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付洪遠
編輯 | 周 ? 到
作為中國老牌汽車企業,北汽是國內首個公布停產燃油車時間表的大型汽車集團。作為新能源的領先軍,北汽在10月15日,隆重發布全新BEIJING品牌,并推出BEIJING EU7,隨后幾天首席出行官便參加了新車試駕活動。在整個車輛體驗中,EU7不僅沒有帶來任何驚喜,反而相比EU5退步了。這款車的背后,暴露出的則是北汽內部的迷惘,無論是對于產品,還是策略。
作為新品牌旗下的首款車型,BEIJING EU7不僅未給消費者帶來足夠“亮眼”的產品力,甚至于對比自家的“弟弟”EU5都毫無優勢可言。
兩款車擁有著相似價位,但車型定位卻不同。EU7定位中型電動車,EU5定位是緊湊型電動車。而兩者在價格方面高度重疊的同時,更高級別的EU7在配置層面卻要遜色于低一級別的EU5。如此看,北汽如果將EU5換上BEIJING的新標更能肩負其品牌向上的重任。
(EU7與EU5參數對比)
在相同平臺,相同動力配置,相同電池,甚至相同價位的前提下,EU7除了在尺寸上擁有20厘米的優勢外,似乎再沒有一項可以與EU5抗衡。況且,對比車型是BEIJING EU7目前已發布車型中的最頂配?;蛟SBEIJING未來有可能繼續發布更高配置的版本,但您樂意再掏幾萬塊去買一輛PLUS版的EU5嗎?
BEIJING EU7對比自家 “弟弟”都尚無任何還手之力,更別說在面對如此激烈的新能源市場,更是被競爭對手遠遠拋在身后。
(EU7/幾何A/Aion S參數對比)
我們以最大的善意揣測,或許BEIJING品牌正是在以“田忌賽馬”的戰略應對市場競爭。然而“低等馬”已經亮相,后續的“中等馬”和“高等馬”又會在何時面對世人呢?至少目前,BEIJING內部的產品規劃中已經確立了某款“黑科技車型”一舉驚爆市場。畢竟,EU7的上市之初,可是以“一鍵啟動高壓系統”、“加速意圖識別技術”以及“BPI制動意圖識別技術”等黑科技為重點宣傳,誰知道后續會不會推出搭載“一鍵到達目的地系統”,“眼球追蹤方向感知技術”以及“左手小拇指一鍵剎停術”呢。
根據官方信息,截至9月份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98382輛。其中北汽新能源的EC和EX系列累計銷量24079輛,剩余74303輛的銷量全部來自EU5。從銷量數據上看,EU5在終端市場的表現還是值得一說的。
(2019年新能源前三季度銷量)
但這數據背后卻隱藏著諸多別樣的“消息”。據目前可查消息來看,北汽EU5的74303輛中包括了與滴滴成立了京桔新能源交付的10000輛EU5網約車。在全國強勢進入網約車市場,斬獲超8萬意向訂單,并而且在專用車市場,北汽新能源率先打開駕培車、警用車等市場。同時,該公司還在出租車領域一起收獲了1.5萬輛意向訂單,這意味著北汽EU5中有30%的銷量直接供給了B端市場。
這份成績雖然在新能源市場領域中仍是不錯的銷量表現,但相較于廠家公布的數據來看,這無疑已經失去了那份驚艷,或許北汽集團的實際銷量遠沒有數據上來的好看。
除此之外,BEIJING EU7在上市發布之初便明確表示了自己商務用車的產品定位。似乎,BEIJING想表示是EU7未來也會大舉進軍B端的出行領域。如果事實真的如此,那EU7在配置上遜色于EU5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BEIJING EU7)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解讀BEIJING EU7的品牌向上之意:BEIJING EU7的推出并非針對消費市場,而是繼續進軍出行領域。如此看來,EU7在尺寸上的升級而在配置上的降級就變得有理可依。畢竟出行領域更多在意的是車身尺寸,而并非被B端市場看成“噱頭”智能化配置。
從這個角度看來,BEIJING EU7其實存在著比EU5更為準確的市場定位。
由此看出,北汽可能需要重振旗鼓再戰市場,北汽或許是安靜的太久,需要一場發布會來吸引用戶和政府或投資者的關注。新品牌發布的同時,北汽似乎絲毫未提接下來的產品戰略,EU7也好像是憑空而來。所以,新品牌發布的意義在哪里?想要傳遞出怎樣的信息?如今略顯凌亂的產品線該如何梳理?也許,我們應該繼續期待北汽高端品牌ACFOX了。
編輯:周到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億歐,經億歐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點擊轉載說明,違規轉載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