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歐新制造10月24日消息,光纖傳感智能偵聽領域服務商光子瑞利科技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澳銀資本投資,主要運用于光子瑞利科技的產品研發和生產設備投入,實現光纖傳感智能偵聽重點目標市場的覆蓋,建立工業物聯網振動數據云中心,形成行業標準,建立以智能偵聽為核心的光纖傳感全新產業鏈。
光子瑞利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利用光纖傳感技術實現智能偵聽的服務提供商。現階段團隊有研發人員20余人,團隊規模仍在不斷擴充中。目前,光子瑞利科技利用其光纖傳感技術,在能源管道、通信光纜和電力光纜等場景已有成熟的項目落地。
我國幅員遼闊,能源分布極不均衡,國家通過“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項目進行跨地域的能源輸送和調度。然而,石油管道、電力光纜的巡檢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依然以人力巡檢為主。
以石油管道為例,其安全防護依然依靠傳統的人力巡檢方式,人力巡檢不僅效率低,在頻率上也難以保證,一些建設在戈壁等復雜地形的管線更是讓常規巡檢難以執行。
管線運營過程中面臨的事件錯綜復雜,管線周邊的機械施工、農田作業、重載車輛等都會對管線的安全構成威脅,特別是管線的滲漏泄漏、偷油等情況,都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而人力巡檢既無法實時監測管線情況,也無法針對異常做出及時反應。2019年春節期間,某石油管道部門的線路巡查,竟然發現了偷油者安裝的6個閥門,用“靠天收”來形容人力巡檢的效果并不過分。
除了人力巡檢外,也有引入攝像頭+機器視覺的監測方案。主要問題在于單個攝像頭的覆蓋長度較短,建成的成本較高,只能應用于局部,不能實現大范圍的覆蓋。
光纖傳感技術則是一個能夠同時兼顧成本和長度的解決方案,讓管線的監測和偵聽實時化和智能化。通過向光纜的一個纖芯內打入檢測光,光子瑞利科技的黑箱收集、分析反射回的振動實現音頻還原,最終利用人工智能的數據比對,查出異常數據并判斷異常原因。目前單臺終端設備,可實現50公里長的管線偵聽,精度可達10米。
可實現長距離偵聽的“小黑盒”
據統計,我國2018年底石油管道干線長度約16萬公里,到“十三五規劃”結束時能達到26萬公里,如果計算上地方的支線,總長度約為90萬公里。在如此廣闊的市場面前,部署成本較低的光纖傳感技術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基于同樣的技術原理,光子瑞利科技還在電力光纜和通信光纜有成熟的項目落地,在民用和軍用上均有應用,市場前景廣闊。
光纖的部署具有多種優勢,能夠適應高低溫、輻射等極端工作環境。在一些工業、制造業場景、智慧工廠的建設中,光纖傳感技術也有其用武之地。
據多個研究機構預測,到2023年,工業物聯網的市場將超過千億美元,且以10%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作為工業數字化的重要環節,工況的數據收集也成為硬件廠商競爭的焦點。在智慧工廠的落地實踐中,光子瑞利科技的動設備監測與預警系統,已取得明顯的使用效果。
與邊緣層的數據收集模塊相比,光纖在諸如化工廠等惡劣物理、化學環境的部署和工作上具有一定優勢。光纖傳感技術可以通過外界異常現象引發的光纖中傳輸光的干涉強度變化,進行聲音還原,最終確定異常的類型和位置。
通過對振動數據的機器學習,形成異常信息的數據庫。光子瑞利科技已經形成了初步的數據模型,基本涵蓋化工領域的一些主要場景和設備。
光子瑞利科技總經理張海臣告訴億歐新制造,光子瑞利科技在光纖震動及定位傳感技術的基礎上實現了全球首次聲音還原,后來者除了需要跨越技術壁壘外,在數據模型上的積累也至少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物聯網產業的興起,帶動了光纖傳感器及儀器儀表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光纖傳感技術的持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澳銀資本投資總監鄧飛表示,光纖傳感技術作為傳感器技術的重要分支,屬于物聯網中的感知和輸入部分,在未來的物聯網中,光纖傳感技術及其組成的傳感網絡將在物聯網的感知端發揮重要的作用。物聯網在安防、電力、交通、物流、醫療、環保等領域已經得到應用,且應用模式正日趨成熟。傳感器及相關智能儀器儀表處于物聯網信息感知層面,占整個物聯網產業的比例達 22%,光纖傳感技術作為傳感器及智能儀器儀表行業的重要分支,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2019年,光子瑞利科技將繼續擴充研發團隊,引進人才,在原有場景進一步提升技術實力的同時,也將繼續拓展應用場景。在生產環節,光子瑞利科技未來也有計劃推動自有工廠的建設。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