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歐大健康10月20日消息,今日,全球醫院精益運營論壇暨第二屆HIA大數據國際峰會在青島舉辦,原國家衛計委副主任、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會長金小桃,中美健康峰會組織理事長、哈佛大學教授、紐約科學院終身教授William A. Haseltine,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東軟望海產品與數據研究院院長郭啟勇等嘉賓出席。
會議就價值醫療與精益運營、DRG引領精益變革、數據驅動價值醫療等話題進行了分享和討論。在會上,東軟望海還發布上線了“HIA數據服務平臺”。
2006年,邁克爾?波特最早提出價值醫療的概念,官方定義為“追求性價比的醫療服務”,即要控制成本和醫療效果“兩手抓”。在中國醫療體制改革持續推動的背景下,產業探索已進行多年。對于公立體系,DRG付費是試水之一,對于非公體系,“凱撒模式”也是其中的實踐。
那么,價值醫療究竟是什么?
“價值醫療是一個利益循環圈。”郭啟勇如是定義,“在這個循環圈里,終端是患者,在其中,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治療體驗是核心;對于醫院服務方來說,思考的是如何體現醫院員工的價值;對于國家來說,就是給百姓帶來更好的服務,將投入產生的價值最大化;對于保險方來說,價值醫療就是控制和有效使用‘池子’里的錢。”
“在實現價值醫療的目標中,精益運營保證,健康醫療大數據是核心。”金小桃表示。
于公立醫院而言,價值醫療的背后,也是一道關于信息化變革和精細化運營的考題。
當下,醫療產業正面臨著醫療費用增長的現狀。根據德勤發布的《2019全球醫療健康展望》報告,2013-2017年全球醫療健康指出年增長率為2.9%,其預測,2018-2022年增長率將達到5.4%,2022年,全球醫療健康指出預計達到10.059兆美元。
另外一邊,政府的支出也在下降。《The Economist》數據顯示,全球醫療健康指出占GDP的比例由2015年的10.3%下降到2019年的10.1%。
這也意味著,醫院“有病人就能掙錢”的時代即將過去,在“比較效用”的影響下,醫院的盈利空間在被持續壓縮,一大趨勢即是醫院開始從按服務付費向按結果付費過渡。
“這是‘藝術化’的醫療服務將向‘工程化’的醫療模式轉變。”劉積仁判斷。在舊模式下,醫療機構按服務收費、依賴個人并且以好醫院為中心,新變革后,醫療機構轉為按價值取費,并且更注重利用數據驅動的優勢,是的醫療資源更合理應用。
放眼全球,價值醫療已不是新鮮事物,William.A.Haseltine提出,除了高質量,醫療必須還要是安全的。
在他看來,費用只是價值醫療所涉及的問題之一,服務方還必須要考慮整個社會的效益,提高生產力。價值醫療受到成本的驅動,要衡量實際成本,必須要通過復雜的信息系統才能實現。
支付方只想為有效的治療途徑和藥物買單,希望價值和證據數據成為報銷的基礎,醫療服務提供方聚焦循證醫學,一方面想要治愈更多的病人,另一方,也力圖節省費用,用證據數據去評價和改善醫療,降低再住院率;鏈條終端的患者,無疑希望獲得更好的診療方案,同時節省醫療支出。
可以見得,在價值醫療的實現路徑中,數據基礎,也是驅動價值醫療的關鍵,同時,國家自2017年起試點實施的DRG,也被視為醫院在實現精細化管理中的“利刃”。
“數據的核心在‘通’,要打通醫療、醫藥、醫保之間的壁壘,實現數據、標準和業務邏輯的統一,構筑聯‘通’和聯‘動’的醫療服務體系。”郭啟勇坦言。
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總院長劉宏也強調了這一點,國家三級醫院績效考核離不開信息化支撐,醫院是要用數據“說話、深究數據“故事”。在近幾年,信息化支撐和醫院精細化管理已經能夠雙輪驅動。“醫院精細化管理快速發展中,十年前我們看美國、澳洲的管理方式會覺得很先進,現在已經差距很小了。”在采訪中,他對億歐大健康表示。
2014年起,劉宏就開始嘗試精細化管理。依托信息化建設,海慈醫療集團對醫院精準績效考核體系進行再造,建立了三級考核體系,利用了包括SWOT、平衡計分法等一系列措施。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海慈醫療集團的門診量增幅比例是既定目標的3倍多,出院人次增幅比例是既定目標的10倍。
新醫改至今已有十年,醫改下一個十年,價值醫療又意味著什么?用劉積仁的話說,是連接、融合、分享;從行業玩家的實踐來看,則是業務布局和戰略發展的具體體現。
在會上,東軟望海正式發布其“HIA數據服務平臺”,亦是以“融合”為出發點。億歐大健康獲悉,HIA是以集“指數對標”、國內外優質報告、精益成長學院、新聞資訊等多項功能。本質來說,即是為目標用戶提供集整合成本、供應鏈、DRG等多業務主題相關數據形成的動態數據標準庫。除了HIA內部用戶,該平臺針對政府機構、醫療機構、學會協會、專家學者也開放使用。
該平臺是由HIA(Health Information Alliance)健康信息聯盟推出,聯盟定位于公益性,致力于醫療健康數據共享和合作。目前,其已匯集全國1500多家大型醫療機構,成為醫院精益運營的智慧大腦。
編輯:郭銘梓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