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echCrunch 國際創新峰會 2019 深圳站主論壇上,貓眼娛樂 CTO 陳清陽和我們討論了一番有關內容生態重塑的話題。
陳清陽在貓眼負責大技術體系的規劃和管理工作,參與了貓眼和美團的分拆,以及前者與微影的合并等等。
從 CTO 的角度怎么看貓眼?
“從部分用戶的認知來講,貓眼在 C 端用戶的認知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強,尤其是跟 B 端用戶相比。” 陳清陽坦言。“從普通用戶角度來講,大家對貓眼的認知是突然有一部電影要上映,想提前買票,或者是有大型的演唱會要提前搶票,這個時候打開 app,我們就利用了貓眼提供的在線票務的能力,無論打開哪一個渠道,當你想到要買電影票、演出票或者是音樂會的時候,貓眼都能提供全流程的服務,全渠道的入口。”
打造平臺還需要什么?
作為全文娛平臺,貓眼于今年 7 月發布了 “貓爪模型”,包含五大平臺,除了票務平臺,還有數據平臺、營銷平臺、產品平臺以及資金平臺。陳清陽也在論壇上解釋了一番:數據平臺,為用戶提供數據和決策支持;營銷平臺,有美團、點評、微信、QQ、貓眼、格瓦拉六大流量入口,有覆蓋 2 億粉絲的媒體矩陣,希望為影視作品聚集強大的線下能力;產品平臺,為內容生產者提供貓眼通的智能工具化平臺,助推內容生產者生產更優質的內容,幫助優質內容實現營銷最大化;資金平臺,布局產業鏈,幫助加速內容的生產。
陳清陽還透露,貓眼擁有戰略投資部門以及自己的基金,公司也在看各種方向,并且回去尋找相應的內容和合作伙伴。
數據反映出的國人看電影的趨勢
陳清陽發現,從用戶角度來說有兩大變化,其一大眾的觀影需求越來越趨向類型片。“早些年喜劇片是一統天下的場景,我們一想看電影就想到開心麻花。但是近兩年,特別是從去年開始,《我不是藥神》引發了全社會熱議,帶來了社會的變革,包括今年的《流浪地球》,成為了中國科幻的開創之作,《哪吒》又是動漫的集大成者。” 他表示用戶對內容、質量的要求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而從檔期上可以看到,春節逐漸成為非常熱門的檔期。“今年的國慶檔又帶來了新的變化,相比去年,國慶檔的票房接近 44 億,同比漲了 130%。觀影已經成為了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了我們的必需品,無論是暑假,還是國慶、五一等,都是這樣的。” 他說。
技術創新上值得分享的例子
貓眼過去一直致力于做各種創新,為用戶提供最便捷的購票和觀影體驗。比如說貓眼是第一家提供在線選座的票務平臺,貓眼同時也提供了在線電商能力,即在購票時同時購買爆米花和可樂。
貓眼還能去改變哪些場景?
陳清陽表示,在線票務只是貓眼的一部分,“無論是電影的生產制作,還是劇集,再到現場娛樂、短視頻、音樂、藝人等多條娛樂產業鏈,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他拿國內外的制片方式的不同來舉例。國內是導演中心制的制片方式,這一點和國外不一樣。國外是制片人中心制,一旦定下劇本、編劇和導演,國外是先預判這個電影上映之后的票房,再去選擇成本支出,這是需要大量數據和產業做支撐的,而貓眼也一直在這方面努力。
5G、AI 和區塊鏈帶來的變革
陳清陽對此表示肯定,并補充道:“這些變化是在悄然無息中帶來的。比如說在我們布局的藝人產業鏈中,虛擬偶像的誕生,這兩年非常的火爆,虛擬偶像背后有一定的數據和 AI 的體現。內容加工產業,內容自動生成也應用得非常的成熟,但是是相對早期的階段。伴隨著 5G 和 AI 的到來,全場景視頻化能力必然會帶來文娛內容生產和消費的大變革。”
不過他同時認為,VR 的娛樂體驗,360 度的場景還是非常之不錯,但是設備的升級、分辨率的提升,以及對應的內容生產鏈全鏈條升級,還需要一定的周期。
全文娛市場非常大,創業公司還有機會嗎?
陳清陽說,以票務的角度來看,貓眼看起來已經很大,但從公司定位來說,貓眼還很小。“全文娛產業,明年預估有 3 萬億的市場規模,電影只是其中很小的部分,我們有劇集、現場娛樂、短視頻、音樂、藝人等等產業鏈,都是文娛市場的范疇,且這些不同娛樂產業的從業者同臺競爭,不同的娛樂形式壁壘也逐漸被打破。我認為精神需求、內容消費需求會日益膨脹,會是未來發展非常迅速的產業,這個產業也有無窮無盡的機會。我們都希望看到,伴隨著大家需求的爆發,有各種新技術和創新方式源源不斷出現,這恰恰是我們創業的機會點。”
展望 2020 年
陳清陽先回顧了貓眼的過去:2017 年完成了戰略合并;2019 年初,順利上市;2019 年成功盈利。“2020 年,我們希望在票務平臺之外,其他的四大平臺能力能夠構建出更廣闊的平臺,去跳躍我們現有的電影、劇集和演出能力,去構筑我們的增長曲線,這是貓眼在 2020 年一直希望能取得突破的地方。” 他說。
給技術創業者的建議
除了有關內容生態的分享,在技術方面有許多經驗的陳清陽還給做技術的創業者提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大公司的資源和技術能力要遠強于創業的公司。創業公司則資源稀缺、能力不足。對于 CTO 而言,要有合理的心態,CTO 不僅僅是 CTO,我認為他也應該不斷去學習和了解行業變化,去理解業務變革和業務所處的階段,在合適的時機,有了清晰的戰略和路徑的時候,希望技術團隊是業務支持者的角色,搭建好完整的技術和產品,去供前線打仗。在合適的時機,CTO 也要勇敢承擔起業務助推的角色。
第二,CTO 們要合理利用資源,有節制地管理預期,這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比如,如何利用 30% 的資源去完成 80% 的成果,或是在有限的資源下充分利用第三方資源,充分利用開源能力搭建技術體系,保證長期業務良好運轉。
第三,CTO 需要在很早的時期考慮搭建團隊,在不斷自我學習的同時,也要在技術團隊的建設上早有儲備,以便在業務從 1 到 10 的時候,技術團隊不至于掉鏈子。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區塊鏈安全公司 CertiK 完成 8800 萬美元 B3 輪融資,估值達 20 億美元》的文章
2022-04-08 動點科技發布了 《理想汽車回應裁員傳聞:不實消息》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蘋果將 47 億美元綠色債券用于支持綠色技術創新》的文章
2022-03-25 動點科技發布了 《技術引領未來,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展示電動汽車概念》的文章
2021-12-23 動點科技發布了 《高田生物完成過億元 B 輪融,晨壹投資領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