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是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并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改革,是破解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瓶頸制約的關鍵舉措,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有力支撐。
石保廊改革試驗區的內容,本身是京津冀創新改革試驗的一部分。在2016年到2018年的試驗期中,在目前改革已經進行了一年半時間里,成績如何?
據河北省發改委副主任毛宇山透露,石保廊地區改革舉措到2016年底已經落實了十三條,其他十九條也已經全面啟動,部分改革舉措也已經產生了良好的政策效應。
7月25日上午,借助2017“創響中國”保定站的活動為契機,石家莊、保定、廊坊三個城市的市領導齊聚一堂,為更好地推進石保廊地區全面創新試驗各項改革任務真正落地,共同探討如何推動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取得更好的成效。
趙文鋒表示,作為京津冀地區協同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試點城市,機遇難得。石家莊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成立了市委常委、市委書記邢國輝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各項工作,將之作為石家莊市的“一號工程”。
市委、市政府不僅制定了工作方案,還專門出臺了容錯糾錯的辦法、推進工作機制等。
在具體工作上。一是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二是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三是加快了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的運行;四是抓住重點,對開發區改革出臺了意見;五是建立政務服務的“一號一窗一碼。”
趙文鋒舉例表示,高新區原來一個工業項目落地需要27個審批手續,經過這一次簡化、合并、優化和標準化,現在只需要11個手續。從土地拿到手以后到開工證獲取,具備了13天辦結的能力。
在圍繞創新,建立機制上。一是建立重大專項補貼機制。根據石家莊市的情況,尤其是優勢產業,篩選出十大重大科技補貼機制;二是推動職稱管理的去行政化,對石家莊市所屬的五所高校,中級的職稱評定全部進行下放;三是引進高素質人才,出臺了“名校英才入冀”計劃,和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目的就是把培養人才和吸引人才結合好;四是加強知識產權綜合執法。把高新區作為試點,開展了高新區知識產權三權合一并進行保護,公檢法系統都成立了專職的隊伍,破解知識產權取證難、時間長、成本高的難題。
在科技金融方面。一是建立了中小科技企業風險補償機制。在擔保貸款和風險補償上為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提供階段性、系統性的服務。目前,石家莊已經幫助中小微企業貸款12億元;二是加強金融機構建設。目前石家莊科技支行、科技保險已經有6家;三是根據石家莊主導產業和成果轉化建設了政府職能和市場相錯配的股權投資基金;四是建立了高新技術應用平臺。
趙文鋒說,中小企業融資難,吸引人才難,獲取政策難,實際上,中小企業最難的是創新的產品賣不出去。究其原因,一是中小企業產品的檢驗檢測認證找不到專業的機構;二是知識產權在推廣中得不到保護。所以石家莊把檢驗檢測、知識產權融合到一個平臺,為中小微企業產品進行免費的檢測,知識產權免費保護,再推薦給一些企業,即政府做背書,幫高新企業賣產品。
劉健在主旨演講中介紹了廊坊去產能,提高人才待遇,如何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發創業創新熱情的重大舉措。
首先,大力推進審批制度改革來不斷提高行政效率。
一是推進簡政放權,將項目投資類,經濟事務類,社會事務類等與民生關聯比較密切的21個權力下放;二是組建行政審批局,把涉及到23個部門195個行政審批事項,以及單位的70多個人員全部并入行政審批局;三是再造審批流程,對37個部門和單位行政審批事項重新編制了275套工作流程,由各部門在門戶網站,辦證大廳宣傳欄對外公開。
其次,注重激發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引導各種創新資源向企業匯集。
劉健表示,廊坊主要采取了幾個方面措施:
一是改革資金的支持方式,擴大普惠政策和支持范圍,由過去的點對點盡可能變為全覆蓋。另外使分散使用的資金變為集中力量重點扶持,每年將90%的資金用于創新平臺的建設。補助的方式也由干事前的撥款變為干事后的補助。最近兩年,一共兌現了事后的補助和獎金一共是5400多萬元來支持高新區和孵化平臺。
二是加快科技和金融的融合,破解創新創業融資的難題,探索開展科技金融合作和實現科技經費從資金變為基金,從無償支持變為有償使用,借市場之手來放大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在這方面,廊坊的做法是:
1,在市財政設立了投資基金,注冊資金是10億元,五年內基金的規模將達到50億,可以撬動社會資本150億元。
2,由科技部門牽頭,京津冀三省參與組建國投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重點支持科技成果孵化和轉化。
3,是設立創新創業投資基金,注冊資金2億元。
4,是強化了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來建設各類創新平臺,截止去年底,建成以企業為主體的各類研發平臺300多個,其中省級以上50多個。另外也加快孵化轉化平臺建設,目前廊坊有市級以上孵化器31家,省級以上11家,在全省居于前列。
劉航對保定市在科技創新以及全面創新改革等方面工作情況做了詳細介紹:
在全國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方面。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的第二批雙創示范基地名單,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河北農業大學入選,這也是河北單位首次進入名單。
在國家創新驅動示范市建設方面。保定成全國首個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市,目前已和中國科協69個國家級學會建立了密切聯系,落地技術合作協議50多個。
在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工作方面。有十項重點改革試點納入《河北省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重點改革方案》當中,涉及知識產權質押、風險補償試點、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等。
在重大科技項目建設方面。保定市政府與深圳市政府在保定共同建設規劃了占地9.66平方公里,投資800多億元的深保高新創新產業園區,重點發展高端制造、智慧能源、信息技術、金融服務、會議會展等產業。
在雙創空間發展方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在保定蔚然成風,已授牌的眾創空間58家,其中國家級眾創空間12家,全市眾創空間場地面積達到16.7萬平方米,服務于創客的工作人員超過1000人。創業導師1012人,創客人數5000余人,在孵的創業團隊2120個,近600家創業項目完成了與北京、天津等城市的對接,獲得眾籌的融資超過5500萬元。
在科技創新方面,保定市共建立院士工作站21家,引進進站院士48名,科技創新平臺278家,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6263家,小巨人企業146家。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