknow平臺等等。
允許犯錯。神州數碼以前的工作中是不允許犯錯的,而做工程師文化,在創新當中,將對“小錯”予以寬容。“另外我們會把工程師分成最多不會超過20個人的團隊,一起做一些小的創新,逐步做成一個大的產品出來。”
強調效率。“今天做的比昨天快,明天比今天快,這對工程師來說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到更快,郝俊晟表示,這就需要有一些更創新的思路,“傳統方式修復一個BUG需要半天,那是不是可以考慮用RPA的方式解決?”
跳出傳統轉售的圈子、撕下傳統IT分銷商的標簽,是神州數碼想要用工程師文化做到的事。
從我們上文提到的神州數碼與主流云服務商的合作中,我們可以看出,神州數碼目前與微軟、華為、阿里等的合作還較多處于“幫助服務落地”的階段,留有許多傳統轉售業務的影子。而工程師文化則可以幫助神州數碼推動技術創新,在“幫助合作伙伴產品落地”的場景中,以MSP為契機,從混合、多云的市場夾縫中尋求更多創新點。
我們下文提到的數據收集和清洗工具TDMP、客戶數據信息平臺CDP,以及跨云管理平臺等都可以看作是神州數碼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創造的產品。“當有很多客戶需要,同時又有很多人用的時候,我們在這個地方抓緊投入,可能有10個都是這樣的場景,神州數碼抓住一個就可以了。”郝俊晟對鈦媒體說。
如果說作為CTO郝俊晟關注點在于技術團隊的工程師文化打造上,那么郭為則是站在了業務角度,希望神州系公司能夠抓住“數據”時代的業務機遇。
“我們現在很重要的轉型就是一定要找有數據源的業務去做,然后如何把這些數據進行運算和加工,以及如何擁有更快尋找數據源的工具。”郭為不僅是神州數碼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也是神州系其他兩家上市公司,神州控股的董事局主席以及神州信息的董事長,在技術年會上,郭為站在三家公司領導層的至高點,提出了這樣一個“圍繞數據開展業務”的要求。
在神州數碼CTO郝俊晟看來,圍繞數據,神州數碼的核心將聚焦在數據收集、數據管理、數據清洗、數據建模,以及數據展示等五個方面。
目前,神州數碼已經推出了數據收集和清洗工具TDMP,該工具可以為銀行、金融行業等對數據安全要求極高的政企機構提供數據清洗和數據脫敏服務。今年9月,神州數碼TDMP成功中標了湖南農信數據脫敏項目,這是繼2017年TDMP中標安徽農信數據脫敏項目及2018年中標吉林農信數據脫敏項目之后,神州數碼在省級農信社中標的又一標桿客戶。據了解,神州數碼的TDMP產品性能在全國排名前四位,覆蓋領域涉及金融、農信、文旅等多個行業。
客戶數據信息平臺CDP(Customer Data Platform)也是神州數碼圍繞“數據”推出的一款產品,該產品主要應用在私域流量場景,能夠根據不同用戶的畫像推送相關可定制化的內容。
“數據展示和數據建模的部分,我們有一支30多個人的數據科學家團隊在給文旅、金融行業做數據建模和數據分析”,郝俊晟補充道。這部分功能可以幫助金融行業做風控以及產品價格預測、定價體系優化等等。“以后,我們也希望在AI技術的基礎上加入BI的功能,系統自動化生成文本,最后實現報表的展示。”
神州數碼云計算和數字化轉型業務生態鏈 來源:神州數碼2018年財報
今年早些時候,神州數碼宣布了一個向云轉型的小目標——當云計算收入達到100億元時,神州數碼才稱得上是轉型成功。郝俊晟此前曾向媒體表示,這一目標預計會在2020或2021年實現。根據神州數碼今年3月公布的2018年財報,2018年神州數碼集團云計算總收入 5.81 億元,同比增長 187.41%。財報顯示,神州數碼的云計算業務大概分為三類,云管理、數字化解決方案、云轉售,這三類的營收分別為:
云管理服務(MSP)收入 0.53 億元,同比增長 85.02%,毛利率 52.59%,續單率高于 90%;
云上數字化解決方案(ISV)收入 0.72 億元,同比增長 63.02%,毛利率 83.43%;
單純云資源轉售收入 1.30 億元,同比增長 264.91%, 毛利率 6.07 %;
為云服務提供基礎云資源的轉售收入 3.26 億元,同比增長 248.10%,毛利率 11.34%。
由此可見,神州數碼實際距離100億元的轉型小目標還有95億的發揮空間,其中增速最快的是單純的云資源轉售收入,而收入占比最高的是為云服務提供基礎云資源的轉售收入,這兩“最”均出自神州數碼的老本行——“轉售”業務。
而對神州數碼來說,在技術上具有較大發揮空間的云管理(MSP)以及云上數字化解決方案(ISV)都處于相對若弱勢的地位,增速也尚未突破三位數。這也許正是神州數碼想要用推動工程師文化建設、抓住“數據”業務機遇挖掘自身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這也是神州數碼能否在三年內實現100億轉型小目標的關鍵所在。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