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個爆發的行業,人才需求旺盛,但競爭也逐漸加劇;產品經理看似低門檻、易上手、高收入、有前途,但大學中無產品經理的專業及對口課程,社會上無專人指導,對于小白或轉行產品,該如何入門產品,成為一名真正的產品人呢?
本文針對產品經理的基礎認知,講述產品經理想要入門需要怎么做:入行業、學課程、用產品、進圈子、學技能、找實習。如果你正處于想做產品,卻又迷茫于如何入門,建議你讀完本文,對于產品新人的你,會有很大的收獲。
互聯網行業是個日新月異、變幻莫測的行業,稍微脫離互聯網,就會成為互聯網“文盲”,甚至于交流中無共同語言。對于互聯網產品小白或者轉行產品,更要關注互聯網行業動態,對于互聯網、物聯網行業趨勢有一定敏感度,從行動上真正入行業。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創始人——老曹曾講到過,產品經理的兩個階段:
產品經理的第二階段“商業階段”對產品的要求更高了,僅僅的畫畫原型,寫寫PRD,和運營、技術撕撕逼,早已無法滿足產品經理的“生存”需求;產品要懂行業、要懂業務、要懂運營、要懂商務、要懂技術、要懂營銷,真得是太難了。
但是無論是懂哪個崗位,其實都離不開要懂行業,行業在變,你我都得變。
懂行業,首先要關注行業動態,推薦幾個行業資訊類產品:商業周刊、36氪、虎嗅、知乎、華爾街見聞、互聯網周刊、億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都可以作為熟悉互聯網的好渠道及培養互聯網嗅覺的好方式。每天早上睡醒或晚上睡前,都可以刷刷資訊,多看多思考,慢慢你就牛了。
學習專業書籍知識,包括但不限于行業、崗位、垂直領域相關書籍,開拓眼界,積累知識。
當然,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不要追求快速,也不要走馬觀花,而要有目的性學習,學習過程中、學習后,做到如下幾點,將學習效果大化。
推薦書籍:
為什么自學考證失敗率超級高?為什么參加完培訓后就超級容易考證成功?
其實,學習一門以前從未接觸的課程也是同樣道理,因為參與培訓課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答疑、解惑以及就業指導,重要的是可以對課程有系統化的學習。推薦起點學院視頻課程,有專業老師的系統化指導,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完成系統化課程講解。
學習過程中,多聽多記錄多思考,課后完成課程思維導圖,將零散的知識點整合成為知識框架;同樣,要根據課程,思考哪方面內容可以應用于日常工作、學習,將理論付諸于實踐,這樣才是真正的活學活用。
如課程講解了分析產品功能的通用方法:用戶分類-使用場景-用戶痛點-需求,平時體驗產品、寫產品體驗報告等都可以運用該方法,實踐多了,方法才完全屬于自己。
演講、講座、會議、沙龍是極好熟悉業界新穎動態、模式、實踐案例的途徑。現場講座、會議沙龍、多在北上廣深杭互聯網一線城市開設,有條件可以出差前往參會學習,沒有條件伙伴可以關注現場直播或者網上搜視頻。
演講、講座、會議主辦方多邀請業界大佬,業界大佬會作行業、垂直領域的報告,你可以熟悉業務新穎的發展方向,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便于在變幻莫測的互聯網行業中及時補充相關知識,指導職業的發展;休息期間還可以結識很多領域的伙伴,互加好友,交流想法、經驗等等,關鍵還可能是今后合作的資源,要多多珍惜。
沙龍多是同級別伙伴的交流途徑。一味閉關自學當然不夠,人與人的思維碰撞才能產生更大的火花;如果有條件,建議多參加線下沙龍,加入真實的團隊中,學習他人的優點和思考。當然這也是積累人脈的一種方式,多與優秀的行業伙伴成為朋友。
PS:
光看/光聽不練假把戲,汲取再多專業知識,不去運用都是白搭。“用”有兩種境界,境界一是用別人的產品,自己提出自我看法乃至提出更好的建議;境界二是將自己所學用于自己的產品設計中,而非紙上談兵。境界一更多停留在評論及思考,而境界二是更難的,不僅僅是想想,要真正用到刀刃上。
學習產品課程的同時,建議同步體驗主流的互聯網產品,作為旁觀者或者用戶,可從兩種維度分析產品:
包含用戶角色分類、使用場景、用戶痛點、用戶需求,即產品的用戶群體分為哪幾類,每類用戶使用場景是什么,該場景該類用戶的痛點是什么,分析的產品有沒有解決該類用戶的痛點,更深層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按照以上思路,可以很快地分析及思考產品。
包含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
基于以上兩種分析的維度,用戶場景維度較簡單,用戶體驗五要素維度稍微有難度,可以試著先從用戶場景維度分析,慢慢從用戶體驗五要素分析。
養成動手撰寫產品體驗報告的習慣,真正完成一份產品體驗報告,才能發現產品體驗的精髓。切忌空想,要寫出來,有助于培養產品的感覺;積累經驗,用的產品多了,自然就知道產品的發力點在哪,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在哪,對產品更加敏銳,慢慢可以考慮將優秀的經驗用于自己的產品設計中,這才是終目的。
互聯網時代,變化之快,閉關修煉跟不上時代變革,人與人思想碰撞才能產生更大的火花。個人再埋頭苦干,個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進行業、崗位、垂直領域的圈子,有助于快速熟悉某個領域,讓你更高效低成本完成知識的汲取。
進圈子是要進行業、崗位、領域圈子,首先是要關注行業資訊,從心理和行動中承認自己是某行業某領域圈子的人;其次,進入社群,熟人或半熟人社群有個人微信、微信群、QQ群,陌生人社群有學習分享交流平臺,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問答區等;終極是要參與演講、講座、會議、沙龍,面對面與同行交流碰撞思維的火花。
進圈子相當重要的作用是助你積累人脈資源,圈子朋友可能會成為你今后的指路人、并肩作戰的戰友、合伙伙伴等等,一筆無形的財富,望大家珍惜。
學習及工作的輔助工具,工具不是目的,而是過程,不一定要有多精通,起碼能滿足日常工作/學習需求即可,幫助自己實現idea。
常見工具分類:
工具軟件之多,切忌都去學習或長時間耗費到工具軟件學習,工具軟件是過程,不是結果,除了基本的Axure、Xmind、Visio以外,其它都可以邊實踐邊學習,這樣學習更有針對性,能滿足使用需求就好,不求有多精通。
多學不練假把戲,學習再多理論知識,不會運用也白搭。
校招或者轉行產品找工作,面試官還是很重視求職者的項目經歷以及與招聘崗位是否匹配,一方面要尋找一切能鍛煉的機會,如參與實習,另一方面是有針對性完善簡歷。
理論運用到實際,為你的簡歷和面試多增加“料”。實踐可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學校內部的創業項目、外部公司實習,兩種均是要將idea落地。
簡歷作為面試的通行證,完善好簡歷,才能吸引面試官的眼球。
建議準備兩種類型的簡歷,一種是通用簡歷,另一種是個性化簡歷。
(1)通用簡歷
簡歷中有個人信息、個人技能、項目經理、自我評價、學歷背景等,每個模塊都準備通用的內容,對于一般的企業職位,自己的意向一般,建議投通用簡歷,也不費時間;
(2)個性化簡歷
簡歷中除了個人信息,其它模塊所有內容都要參考企業的招聘崗位需求,都要圍繞著企業需求,企業招聘的職位要有XXX能力,你的簡歷就要來證明你具備企業需要的XXX能力,這樣才更可能博得面試官眼球。
針對自己比較喜歡的企業職位,建議根據企業需求有針對性準備簡歷,雖然耗費時間,但是也是值得的。因此,個性化簡歷都要緊緊圍繞企業需求,切忌隨心隨遇,切忌有“靠一份簡歷走遍天下”的心理。
要有一顆擁抱變化的心,主動學習,不斷積累總結,并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實踐中發現知識短缺再去學習,形成良性學習閉環,你就成為一名真正的產品人。希望大家都能汲取足夠的能量,野蠻成長。
?
作者:瑞陽(Rain),個人微信公眾號:產品經理的那點事兒。電商中后臺產品經理,先后負責B端營銷工具產品設計、移動分銷體系構建、派單系統產品設計及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維護。
本文由 @瑞陽(Rain)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文章信息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愛盈利官方立場,內容僅供網友參考學習。。
【轉載說明】???若上述素材出現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付費及進行處理:shanliqiang@aiying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