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作者 | 李皙寅、王靜儀,編輯 | 施智梁
10月28日,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眾泰汽車,000980)披露第三季度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4.01億元,同比下降59.59%;凈利潤虧損7.60億元,同比下滑283.02%。其中三季度虧損4.7億元,同比下降524.50%。
早在這之前,上到業內高管,下到廠區門口賣水果的小販,不少人都意識到,居于自主品牌第二梯隊的眾泰汽車“今年不行了”。
“以前下班很多工人,現在人少多了,”街邊的小販抱怨著清淡的生意。
“前兩年卡車在工廠門口排隊裝車,現在看不到了;新車試驗的跑道現在也都沒車了,以前天天都有車。”浙中小城永康的人口不到80萬,眾泰汽車的銷量下滑,當地人看在眼里。
此消彼長。“今年經常有人來眾泰要錢,”出租司機李師傅感嘆道,“眾泰門口經常有人拉橫幅,供應商和員工都有,經銷商也來鬧過的。”
據出行一客獨家獲悉,圍繞售后與經銷商問題眾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與君馬經銷商達成了初步一致。眾泰將協調資源協助君馬經銷商解決售后服務問題,包括配件、索賠、技術支持與服務等問題具體。君馬汽車之前對客戶的售后服務方面的承諾依舊有效,具體措施即將公布。
針對經銷商應付款項問題,眾泰汽車將與經銷商估算應付款金額,最終以審計后金額為準,按照雙方協議比例和周期進行兌付。同時,全面支持愿意轉網(君馬轉眾泰)的經銷商,針對不愿意轉網經銷商也將做好善后工作。部分經銷商向記者回應稱,協議仍在談判當中。
但不管怎么樣,銷量減少、工廠減產、供應商欠款、經銷商退網,惡性循環已顯,眾泰陷入困局。
下午五點,下班時間到,浙江永康眾泰汽車的廠房里,只陸續走出了幾十個身著灰色廠服的工人。
眾泰被卷入了員工欠薪的風波。今年起,多名眾泰系員工在網上公開指責工資被拖欠數月,涉及永康、杭州、臨沂等多個基地。
“5、6月的工資被拖欠過,現在已經都結清了,”一位從眾泰永康廠區走出的工人對出行一客擺了擺手,不愿多言。不過眾泰官方對包括出行一客在內的多家媒體表示,欠薪情況不屬實,但拒絕透露更多信息。
眾泰的財報表現,像廠區一樣冷冷清清。
10月28日,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眾泰汽車,000980)披露第三季度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4.01億元,同比下降59.59%;凈利潤虧損7.60億元,同比下滑283.02%。其中三季度虧損4.7億元,同比下降524.50%。
眾泰第三季度財報
缺少國六車型和新能源新車的眾泰汽車,正面臨全面的產銷危機。
2018年,眾泰汽車銷量大幅度下滑至23萬輛,尚未完成其48萬輛年度銷量目標的一半,實現營業收入147.6億元,同比下降29%,凈利潤8億元。
今年上半年,眾泰累計銷售新車6.38萬輛,同比下滑44.54%,僅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21.27%。由于國內大中城市的汽車排放標準“國六”比國家標準提前落地,致使眾泰不少經銷商陷入無車可賣的窘境。
由此,永康總部來了好些“不速之客”。
“今年經常有人來眾泰要錢,”出租司機李師傅感嘆道,“眾泰門口經常有人拉橫幅,供應商和員工都有,經銷商也來鬧過的。”
眾泰公司門口的維權經銷商 / 新浪汽車
至少三家供應商向出行一客確認,眾泰系拖欠其貨款,目前都已進入司法訴訟階段。眾泰系拖欠的最大一筆貨款價值高達6.21億元,其中4000萬元已被法院凍結資產、強制執行。
“因為拖欠貨款、眾泰停產等諸多原因,自2019年1月開始,我們就不再向眾泰供貨了。”比克電池相關人士告訴出行一客。2014年起,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成為眾泰新能源的主力供應商。
當眾泰與上游供應商離心之時,下游經銷商也在漸行漸遠。
君馬汽車經銷商馮先生在8月初從廣東前往永康維權,同行有百余人。君馬是眾泰2017年推出的全新子品牌,但陷入停產窘境,致使車輛維保售后均陷入停滯中。
在部分維權經銷商眼中,眾泰雖有承諾,但仍未有實際舉措。他們希望眾泰償還車款返利、解決售后問題。
“君馬欠我一家的返利資金就五百多萬了,最多的有一千多萬。家鄉里的店鋪快撐不下去了,員工已裁了很多人。最痛苦的是車主天天到我們店里拉橫幅投訴,公安工商已是常客了,我們的公司已被車主告上法院了。”馮先生對出行一客說。
與此同時,在上海、廣州等地的眾泰品牌經銷商也陸續退網。
據財經國家周刊報道,2018年8月,17名眾泰汽車經銷商從廣東等地來到山東臨沂的S系列生產工廠門口,拉開橫幅維權。曾有經銷商表示,眾泰的產品質量問題到底經銷商大面積虧損。
在永康,兩座的眾泰E200仍然是常見的城市通勤工具,不過當地人普遍對其品質評價不高,“幾萬塊就可以上路,開壞了就算了”“開一年眾泰車,自己就能開修理廠了。”
眾泰E200?Pro/ 眾泰汽車官網
“前兩年卡車在工廠門口排隊裝車,現在看不到了;新車試驗的跑道現在也都沒車了,以前天天都有車。”浙中小城永康的人口不到80萬,眾泰汽車的銷量下滑,當地人看在眼里。
眾泰的新能源業務曾一度有聲有色。
在2016年至2017年是眾泰新能源的頂峰,憑借到手價約為五萬元的三款A00車型,眾泰新能源年銷3.6萬輛,位居國內新能源銷量的第五。基于此,眾泰曾計劃至2020年60%車型為新能源。
眾泰新能源起步甚早:2008年,眾泰首個獲得國家工信部純電動乘用車生產銷售許可證;2009年,眾泰2008EV成為國內首輛掛牌上路的純電動汽車。
“雙積分”政策下,眾泰與福特牽手。2017年11月,福特汽車與眾泰汽車擬簽訂股權比例為50:50的合資協議,總投資額為50億元人民幣,合資公司中文名稱暫定為“眾泰福特汽車有限公司”。擬爭取國內純電動乘用車10%以上的市場份額。
簽約次年,眾泰銷量迎來負增長。2018全年累計銷量3.3萬輛,未達年銷8萬輛的目標。
“此前眾泰都是以三個月為周期結款的,從2018年下半年回款不利開始,我們就感覺到了一些苗頭”,比克電池相關人士告訴。
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眾泰新能源的代表車型E200,2018年實現了近2萬輛的銷量后,2019年1-7月只有1609輛。
令人遺憾的是,在2019年東京車展上,包括豐田在內的日本主流車企均盯上了A00級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眾泰是否會起大早趕晚集?
兩年過去了,眾泰福特合資至今沒有實質性進展。福特方面告訴出行一客,眾泰福特電動車合資公司目前尚未設立,福特與眾泰會根據整體行業環境的變化,對雙方的合作進行評估和跟蹤。
眾泰汽車把自身的頹勢,歸因為宏觀經濟增速回落和汽車行業整體下行。自今年7月起,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三個月同比下滑,幅度分別為4.7%、15.8%、34.2%,呈擴大趨勢。
2019年至今,眾泰仍無新款新能源汽車發布。不過原北汽藍谷總經理鄭剛在5月加盟眾泰的母公司鐵牛集團,擔任董事長特別顧問,或有望推動眾泰新能源業務發展。
眾泰汽車2003年成立,主要從事零部件的生產研發,一年后買下臺灣的豐田特銳生產線,才開始正式涉足汽車制造。2006年,從外形到內飾都與特銳高度相似的眾泰首款汽車眾泰2008下線,當年售出1.1萬輛。
2007年,眾泰重組江南汽車,拿到轎車生產資質,復產的江南TT,更曾賣出1.8萬元的國產轎車最低價,吸足眼球。
瞄準三四五線城市市場,眾泰燃油車也有過好日子。但在汽車行業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對市場上成熟產品進行逆向開發不再是無往不勝的銷量法寶。
眾泰T600在2013年上市,憑借著與奧迪Q5神似的外觀,創造單月最高銷量達1.55萬的數字,2019年的月銷量仍超過1000輛。
售價十萬元級別的眾泰SR9與保時捷Macan的外型幾近以假亂真,上市初期月銷量曾超過6000輛,一度需要加價購買。網友為眾泰杜撰了一個名為“皮尺部”的部門,意思是拿尺子去測量別家主機廠的車。
眾泰SR9
保時捷Macan
保時捷CEO在眾泰SR9展臺前表情復雜
有不具名分析人士對出行一客表示,眾泰借助逆向開發,切準了單一市場,實現了異軍突起,但嘗過甜頭后,再沉下心自己搞研發很難。(責編/楊佩謙,陳亮、王斌斌對此文亦有貢獻)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