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云網北京】11月19日報道
北極光創投高級合伙人吳峰在白鯨出海主辦的流量大會上,發表了《當前出海投資時點和策略討論》的演講,就出海時點、痛點及最新趨勢與機會進行解讀。
吳峰認為無論投資還是創業,如果要選擇出海,就必須提前考慮清楚好三點:選擇什么地區;選擇什么品類;選擇什么變現形式。
當前,我國互聯網經歷了兩個硬件周期,一個是 PC 互聯網,一個是移動互聯網。從連接周期來看,各個硬件周期都經歷了從信息在線→支付在線→物流在線的連接周期。而對應的軟件發展經歷的周期過程是:工具/門戶→社交/游戲→電商→ O2O →直播/訂閱電商。
出海人需要深思4 個問題:為什么所有的周期都是工具先行?工具的本質是什么?為什么電商會在工具和社交出現之后有一個鼎盛的時期?在每一個周期的結束為什么出現的都是直播類產品?
吳峰強調出海人站在宏觀的角度去思考,需要有一個全局的思維。做電商不是憑空去做,而是需要市場環境滿足一定的前提和基礎,吳峰稱之為“三通一平”,即網絡滲透率要到、支付要到、物流要到。
互聯網的本質就是流量+轉換率。但到今天為止,所有的出海公司都是 Facebook、Google 的流量代理,因此出海人需要打破廣告變現的魔咒。吳峰指出目前出海有三大痛點:無法突破的收入及利潤瓶頸;無法突破的巨頭傾軋;無法突破的市值天花板。“你會看到,因為全部出海公司本質上都是流量代理,充分競爭時,大多數出海公司會有一個無法突破的收入利潤瓶頸,競品公司為了搶占更多份額,相互之間舉報、誣陷,最后導致了所有出海公司市值的天花板不超過 20 億美金。”
吳峰表示以前的創業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做單一拳頭產品,第二做產品矩陣,第三做廣告變現平臺。但是即使把這三個階段全部做完了,其實創業公司仍然是一個流量代理。所以創業者需要思考能否在 Facebook、Google 之外的流量中找到規模化的變現方式?
當前出海的時點是從工具驅動轉向內容驅動的階段,而從全球范圍來看,受限于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電商出海仍處于準備階段。
吳峰認為目前內容出海領域的三個方向,包括短視頻、游戲和陌生人交友。“從全世界范圍來看,工具、游戲已經比較成熟,但不是沒有新的機會。比如 Habby 在游戲領域就做得很好,他們發布的游戲《Archero》(弓箭傳說)今年是個現象級的產品。”
吳峰指出,出海企業不能僅僅把內容當做工具,而是應該追求內容的長期價值,因為擁有長期對平臺有價值的內容才是企業立足的根本。“去年中國互聯網的工具和廣告公司,或多或少受到影響,甚至有些是遭受了滅頂之災。為什么這類型公司會被輕易擊倒?就是因為其沒有創造長期的價值。如果公司有長期的價值,平臺能奈你何?”
在游戲出海方面,吳峰并不看好以游戲為工具收割流量的 Voodoo 模式,而是更看好以做好內容為初心的新型游戲發行商,他認為“休閑玩法+深度數值系統”的混合休閑模式將成為未來的主流,“內購+廣告”的商業模式會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海外游戲市場會更傾向于混合游戲,即休閑游戲入門的門檻,再加上中度的數值型運營,這兩個結合起來是一個未來的趨勢。因為它收割的不是手機游戲的用戶,它收割的是手機的用戶。而休閑游戲五大核心競爭力因素,包括選品、調測、數值、買量和變現。”
所謂選品能力,其核心壁壘在于團隊的游戲制作人,頂級的游戲制作人要擁有能在極早期、極少數據下發現好游戲的能力。而買量在本質上比拼的是觸達目標用戶的效率。
吳峰還談及了對于頭條未來 3 到 5 年發展的看法,“頭條的未來看國際化,國際化的關鍵看商業化。”
吳峰目前對短視頻的態度是:謹慎樂觀。其認為在內容領域,短視頻初創團隊不適合 VC 投資,唯一的例外是頭條的海外產品 TikTok。雖然 TikTok 尚未突破廣告模型,但憑借其極強大的工具性、內容分發能力和本土運營能力匹配,TikTok 具有撬動鏈條、成為流量入口、自造閉環的可能性。
“頭條不管在海外有 5 千萬活躍用戶還是一億活躍用戶,對我來說都不是最重要的指標。我只關心兩個指標,第一是用戶密度,用戶密度決定了自建廣告平臺的可能性。第二是看它的收入有多少是來自于除 Facebook、Google 流量變現之外的,這樣的話就能破解流量代理魔咒。我希望 TikTok 未來能把這個魔咒打開。”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俞敏洪流露退隱之意?稱自以為是的努力,已成為新東方發展的障礙》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闊別五年重返網約車!周航掌舵曹操出行》的文章
2022-04-08 獵云網發布了 《加速布局芯片!小米入股芯片公司尊湃通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