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在政策方面展現出對于區塊鏈技術的重視后,“區塊鏈”概念再度成為輿論熱詞。10月28日,A股開市之后,“區塊鏈”成為當天最熱門的概念,不僅整個板塊迎來了單日高達8.12%的漲幅,更有數百只概念股在當天集體漲停。
2017年比特幣經歷了大漲風潮之后,有關區塊鏈的風吹草動便格外引人注意。不過,關于區塊鏈究竟是什么,或者區塊鏈表層的概念是什么,大部分公眾卻沒有形成清晰的認識,甚至有部分人簡單將比特幣與區塊鏈劃上了等號,這顯然是對區塊鏈的誤解。
從技術層面,比特幣實際上是屬于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成功應用,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不過從時間來說,的確是先有比特幣再有區塊鏈,比特幣備受追捧之后人們才開始關注并挖掘比特幣背后的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是以密碼學為核心,輔以數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以及計算機編程等眾多技術所形成的前沿科技。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賬本與數據庫,按照時間順序將每一次交易所形成的信息存儲于區塊中,每隔一段時間便會產生一個新的區塊,然后將這些區塊相連形成鏈式數據結構。在密碼學的加持下,這些鏈式數據結構最終將會變為不可篡改和偽造的分布式賬本,具有去中心化、開放性、獨立性、安全性以及匿名性的特征。
區塊鏈技術在數字貨幣的成功應用,加之比特幣前幾年的火爆,使得區塊鏈技術迅速進入公眾視野,部分人對炒幣賺錢寄予厚望,這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近年來區塊鏈有關的騙局,最典型的便是不法分子以區塊鏈與虛擬貨幣之名進行非法集資。一方面,不法分子利用公眾對利潤的追求和對區塊鏈的不了解,以發行“虛擬貨幣”“數字貨幣”之名吸收公眾資產,但其行為沒有基于區塊鏈技術,非法募集資金也并未真正用于區塊鏈項目,只是借區塊鏈之名行傳銷之實,甚至有部分不法機構還煽動投資人不斷發展下線,最終形成一種新的“龐氏騙局”。另一方面,不法分子聲稱自身手中捏有優質區塊鏈項目資源,可以代投資者進行投資,以此非法獲得投資者資金,實施這種詐騙行為的不法分子多是通過境外搭建線上服務器,采用網上支付的形式向投資者收取資金,其監管與資金追蹤難度較大。
實際上,早在2017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等7部委就已經發文全面叫停了首次代幣發行(ICO),最近一兩年監管機構也在不斷對利用區塊鏈進行詐騙的行為進行打擊。
毫無疑問,區塊鏈技術本身是一項有著廣闊應用空間的尖端技術,其應用場景也早也不再局限于數字貨幣,而在金融、工業、政務、民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目前,我國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無論在法律、監管還是應用方面都需要一段時間進行探索。
在此之前,公眾仍應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理性看待區塊鏈技術,不僅對那些聲稱利用區塊鏈進行投資的項目要高度警惕,謹防上當受騙,對股市可能存在的區塊鏈概念炒作現象也要保持理性,切勿盲目跟風。
作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
2021-12-03 中國財經發布了 《區塊鏈技術助力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歐科云鏈持續研發輸出創新成果》的文章
2021-11-18 中國財經發布了 《歐科云鏈:元宇宙的吸引力在于可以帶來新發展機會和希望》的文章
2021-11-15 中國財經發布了 《火鏈科技CEO袁煜明:用區塊鏈助力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