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知乎PU Alex waker
2017年5月27日在烏鎮,柯潔迎戰阿爾法圍棋2. 0的戰役進行到了第三盤。坦白說,絕大部分人們對于這盤棋的勝負已經沒有了期待,因為阿爾法圍棋在面對李世石和柯潔二人時摧枯拉朽的勝利已經提前鎖定了人類圍棋在面對AI時的終局。
而最終,柯潔輸掉此盤,比分定格在3:0。和這個比分同樣定格的,還有柯潔賽后痛哭的身影。在面對人工智能時的無力感,讓這名中國圍棋劍客渾身栗抖。
如今,不管是從科技、制造、城市文明還是民生日常的領域,我們每天都在提「智能」,但它到底是什么?又將怎樣重新書寫我們科技和文明的底層?
事實上,智能科技將會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社會中的母題。從一個很基本的層面來看,它將會成為全新的生產力的催化劑和加速器,甚至它可以越過這兩步直接成為生產力本身,為我們的社會煥發出完全顛覆性的生命力。而從更深入的方向來看,智能科技極有可能將我們這個文明的底層代碼重寫。
請允許我簡單講一講開頭那個故事中的后續和細節,阿爾法圍棋在戰勝李世石的時候是第18代,當時李世石還能艱辛的贏下一盤,而僅僅一年后完勝柯潔的2.0版本是第60代。而接下來阿爾法圍棋迎來了它的次世代版本阿爾法零,在沒有任何數據的前提下僅僅靠自我學習,只用了8個小時就擊敗了它的前作,比分是100:0。
所以說智能科技,尤其是伴隨著愈發完善的基礎建設條件下的智能科技,即將完全攪動這個時代的事實已經成為行內人士的共識。不過,在消費和產品端,普通用戶只是在享受智能科技帶來的紅利。而在B端,政府、企業和行業,則在更早的時代就已經就「智能制造」這一命題的發展進行了布局。
早在將近30年前的1989年,日本就提出了「智能制造系統IMS」的國際合作研究計劃,而歐美的很多發達國都參加了這個計劃,并進行了大量的前期基礎研究。接下來在1993年日本開啟了先進制造國際合作項目的研究,包括了公司集成、全球制造、制造知識體系和分布智能體統控制技術等等。
可以說,日本作為曾經的制造業翹楚,在以智能科技賦能制造業這條路上,這些年則一直都走在世界前列。并且和我們中國的發展息息相關的一點在于,近年來,像日立這樣的大企業嘗試將智能制造行業內幾十年的發展經驗在中國本土化,為相關產業升級提供了極大助力。
但其實,我們說的「智能制造系統IMS」是在1989年提出的,而美國的國家制造創新網絡(NNMI)計劃、德國的「工業4.0國家戰略」、日本「工業價值鏈計劃(IVI)」,卻都是近些年才開始啟動澎湃動力的。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包括智能制造在內的所有智能科技產業的落地,都必須要有相關基礎設施和科技產業的配套。比如在智能科技的所有布局中,網絡設施和半導體工業的配套就是不可或缺的重中之重。
現在5G即將落地,這也標志著物聯網未來的想象空間將會格外波瀾壯闊,而半導體工業的發展也讓這個時代芯片的性能和算力,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不可同日而語。在這樣的前提下,制造業作為城市和工業文明的底座,在時代沿著智能化向前飛速發展的藍圖中,智能制造成為這個趨勢的母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而伴隨著智能制造,在和民生質量息息相關的產品端,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能家居、科技住宅、智能家居等等方向都將逐漸開枝散葉。而我剛剛提到的很多個產業,比如無論從大局觀和個人福祉都能極度影響生活質量的智慧城市和健康醫療領域,像日立這樣的科技企業也早已經深耕多年。
偉大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經提出過一個「電梯效應」的概念,大概說的是如果我們把一個生活在1850年的人通過時光機穿越到現在我們生活都市,當他看到動輒200層以上的摩天大樓,并且得知有幾乎相當于一個小城鎮的人口居住在這棟大樓上的時候,他會產生完全不同于實際情況的聯想。
他會認為這里的人長期不會離開大樓,這座大廈更像是一個長久的居留地,他還為這座大廈設計了一套生態系統,考慮這里居民的吃喝拉撒問題。他認為住在這里的十層以下居民都是貴族,因為他們可以更方便的離開。
但這個1850年穿越過來的朋友,唯獨沒有想到在未來我們會有一種叫做電梯的東西。
當我們在探討智慧城市這個話題的時候,除了和出行相關的智能交通系統之外,其實智能樓宇命題中的電梯系統,通過剛才的這個「電梯效應」能看出來,這是一個多么核心的解決方案。
2018年10月24日,2018中國智造業年會在匯集了國家主管部門領導、權威研究機構頂級專家、智造領軍企業家以及行業精英的情況下舉行,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榮獲「2018中國智造金長城獎」——年度行業標桿企業。
在前面我說,日立在近年來在智能科技中國本土化的過程里一直在耕耘。1980年就在中國展開升降機業務的日立,敏銳的發現這些年在中國超過300米的超高層建筑層出不窮,兼具安全性和舒適性的超高速電梯成為了剛需。
而日立依托其扎實的技術背景,2008年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安裝了分速480m的超高速、大容量雙轎廂電梯。接下來又在2017的廣州,在周大福金融中心裝備了分速1200米的超高速電梯,這個速度創造了當時最新的世界紀錄。*1
這個項目的最大難點在于如何在1200米的超過分速運行下,保證舒適性的同時確信安全性。
因此日立首批開發了世界較大規模的330kW永久磁鐵電機卷揚機,同時增強拉升轎廂所需纜繩的強度,大幅降低了卷揚機的負荷,最終實現了超高速電梯產品化。
除了超高速電梯外,日立的工業電腦也成為了智能樓宇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眾所周知,日立的工業電腦主要應用在對于安全性有特殊考慮的場所,在性能上相比商用電腦,日立的工業電腦有著不小的優勢。
比如在24小時不間斷的連續使用可靠性上,日立工業電腦相較于商用電腦的使用壽命更長,能不間斷工作7~10年。而且日立的工業電腦硬件是RAID,相比商業電腦可對程序提供更好的保護,同時日立工業電腦對自身部件的使用壽命有自動檢測功能,方便用戶有效的預防和維護。
而第一個選擇日立工業電腦作為智能樓宇服務器核心的是上海環球金融中心。2017年6月10日,這座上海重要的地標建筑迎來一次重大的智能樓宇服務器升級,配置了來自日立工業電腦為核心的全新服務器。這顆性能和安全性都更強的 “大腦”將持續穩定的為這里的用戶服務十年。
而從日立在超高速電梯的研發和工業電腦的配置歷程上,我們其實可以看到這樣一層底色:
科技在發展中有一個永恒的命題,那就是以人為本
除了在智慧城市之外,日立在健康醫療方面的智能科技探索,同樣時時刻刻顯露著這樣的科技企業底色。
中國正在加劇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超過60歲的人口將達到2.5億,而養老已經從家庭問題轉場到了社會問題。
而日立公司為了解決中國的老齡化社會所面臨的課題,從2014年開始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查。
2016年2月,日立基于「互聯網 +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開始嘗試從零開始建設。通過與平湖市民政局的協創,日立在短時間內高質量的完成了在平湖市的第一個智慧社區照料中心項目——「水洞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
同時,2017年建成后的金平湖智慧健康養老服務中心指揮室也在全天候服務老人們,在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類服務和緊急救援服務之外,還提供了“24小時看護孤寡、失獨、空巢等特殊老人”這樣的服務。
就在剛剛開幕的第二屆進博會上,日立帶來包括智能制造、健康醫療、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等等方面的智能科技解決方案,再次向公眾展示了在智能科技領域的過硬實力。
在日立展區,BIVALE服務系統的展出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關注。作為智能樓宇解決方案中的翹楚,它使用數據云端技術來管理整座大樓運營狀態,可以說是一座建筑的「智能大腦」。
對醫療健康從業者來說,日立超聲的應用應該并不陌生,現場展出的日立彩超ARIETTA 70,它將日立超聲先進的優化技術融入整個系統,交響技術、編碼成像和智能眼讓它在麻醉、心外科手術等等復雜難度高的項目上獨領風騷。另外,超聲波骨密度檢測儀和近紅外光譜腦成像系統,讓人感到日立在醫療領域的探索正在為科研領域帶來新的思路和方法。
除此之外,在智能建造領域,ZWO-SA輪式裝載機和它攜帶的ConSite系統也在這次進博會亮相,穩定力強的挖掘設備,和搭載的智能化應對系統,形成了設備、監控和服務三位一體的整體解決方案,這也是日立一直以來智能制造的技術特色。
在對日立智能科技產業的觀察過程里,你可能會慢慢跳脫出單一的行業視角,不再以簡單的行業眼光來看待這家企業在中國完成的經營理念,也不再以物聯網、5G、云服務、大數據等角度來評判他們的業務深度,而是越來越回歸到對智能科技認知的本源,那就是:
智能科技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對于何為社會創新,不局限企業或個人實驗,聚焦全球的社會課題,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即日立所追求的社會創新。
在未來,除了發明制度之外,人類所做的絕大部分社會創新都體現在科技領域。而縱觀人類科技的發展,讓人們擁有更高的生活質量,讓這個世界擁有溫度,讓無力者有力,讓有力者前行,應該就是科技的本質了。正如我們看到的,日立社會創新 讓世界充滿活力。
而智能科技,就是傳統科技的2.0版本。它將會在更無微不至的角度上,為我們每一個人賦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據日立截至2017年6月調查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