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創板首家選擇第五套標準順利上市的企業出現了。
伴隨著澤璟生物的過會,也奉獻了A股歷史上首次巨虧企業過會成功的案例。
2019年10月30日,上交所審議公告表示同意江蘇澤璟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上市(以下簡稱“澤璟生物”)。
資料顯示,澤璟生物成立于2009年3月,是一家專注于腫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膽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的創新驅動型新藥研發企業,法定代表人盛澤林。
澤璟生物招股書顯示,本次發行選擇第五套上市標準。截至目前,166家科創板受理的企業中,澤璟生物也成為首家選擇第五套標準上市成功過會的企業。
第五套標準是一套針對生物醫藥等企業并按照市值計算的上市標準。第五套標準要求公司具體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40億元。此外,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并獲得知名投資機構一定金額的投資。標準還表示,醫藥行業企業需取得至少一項一類新藥二期臨床試驗批件,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并滿足相應條件。
根據招股說明書,澤璟制藥已連續多輪獲得多家有醫藥行業投資經驗的機構投資者投資,截至報告期末最近一次投資后的估值約47.5億元,符合第五套上市市值標準要求。
此外,資本市場方面對澤璟生物接納度較高。天眼查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澤璟生物一共進行了5輪融資。其中,2018年1月,民生保險、深創投、北極光創投以及多家機構為澤璟生物帶來一筆4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支持。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科創板第五套標準實際上為生物醫藥企業開辟了快車道。
然而,澤璟生物招股書還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產品尚未上市銷售,公司尚未盈利并預期持續虧損。
實際上,據創頭條(Ctoutiao.com)記者統計,報告期內澤璟生物三年虧損高達10.39億。招股書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上半年,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負3.2億、負4.4億、負1.46億和負1.28億。

資料來源:澤璟生物招股書
“澤璟生物虧損過會可以說是行業內的標桿”。據此,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對于虧損企業,做好風險提示和信息披露,剩下的就交給市場了。
“市場第一次接觸虧損公司上市,或許還不習慣,但這個潮流是不可逆的。為何要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就是投資者也要專業化?!?/p>
但他也表示,并不是虧損公司一定可以在A股上市,而是有投資價值但暫時虧損的公司可以上市。另一方面,虧損公司依然具有較大風險,未來是否能夠盈利、何時能夠盈利都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甚至研發最終失敗也很正常。
澤璟生物表示,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公司所有產品均處于研發階段,尚未開展商業化生產銷售,公司產品尚未實現銷售收入,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
不僅僅如此,由于公司產品管線較多,澤璟生物預期未來持續較大規模研發投入。澤璟表示,公司產品管線擁有11個主要在研藥品的29項在研項目,同時儲備多項處于早期臨床前研究階段的在研項目,可預見的未來投入會很大。
實際上,在無法保證未來幾年內實現盈利的情況下,澤璟生物還表示上市后亦可能面臨退市風險。
梳理資料發現,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如果澤璟自上市后第 4 年的財務狀況中凈利潤和凈資產為負且營業收入低于 1 億元,可能觸發退市條件。
此外,如果上市后公司的主要產品研發失敗或者未能取得藥品上市批準,也有可能導致公司觸發退市條件。
盡管澤璟生物目前在盈利問題上終表現得差強人意,但是澤璟生物卻表示,未來幾年內隨著持續經營能力的提升,新藥上市后會帶來巨大且長效的回報。
招股書顯示,澤璟生物預計澤璟制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后,短期內無法盈利,但在未來幾年內,其持續經營能力依然存在。
一方面是創新藥的研發受到國家戰略支持,另一方,澤璟制藥擁有多項新藥研發核心技術,新藥上市后巨大且長效的回報也對各路投資方有著不小的吸引力。
記者發現,未來澤璟生物將繼續拓展肝膽腫瘤前期病變的新藥研發,包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原發性膽汁淤積性肝硬化(PBC)等目前全球未有批準藥物或者批準藥物很少的疾病領域,加強肝膽領域的競爭力,提前布局后腫瘤時期更大的市場;同時,布局公司藥品的國際化開發策略,通過建立廣泛的國內外合作關系,進一步擴大其業務的地域覆蓋從而逐步具備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
據創頭條(Ctoutiao.com)記者統計,除澤璟生物外,在科創板申報企業中,還有前沿生物、百奧泰、天智航、神州細胞、君實生物五家企業選擇第五套標準上市。上述五家企業均屬于生物醫藥行業,凈利潤保持多年連續虧損。
投入高、周期長、風險高已經成為生物醫藥行業的普遍特征,盡管澤璟生物順利過會,但是投資者還是需要謹慎。
“醫藥行業很難理解。”一從業多年券商向創頭條記者表示。北方某地中小型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表示,相比國內成熟制藥企業,對創新藥研發公司價值的判斷,并不能依靠凈利潤水平和業績增速,而是要相應地考量研發管線儲備、核心團隊能力。
創頭條(Ctoutiao.com)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違規轉載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文作者:陳卓,微信:cz18510378718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