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鉛筆道記者 城北楊公
下班前,吉陸面無表情地批準了幾位下屬的離職申請。
事情發生在2018年年中的一天,由于資方違約,吉陸所建立的“我愛輪胎網”遭到了釜底抽薪般的打擊。那段時間,拿著賬單來抽貸的銀行和手持協議的收購者先后登門。吉陸告訴同事們,接下來半年或許是公司的至暗時刻,他不反對同事離職。
這段時刻真的只持續了不到半年。2018年末,公司有了200萬元凈利潤。要知道,公司一年前僅有凈利潤10萬元。
“我愛輪胎網”是一家以輪胎數據技術為基礎的輪胎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吉陸解釋,B端車隊把輪胎業務完整外包給他這個輪胎“老中醫”,他負責車隊輪胎的所有運維工作。公司用每公里大約1分錢的價格向車隊收取租金,今年已經覆蓋了30多個城市,共出租超10萬條輪胎,幫客戶省了三到五成輪胎費用,今年營收預計達到4000萬元。
該公司11月4日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青島雙星投資。吉陸透露,下一輪融資也即將完成。
注:吉陸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內容真實性負責。鉛筆道作客觀真實記錄,已備份速記錄音。
大廠不做,他做
領導的眉頭擰成了麻花,但還是在吉陸“心潮澎湃”地注視下批準了他的辭職。
共事7年的老同事言語中同樣流露著不解,“怎么說辭職就辭職了?還帶著你的班子一塊走?你這事靠譜嗎?”
2013年的普利司通輪胎公司,可是多少人想進也進不來的大公司。吉陸在這里工作了7年,在輪胎行業打拼了11年。
傳統輪胎大廠的首要任務就是把輪胎造出來、賣出去,再拿錢擴大產能。當用戶提出能否租賃輪胎時,大廠們內心是拒絕的,因而設置了高額的利息,且維護服務也時常不到位。長此以往,市場被強大的供應商“調教”地不愿租賃。
實際上,輪胎廠也沒有通過這項業務賺到錢。吉陸看到了很多知名輪胎廠租賃業務的“花式死亡”。據吉陸所知,國內有幾家知名輪胎廠,把幾億元投入輪胎租賃賽道的開發中,最后歸零。
單一品牌輪胎商往往在某一些特定功能領域有公認優勢,比如有的適用于重載貨車,有的適用于輕載客車。這就意味著,該品牌在其他功能領域話語權不大,導致本就輕量級的租賃業務受眾更小,規模上不來。
同時,諸如金融業務等環節,大廠們并非專業,為了提高效率,就要轉包出去。“憑空多了一雙筷子一張嘴,成本自然就高了。還有些大廠,合作伙伴選擇也不容易,賬期過長會有壞賬,賬期過短會影響付費意愿。”
費力開啟新賽道,需要重新摸索,短期內實在不如直接擴大銷路來的舒服。吉陸曾聊過幾家友商,它們認為租賃就要直接面對用戶進行長期繁瑣的售后服務,就意味著要消耗更多的精力。它們更想尋找一個第三方B2B平臺,把小散戶的需求集中起來處理,自己直接對平臺長期供貨就好。
看來,客戶期待的租賃服務,在輪胎廠眼中只是一個附加品,并不是主角。
“既然如此,那我就踩著巨人的肩膀,試試看能不能飛起來。”2013年,吉陸和幾名同事共同離職,選擇在唐山落腳,成立颶風輪胎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做點案例打打樣
從普利司通離職的吉陸,除了經驗和知識,并沒有帶走很多業務資源。那幾年輪胎行業的用戶都較為排斥“被玩壞”了的輪胎租賃,一錘子買賣反倒更讓它們省心。
吉陸知道,自己必要打幾場硬仗才能立足江湖。他看到了一處人們不愛碰的地盤:重載貨車隊。
唐山有多支大中型車隊,它們為了高效運輸水泥、鋼鐵和煤炭,往往會把車塞得滿滿的,載重量浮動在核載線附近,甚至嚴重超載。如此一來,輪胎磨損極其嚴重,需要高頻的保養服務、舊胎翻新服務以及廢胎回收服務。
他曾算了一筆賬,采購一條某國際品牌的新輪胎需要花費2300元,輪胎單次行駛里程為25萬公里,理想狀態下,假設每條輪胎平均翻新2次,翻新后的輪胎可再行駛25萬公里,吉陸以大約600塊成本對其進行翻新,并以0.8分/每公里租賃出去。那么單胎總營收可達60,000元,去掉輪胎成本加翻新費用,單胎可產生2400元毛利,毛利率為40%。
于是,吉陸確定了產品思路,保養、翻新等業務按年承包,租金則按里程收費。經過連續一個月對當地某物流公司負責人的“圍追堵截”,吉陸拿到了第一筆訂單,對方答應交給吉陸1000條輪胎的業務。
合作三個月后,這家公司的輪胎使用成本降低了30%。于是,吉陸又順利拿下了該公司另外1000條的輪胎訂單。隨著口碑的裂變,吉陸的客戶也漸漸多了起來。
那兩年的時間,恰逢國家道路安全管控越來越嚴,超載車重載車持續減少。按道理,專啃這塊硬骨頭的吉陸團隊或許會減少營業額,但客戶車隊轉型后,依然繼續選擇了吉陸團隊的服務。這也促使著吉陸將業務內容轉型,“從超載變成標載、輕載,從短途變成長途,我們把物流貨車的各類業務做了個遍。”
越來越多的輪胎廠也開始看好吉陸。于它們而言,與其做散戶零售和小規模批發生意,不如直接更加規模化地向吉陸供貨,這樣可以降低獲客成本。
2016年,公司逐漸進入了良性循環,服務體系成熟完善。但吉陸仍不滿足,他滿腦子都是三個字:規模化。因此,他決定借助資本的力量。
資本幫忙滾雪球
辭職創業來到了第三個年頭,吉陸把這一年稱為其“創業第二階段”的開啟年。從前的公司只是“本地作坊”模式,規模小,但短期收益高,每個財年都能賺錢,不靠外界力量,就能養活團隊。
吉陸說,“這樣最好也就是成為一條地頭蛇,但那年我們有了更大膽的想法,試試走出唐山,在全國范圍內,用我們的模式改變這個行業。”
2016年 6月,公司獲得來自B2B服務商慧聰網的天使輪投資,并于8月將團隊升級為“我愛輪胎網”,各地用戶都可以直接在網站上申請服務。如同“找鋼網”“找煤網”一樣,B2B平臺命名總是這么簡單粗暴。
三年來,吉陸用唐山本地的生意驗證了輪胎租賃這個模式并非做一個死一個。“這項業務只是一個點。只有一個點是沒辦法滾雪球的,我們想借助資本的力量做成一條線。”
吉陸指的這條線就是更廣闊業務的開發。經過市場研究,“我愛輪胎網”與頭部輪胎廠開啟了OEM定制和量產定制等定向增產的新業務,從單純地幫助輪胎廠去庫存,變成了幫助上游擴大生產的指向標。
此外,“租賃”二字天生就蘊含著金融的氣味,金融服務自然也理所當然。“我愛輪胎網”當時就可以對客戶提供資金支持,并有開展輪胎保險業務的想法。舊胎翻新和廢胎回收本就是吉陸的老本行,但辭職后一直沒有做自營的翻新業務,自營翻新廠一直在計劃之中。
2017年,“我愛輪胎網”在全國16省、區、市中的26個主要物流節點城市,建立了30個輪胎服務點,承包了德邦快遞的全國輪胎養護、租賃業務。當年的業務增長體現在了第二年,2018年,在新一輪融資的資方違約和銀行抽貸的情況下,“我愛輪胎網”營收達到2000萬元,凈利潤達到200萬元。當年,自營翻新廠也正式成立。
2019年11月,“我愛輪胎網”宣布完成來自青島雙星的數千萬A+輪融資。今年,公司營收將達到4000萬元。如今,我愛輪胎網已經在全國16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0多個城市設立了輪胎服務站,可以向當地用戶提供雙星、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馬牌等知名輪胎廠的輪胎服務。吉陸透露,下一輪融資預計在明年年初完成。
2023-04-18 鉛筆道發布了 《又一波社區經濟興起:席卷100多個社區 訂單總數超100萬個》的文章
2023-04-07 鉛筆道發布了 《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北京跑出“第一棒”》的文章
2023-03-20 鉛筆道發布了 《制造強國征途,智能檢測裝備這個“扶車人”已開始率先發力》的文章
2022-11-11 鉛筆道發布了 《長期主義“陪跑”式服務,聲網如何構筑千億實時互動生態》的文章
2022-11-10 鉛筆道發布了 《首飛前夕,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重磅亮相珠海航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