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董禹含)資本寒冬中,與資本并行的人才流動方向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創業圈的人過得還好嗎?前天,招聘APP“BOSS直聘”發布了一份《互聯網企業人才流動趨勢報告》。報告顯示,創業公司融資難、生存壓力大,令求職者的選擇更加慎重,流動性降低。
報告顯示,近兩年國內共有1257個單筆金額大于100萬美元的融資事件。2015年三季度融資總額突破120億美元,其中包括滴滴出行獲得的F輪30億美元融資。2014年四季度到2015年二季度,融資活動處于突出活躍期。截至今年11月30日,創業公司數量保持快速增長,但從融資角度來看,大部分集中在種子輪和A輪,獲得B輪及更高輪次融資的僅占4.6%。
對于創業公司來說,錢是命脈。資本寒冬的到來讓融資難度大大增加,截至今年11月,至少57家成立不到2年的互聯網企業已確定關閉。其中,倒在今年三四季度的公司占到了總數的69%。在這些沒有“活”到2歲的創業公司中,有69%的企業僅獲得種子輪融資,23%的企業甚至沒有融到1分錢。
同時,互聯網行業人才跳槽的意愿下降。其中求職者在11月主動尋找工作的頻次較5月下降24%。而能力較強、月薪期望值高于2萬元的技術和產品人才跳槽意愿降幅更加明顯,體現出更為慎重的求職考慮。與互聯網行業整體求職意愿度相比,目前身在前20位互聯網公司,有想法跳槽的人的求職意愿度降幅更加明顯。
在過去的兩年中,互聯網大公司離職潮趨勢在減弱。報告選取了“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中排名前20位的企業,作為數據維度之一。今年11月,核心團隊是來自于前20位的互聯網公司,這樣的創業公司有154個。這個數字在今年4月曾達到300個,但從7月開始,這個數字明顯且連續下降,貫穿整個第三季度。
資本寒冬的到來和艱辛的創業路讓不少前創業公司高管重新踏上了求職路。自今年6月開始,曾經是創業公司創始人、合伙人或VP級高管,重新開始求職的人數出現增長。
此外,隨著資本降溫,互聯網行業人才對高薪的期望值也出現顯著下降。Boss直聘的薪酬數據顯示,期望高薪的求職者數量從7月起開始下降。至11月,互聯網行業求職者中,僅有10.3%的人期望月薪在2萬元以上,這一數字較6月下降了16.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