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用戶分層是社群運營中很關鍵的一個環節,那么,社群用戶分層管理有什么作用?社群管理用戶怎么分層?在社群管理機制中需注意的問題有哪些?社群kol怎么運營?接下來,我們將逐一給大家做簡單分析,歡迎補充學習。
社群管理體系重要的作用在于,知道社群管理人員他們想要什么,追求什么,然后通過付費社群平臺的力量幫助他們達成目標,伴隨社群不斷的成長。
①社群助手:幫助群主發布相關消息
②群活動官:活動的策劃和組織
③群記錄官:負責記錄群的干貨信息和負責整理相關信息,提供給群成員
④群設計官:負責社群的海報,節假日海報的設計
⑤群外交官:幫助社群去鏈接外部大咖,提升群的質量
⑥群群執行官:負責群規的執行和群員參與互動情況
我們常見的四類社群管理用戶分層方法,即奉獻型、感恩型、自我驅動型、資源付出型。
①奉獻型:愿意幫助別人成長和自我分享,這種人比較好管理。給予他們正向的反饋和表揚。這類人對社群的初期比較重要。
②感恩型:感恩別人的幫助,愿意幫助別人。執行力很強,有很強的忠誠度。是社群的核心人員,要重點對待。
③自我驅動型:有很強的求知欲,對社群的運營模式方法非常有興趣和欲望。想要從實操中學到相關經驗。能夠帶領社群走向更多的階層。
④資源付出型:希望自己的資源得到更多的置換,同時起到宣傳自己的作用。
社群管理成員流失屬于正常現象,但是當這些管理成員流失的時候,我們需要明確他們流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進而避免類似情況的頻繁發生。常見的流失原因可以歸為以下幾點:
①工作量太大無法平衡
②沒有回報得不到認可
③團隊不和凝聚力差
④成長得不到滿足希望得到更好的人生支點
①持續不斷的完善社群運營的流程:給予他們工作表,給予建議什么工具可以優化工作效率。
②用篩選機制去挑選更合適的人:有自己的篩選標準,給予態度積極者給予平臺和資源讓他們不斷成長,吸引更優秀的人加入
③建立彼此精神紐帶:帶領自己的核心成員團隊進行分享,可以每周舉辦一次個人分享活動,讓大家可以相互了解,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
④設置有效的替補機制:當有人退出時可以有核心成員自己培養的替補隊員進入維持社群工作的有效進行。而不是群主自己選的人,核心隊伍不熟悉增加工作量。
⑤建立合理的獎懲回報機制:社群進入正常的軌道就有一定的盈利來源。
⑥穩定社群結構:不同頻次的人一定要及時清理出去,保持社群的價值觀統一。
社群裂變的過程中,用戶的角色會不斷轉變,“種子用戶”會變普通用戶,“抗辯分子”變KOL……這些變化過程都是為了讓社群達到裂變的臨界點。
①值臨界點:
價值臨界點包括對社群的認同程度,對利益的追求等等,臨界點的出現,意味著相應的用戶已經儲備好裂變的力量。例如:一個知識共享的社群,某一部分用戶在經過一定的培養教育后,已經具備產出優質知識的價值,這時候只要一次主動的傳播、一個群分享、一個分享集、一個采訪……任何一個苗頭都可能將這個價值的裂變引爆。
②人數臨界點
一個社群玩起來還是需要一定數量的人,社群裂變所達到的效果跟兩方面有關,一是影響的人數,另一方面是內容質量。所以當影響的人數達到臨界點,才能引發有效的裂變。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一般的創意會因為大基數傳播而成功,那些非常好的創意卻消失在少數用戶的小范圍互動中。
思考:大部分讓員工集體轉發到朋友圈的內容,都變成了僅限企業內部的“刷屏”假象!
很多企業在做內容傳播的時候,都會習慣性的要求公司內部員工不斷的在朋友圈中分享。常見的結果就是:傳播僅僅在公司員工之間。是員工缺乏外部號召力?還是員工沒有投入感情去傳播?其實并不一定,更主要的原因是,員工多次的分享,已經破壞了員工的社交價值爆發力,價值臨界點不斷被減弱。另外員工的人數遠遠沒有達到相應內容可以造成裂變的臨界點。
?
【原創】?? 本篇文章屬于愛盈利原創,如需轉載:1、網站端請注明出處,并在文章中附帶原文鏈接。2、微信公號及其他自媒體平臺需聯系授權方可,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