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9日,盒馬總裁侯毅在盒馬2018年新零供關系大會上表示,盒馬希望構建新零供關系,在三年內做成50%以上的自有品牌。9月,在一場面向供應商合作伙伴的內部會議上,也透露了盒馬的小目標:將打造10個十億級的、100個億級的、1000個千萬級的“盒馬牌”。
一年過去,盒馬在自有品牌方面交出了什么樣的成績單?
當盒馬2016年在上海開出全國首家門店時,貨架上便有第一款盒馬自有品牌商品——盒馬五常大米。10月20日,在盒馬自有品牌戰(zhàn)略升級發(fā)布會上,盒馬全國標品采購總經理趙家鈺公開旗下自有品牌數據:目前“盒馬牌”已有近1000種商品,在門店商品中的占比達10%。
盒馬自有品牌產品,除屬于盒馬自有品牌的產品外,還包含合作伙伴專為盒馬開發(fā)并只在盒馬銷售的產品。
在上海盒馬國展店里,十排左右的貨架陳列著盒馬自有品牌產品,品類包含大米、堅果、牛奶、海鮮、生活用品等。據億歐現場了解,盒馬日日鮮牛奶最先在上海與安佳合作,取得不錯的成績后,遵照“本地化+最短供應鏈路”的考量,陸續(xù)在廣深、北京、西安、武漢、四川、江浙滬六大區(qū)域與當地乳制品龍頭企業(yè)合作,分別在當地推出了符合當地消費者習慣的日日鮮牛奶。
(位于盒馬國展店二樓的機器人餐廳里也有自有品牌呈現)
在趙家鈺看來,物質逐漸豐富的時代,滿足需求只是基本款,在生活場景里挖掘甚至創(chuàng)造需求,才有可能帶來變化。
對比Costco及其他自有品牌占比高的國外零售商,區(qū)別于他們的囤貨模式,盒馬更追求精細化運營消費者的需求。針對中國年輕消費者,更多研發(fā)小包裝、鮮度管理的產品,如“免淘米”。在原產地種植的大米脫殼之后,8小時內完成灌裝密封,24小時之內送到盒馬上架,每瓶米僅1斤,只賣45天。滿足許多年輕消費者現如今“一餐一食”的訴求。
據介紹,盒馬已經初步形成自有品牌的商品體系,基本涵蓋日常型、改善型和極致型消費需求:盒馬藍標、盒馬工坊、盒馬日日鮮主要滿足大眾日常生活;帝皇鮮和盒馬金標主打進口食材,面向追求高品質的人群;盒馬黑標相對較少,主要為全球稀缺商品,比如巴掌大的黑虎蝦等。
侯毅曾闡述過零售的本質與其存在的意義: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商品的豐富度是零售業(yè)的核心要素);消費者能買到更便宜、性價比更高的商品;先進的互聯網、物流技術助力更快捷高效的購物模式。
而零售商開發(fā)自有品牌,可直接省去傳統(tǒng)零售商業(yè)模式里代銷商和經銷商的環(huán)節(jié)。直接根據消費者需求生產產品,使零售商具備差異化競爭優(yōu)勢,提升議價能力獲得更大利潤。
但是宏觀來看,自有品牌在中國總體發(fā)展滯后。根據尼爾森2018年發(fā)布的《全球自有品牌興起報告》顯示,北美零售業(yè)自有品牌銷售份額為18%,拉丁美洲5%-12%,歐洲20%-45%,而中國僅為1%。
國內零售商規(guī)模較小,難以形成規(guī)模化優(yōu)勢降低生產成本,長期習慣于僅承擔終端分銷職責,商品研發(fā)水平落后、產品同質化嚴重,同時缺乏品牌營銷經驗和服務意識,行銷陳腐。
針對這種情況,永輝超市、家家悅、天虹股份、元初食品、盒馬等企業(yè)作為我國自有品牌發(fā)展的典型零售商,在自有品牌發(fā)展戰(zhàn)略上各具特色。永輝依托供應鏈,產品線豐富,而盒馬則注重產品品質、鮮度和差異性。即便當下盒馬自有品牌占有率已達10%,但離全球自有品牌占有率的平均值仍有一定差距。
對于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占比多少比較合理、盒馬的10%是高是低,上海自有品牌協會主任王建軍在群訪中表示,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占比,并不是一個業(yè)務指標。自有品牌可以體現商超系統(tǒng)對門店商品的掌控程度。利用自有品牌對商品的掌控力,來調配整個系統(tǒng)門店的商品結構,從而服務于公司的整體戰(zhàn)略。而盒馬目前的自有品牌銷售占比是高是低,同樣取決于盒馬期望通過多少自有品牌來操控他們的門店商品結構。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億歐,經億歐授權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點擊轉載說明,違規(guī)轉載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