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順利召開之后,全國各地掀起了大會精神傳達和學習熱潮。其中,“城市治理”成了熱議焦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在上海考察期間,習總書記強調,“既要善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又要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
“城市繡花式管理,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深圳市人大常委經濟工委委員、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迪蒙智慧交通董事長向雋指出,隨著中國城鎮化建設不斷深入,城市精細化管理市場藍海開始顯現,而人工智能、5G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進步與突破,正在極大地增強人類改造、改善城市居住條件的能力,幫助人類實現美好生活的普遍愿望。
城市精細化治理,需要從老百姓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做起。據了解,有關“停車難”、“停車貴”的投訴常年占據民生不滿意事件榜首位置,因停車而引發的社會警情數量更是高居不下,對城市交通的正常運行和居民出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和經濟損失。正因為如此,目前大部分城市都將“槍口”對準了停車難這一棘手問題,通過搭建智慧停車系統,破解城市停車困境。
今年730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將城市停車納入“新基建”,成為中國經濟的“三駕新馬車”。這標志著,中國城市停車,已上升為國家重點戰略。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當前中國停車收費規模超過7000億,車位投資需求在萬億以上,車后服務市場更是達到10萬億量級,且每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正如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指出:每年過萬億,占GDP 1%的城市停車,與中國數億民眾的生活出行休戚相關,是“最接地氣的民生工程”。
停車難并非中國特色,而是全球大部分國家都面臨的世紀性難題,多年來各個國家各出奇招也未能從根本上治愈這一城市頑疾。從目前來看,還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將城市停車作為城市治理的重點,提拔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更沒有哪個國家擁有像中國如此龐大的智慧停車應用市場,尤其是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汽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這也意味著,中國智慧停車市場還將進一步擴容,萬億市場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