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記者 王詩琪
剛剛,騰訊發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該季度騰訊收入972億元,同比增長21%;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204億元,同比下滑13%。
騰訊在財報中解釋:利潤下滑主要是因為投資的公司虧了。
非通用會計準則下,即剔除騰訊參股的美團IPO所得的公允價值收益、投資減值及其他事項后,騰訊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同比增長24%。
資本市場對此并不買賬。
11月13日港交所收盤,騰訊微跌0.85%,股價327.4港元,相比今年最高點的每股395.6港元下跌17%。7個月內市值減少6500多億港元,足足蒸發掉一個美團。
近5年來,騰訊股價波動
一般而言,當上市公司管理層認為公司價值被資本市場低估時,為了穩定股價就會回購股票。自8月份發布中期報告后,騰訊連續30多個交易日回購股票,總斥資超過10億港元。
2019年第三季度,騰訊員工總酬金成本為135.8億元,至9月30日,騰訊擁有超過6萬名員工。照此計算,第三季度騰訊員工平均月薪達7.4萬元。
11月11日,騰訊公布最新的使命愿景,“用戶為本,科技向上”。21歲的騰訊必須加速了。
焦慮的騰訊
一個事實是,微信已經漲不動了。
截至9月30日,QQ月活躍賬戶數7.31億,環比下降9.5%;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躍賬戶數11.51億,環比增長1.6%。
無論QQ還是微信,都觸到了增長的天花板。
QQ、微信用戶的增長停滯,數據來自騰訊財報
騰訊有些焦慮,同為“殺時間”的應用,用戶的注意力被抖音、快手分走了不少。
據QuestMobile9月的數據,人們每天花在移動互聯網的時間已接近6小時,上漲的空間幾乎沒有了;在人均使用時長上,短視頻的同比增幅高達64.1%,遠超電商、社交。
騰訊也在發力短視頻。今年以來,貓呼、“記錄認真生活的你”、“響風”……多款由騰訊開發的社交APP“悄然”上線,主打短視頻社交,但暫時還沒掀起水花。
據公開資料,騰訊前前后后共推出微視、火鍋視頻、好看視頻等十多款短視頻APP,投入巨大資源扶持的“微視”也表現平平,與抖音、快手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對此,馬化騰表示:“短視頻及小視頻業務的競爭環境仍在快速變化,我們會致力擴大此部分業務的市場份額,如我們在信息流業務一樣。”
在QQ、微信之后,騰訊的下一個社交爆款在哪里?
騰訊推出的視頻社交APP“貓呼”
還是靠游戲撐大梁
來看看騰訊的收入結構。
游戲一直扮演著騰訊“現金牛”的角色。2019年第三季度,游戲和數字內容服務的收入506億,占了該季度總收入的半壁江山。其中,網絡游戲收入286億元,同比增長11%,包括直播、音視頻服務的社交網絡收入220億元,同比增長21%。
騰訊稱,騰訊視頻付費用戶達1.002億,這一數據與愛奇藝不相上下。
騰訊的收入結構,數據來自騰訊財報
而騰訊的新業務,一塊是社交廣告,另一塊就是它一直強調的To B服務,包括金融和云服務。
騰訊的產品很強,但當業務重點從2C轉向2B時,挑戰立刻就出來了。
第三季度,騰訊社交及其他廣告的收入達147億元,同比增長32%。但由于社交的特殊屬性,騰訊對于朋友圈廣告一直持審慎態度。不久前為了修復朋友圈,微信開展了一輪外部鏈接大清洗,連微信讀書也沒放過,拼多多、京東紛紛“中槍”。
企業服務方面,2019年第三季度,騰訊云收入47億元,約為阿里云的一半。
智慧零售“軍心不穩”
在騰訊的2B業務中,很重要的一塊是智慧零售,這是對標阿里新零售的戰略級業務。但最近,騰訊系的線下零售“盟軍”,開始集體反水到阿里新零售陣營。
11月1日,永輝超市、步步高、紅旗連鎖宣布與餓了么達成深度合作,集中在全渠道運營、即時配送、數字營銷等方面。截至今年9月,全國超過1萬家大型超市以及總數近20萬家的連鎖商超入駐餓了么口碑建立的數字化商超平臺。
再往前,華潤萬家、星巴克、紅星美凱龍等均與騰訊合作一段時間后轉向阿里新零售陣營。
永輝還上線支付寶“輕會員”,讓消費者以“先享后付”的形式享受會員權益。
饒有意味的是,騰訊還持有永輝超市5%的股份,步步高6%的股份。
微信擁有11億的月活用戶,是巨大的流量,但是,流量并不意味著一切。
今年初步步高董事長王填與盒馬侯毅關于“流量”有一場“爭論”。王填說,如果哪一天微信把這些人變成數字化的會員,后臺一打通,“這不得了”。
侯毅反駁說,“流量越大生意就越好”這個本身是不成立的,只有精準化流量才是有價值的。
如今看來,侯毅說對了。
編輯 杜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