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就讓我們坐下來深聊,看看什么樣的小游戲能獲得廣告主的青睞,品牌們會在接下來的2020年怎么涌入這個流量云集的領域,期間大家需要作出什么調整和變化等等。如下,Enjoy:
見實:你們是什么機會參與了品牌游戲的開發?
恰逢“財政部”要做一個扶貧小游戲。我們就參與了這個項目,團隊和我都對這個方向很感興趣,一方面得到了發揮機會,另一方面向騰訊學習了很多關于用戶體驗的細節。我和團隊因此有一個共識:
肯德基項目是品牌自己從眾多服務商中選擇了我們,“坦克大戰吃豆人小蜜蜂3合1”是頭名次和國際大品牌合作怎么樣將小游戲玩法和品牌緊密結合在一起。
通過上述數據不難看出微信小游戲天然的廣告屬性,短時間內形成了高曝光、高用戶觸達及大量轉發,并且一部分用戶會反復持續進入與使用。這相比過去部分廣告的純內容展示、H5等等宣傳形式,小游戲更能全面、精準、多次的在用戶側進行曝光,甚至可以一鍵跳轉品牌旗下的小程序,從宣傳到用戶購買實現落地。
?-游戲隱藏關卡、主頁、獎品頁面等多方面進行品牌曝光。隱藏關卡頁面暢玩頁面訪問261268次。
見實:印象中,品牌2B之前多喜歡用H5形式,現在看好小程序小游戲什么方面呢??
谷雨:頭名,H5鏈接屬于外部鏈接,量一大微信就會控制甚至封殺。小程序不會有這樣的擔憂。
第三,以往H5活動就是單一活動。小游戲剛好是一個“高裂變、高傳播屬性的產品”,如可以通過讓用戶玩小游戲的體驗獲得高價值優惠券。這是H5原來不太具備的能力。?
見實:這段時間,品牌方接受程度有什么變化嗎??
谷雨:去年剛開始只是一個概念。今年開始已經有很多品牌開始嘗試,美贊臣已經找我們做了兩個基于小游戲的品牌campaign了。嘗試后他們對品牌化小游戲形式的認知有明顯提升。
?
見實:品牌化小游戲,哪些經驗是可以復用的??
見實:生產周期呢?更長還是更短??
谷雨:一樣。一般小游戲開發周期是一到兩個月。不一樣的地方是:品牌調性跟小游戲本身有區別,品牌的目標群體、品牌UI,前期需要磨合。
見實:用小游戲形式來做營銷,是不是投入比較重?只適合大品牌?
谷雨:逐步在吸引更多品牌進來。開發時候成本不高,主要還是推廣成本。
開發完后需要做傳播,小游戲是去中心化的,前期就需要一些種子用戶,甚至需要去采買,所以投入可能不會特別低。這就看品牌需求,如果想全量覆蓋成本就會高,如果只是垂直用戶成本就不會高。?
見實:品牌小游戲的冷啟動也由你們做??
谷雨:我們來做。之前做小游戲也是自研自發,所以這算是一個行業門檻。我們有40多款(含千萬級爆款)小游戲的矩陣用戶池,可以開放給更多品牌用戶。
見實:數據模型有變化嗎?
谷雨:會有的。之前做爆款小游戲,數據指標一出來,就知道可能會推到什么樣量級,能帶多少用戶?,F在,我們可以基于模型給品牌提供KPI,會大概告訴對方要覆蓋多少用戶的成本是多少,裂變情況如何等,可以提前做好評估。?
他們對游戲數據標準不一定特別清楚,但是花多少錢覆蓋多少用戶這件事,他們很清楚,也是關心的。?
見實:聽完這個過程感覺還蠻順的。那這里面需要轉變的是什么?
谷雨:現在說起來比較輕松,那段時間都是通宵去提案。需要轉變的還是思路,品牌訴求需要很好地去理解,通過娛樂化代入到整個創意中,后再游戲化。
見實:游戲化思路適合哪些行業,現在明顯嗎??
谷雨:現在很多行業都是跨界的,關鍵看創意本身。比如“車”類很適合,“球”類結合運動品牌很棒,“搶”類就不適合等等。?
現在我們聊的多是快消類、餐飲類、母嬰類、汽車類客戶。陸續其他類別客戶的更多訴求也在過來路上。?
我們并不是把自己定位成做游戲內容。未來目標想做的更深,去做品牌整體的解決方案。如創意內容輸出后,匹配什么樣的用戶去推、用什么樣的渠道等。因為現在不只是微信,微博和抖音等平臺可以一起聯動。相當于讓創意和內容的利用率更高一些,品牌也愿意做這件事。
見實:小程序和小游戲的融合,未來3-5年你們怎么看?
谷雨:我個人認為小程序、小游戲會是未來10年內移動互聯網一種重要的表現形態,更是品牌企業不可失去的重要戰場。
5G時代到來,對小程序、小游戲性能和體驗都將大大提升, 對VR和AR類游戲相關產業會是很好的機會。
微信小游戲邊界要廣于游戲領域,它是跟小程序、公眾號體系相連接的,天然具有to B和to C的潛力;我們主要從兩個方向去拓展小游戲生態邊界。
頭名,做品牌小游戲,為業內好評品牌提供小游戲內容形式的品牌推廣解決方案。
第二,更深度挖掘微信小游戲的營銷工具屬性,跟小程序相結合作為商業品牌“小游戲+小程序”的運營新思路,比如我們服務過的肯德基小游戲,正是證明了這個思路的初步驗證。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見實(ID:jianshishijie)。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付費及進行處理:shanliqiang@aiying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