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曉明
今天,遼寧省召開了一個會,決定從現在開始到八月底,大體利用一個多月時間,集中開展“遼寧人才工作宣傳月”活動。發布會上,省組織部、科技廳、教育廳、人力保障廳等部門紛紛拿出最大的誠意,將最新的鼓勵人才創新創業的政策做了宣講。
首先發布的是遼寧省的人才“成績單”。據統計,遼寧省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5409人,全省已建設眾創空間105家,集聚科技創業人才及團隊5100余個。省自然科學基金計劃和博士科研啟動基金計劃累計培養儲備青年人才5000余人。從高層次人才看,工作關系在遼寧的“兩院”院士53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41人、“萬人計劃”專家78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110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64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6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國家級人選78人,中科院“百人計劃”人才10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148人,位居全國前列。
其次發布的是遼寧省的人才政策、人才典型和各地人才工作經驗做法。
比如,在鼓勵人才創新創業方面,出臺《關于貫徹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鼓勵科研人員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創新創業活動獲得收入,允許科研人員適度兼職兼薪,在企業兼職的工作業績可作為原單位參加職稱評審、崗位競聘、考核等重要依據。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工作的通知》,在科技成果轉化中,依法對職務科技成果完成人和為成果在本省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其他人員給予獎勵時,獎勵份額不低于獎勵總額的70%。這個比例比國家規定提高了20%,將有利于增加廣大科技人員的獲得感和知識價值認同。規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在履行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征得單位同意,可以到企業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或離崗創業,獲得的報酬按規定繳稅后,歸個人所有。
比如,在人才評價激勵方面,出臺《遼寧省科技成果轉化成績優異人員專業技術資格評定暫行辦法》,對在工程、農業專業技術領域轉化科技成果成績優異人員中,開展正高級和副高級兩個級別職稱評定工作,評定主要看貢獻、看能力,突出市場和企業評價,將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橫向課題資金、科技成果市場效益等來自市場的評價結果,作為主要評價標準;對外語、計算機不作要求。出臺《遼寧省科技成果轉化成績優異人員專業技術資格評定暫行辦法》,規定對在工程、農業專業技術領域轉化科技成果成績優異人員中,開展正高級和副高級兩個級別職稱評定時,主要看貢獻、看能力,突出市場和企業評價,將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橫向課題資金、科技成果市場效益等作為主要評價標準。
比如,在人才培養引進方面,出臺《遼寧省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實施方案》,打造“人才特區”,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激勵政策,用于人才引進和培養。出臺《關于改進和完善省級財級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的實施意見》,規定間接費用中可由科研單位自主安排人員績效獎勵,間接費用中安排的績效支出和直接費用安排的勞務支出均不設比例限制。
最后是介紹各地的經驗做法。比如沈陽市,從去年開始,首次實施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團隊資助項目,向新松機器人公司曲道奎團隊、拓荊科技公司姜謙團隊等21個開展創新創業的團隊給予經費支持,為團隊順利開展創新創業項目提供了有力保障。比如大連市,用優惠政策推動形成凝聚人才的“強磁場”,柔性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1100余人次。安排965套房源作為人才公寓,可拎包即住。比如撫順市,大力實施“大石化產業市校企人才戰略合作”,建立“人才—項目—產業”聯動開發機制,開展了“教授博士服務撫順”行動,先后選派136名教授博士到生產一線開展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生產難題110項。比如丹東市,組建了“鴨綠江之友”院士專家聯誼會,目前已成功引進會員82人,其中“兩院”院士49人、高層次專家33人,讓院士專家走進丹東、了解丹東、服務丹東。還比如盤錦市,堅持以情引人、以情留人,瞄準“人才”抓“項目”。為了將從澳大利亞留學歸來的宋陽及其可穿戴智能醫療設備團隊請到園區發展,與出價2000萬的東莞市展開爭奪戰,遼寧北方新材料產業園管委會主任王學林直接從北京趕到阜新宋陽父母家,大小道理一起講,勸通了其父母。王學林同志又返回北京,千方百計獲取了他的導師及宋陽團隊的同意。落戶園區后,用心用情為其團隊提供了全方位“保姆式”服務,7月底該公司將投產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