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飛行汽車,人們似乎總有一股謎一般的執著。
在那個汽車還只有手動擋的年代里,飛行汽車的項目就已經被安排上了。1940年亨利·福特(Henry Ford)就曾說到:“記住我的話,一種飛機和汽車的組合工具即將問世。” 對于人類歷史而言,八十年的即將其實不長。
1927年上映的《大都會》電影中,有一段這樣描述,電影中生活在在2026年的人在進行視頻通話,但實際上這項技術十幾年前便已經得到普及。
1977年風靡全球的《星球大戰》中全息投影技術是十分常見的黑科技,在2014年BBAMS的音樂盛典上,已故巨星邁克爾·杰克遜在舞臺上的表演,用的就是全息投影技術。
人臉識別、智能語音……這些影視作品中的黑科技早已司空見慣,飛行汽車也在近兩年開始提上日程。
據外媒報道,波音、保時捷和波音的子公司Aurora Flight Sciences公司正在開發一種純電動垂直升降飛機的概念機型,保時捷、波音和保時捷子公司保時捷工程服務公司和保時捷工作室的工程師們將負責具體實施以及對原型車的測試。
他們認為在2020年之后,飛行汽車行業也會和電動汽車一樣迅速發展。該公司的研究表明,2025年后,市場將加快速度。作為協議的一部分,兩家公司還將一起分析高端空中交通工具的市場潛力以及它們在人口密集城市的可能用途。
關于飛行汽車的開發,保時捷與波音的合作只能算是后來者。
在2018年CES上,英特爾CEO柯再奇展示了Volocopter,一個自主的客運飛機,他稱之為“本質上是一種會飛的汽車。”Volocopter來自一家德國公司,該飛行汽車在2012年時首次推出,2013年時進行首飛。
“想象一下,拿出你的手機,打開一個交通APP,召喚屬于自己的個性化空中出租車。” 柯再奇認為:”我們所看到的科幻未來,其實比你想象的要近得多。”
奧迪和空客合作也在開發類似的設計,現代雇傭了前美國宇航局員工協助開發,優步則是直接和美國宇航局合作,谷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Page)正在向一家名為KittyHawk的初創公司投入大量資金。預計到2039年,它的市場價值定將會達到1.5萬億美元。
在接受豐田和英特爾的巨額注資之前,喬比航空公司(Joby Airlines)曾從事過個人飛行器的研發工作,至今已有數年之久。豐田和英特爾投資的條件就是,后者致力于打造未來實用的全電動空中出租車。
除了喬比航空公司,去年5月豐田還投資4250萬日元,支持科技公司Cartivator飛行汽車項目,并且自己的工程師也參與有類似飛行汽車的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自主品牌也正在涉及該領域的研發。9月初吉利控股與戴姆勒聯手一起,雙方共同出資5000萬歐元,領投德國城市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 C輪融資,融資后雙方各持10%股份,這是吉利在飛行汽車領域的第二次"下注"。
早在2017年,吉利便全資收購的Terrafugia,是世界上第一家可操作、實用的美國飛行汽車公司,命名為“太力飛行汽車”,這也是吉利首次踏入飛行汽車領域的契機。此外,吉利還與天津直升機研究院在某些領域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除了傳統汽車制造商,科技公司對于飛行汽車同樣滿懷著熱情,比如國內的億航智能、酷黑科技,國際的谷歌、Uber、硅谷初創公司Opener,以及獲騰訊投資的德國初創企業Lilium Aviation等,也都在開展飛行汽車的相關研發。
相比之下,當其他廠商還在為銷量、質量煩惱之時,汽車生產商的頭部企業已然開始在為未來謀篇布局。
就像外界所認知的那樣,出行產業的革命,很可能是未來10年甚至更久,最大的行業機遇。回看歷史,1886年世界上誕生了第一輛汽車,到現在才過了100多年,但因為汽車改變了無數人的出行方式,也就在這100年里因為汽車誕生了不少的商業巨頭。
關于交通的改變,用革命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而給汽車插上翅膀,向比于馬車到汽車,又將會成為一次本質的改變。2017年,戴姆勒投資Volocopter后,時任戴姆勒CEO的蔡澈給出了這樣一句寄語:“未來,駕駛夢一定會切換為飛行夢,人類遲早會開啟第三維度的出行方式。”
對于飛行汽車來說,他的意義不僅僅是讓汽車飛起來,在此,優步給出了他們對于飛行汽車以及其整個產業的規劃。
2016年,Uber公布了其“Uber Elevate”飛行汽車項目。這種飛行器可垂直起降,在城市的低空飛行。Uber預計,最終這些“空中出租車”每小時可起降200次。最初,這些飛行汽車將配備飛行員,但最終將實現自動駕駛。Uber的“空中出租車”服務有望在5年至10年的時間內實現商業化。
目前,Uber已經在達拉斯附近成立了一個新的研發中心,并計劃在未來幾年里為這一處研發中心招募近3000名員工,其主要任務是在未來測試Uber的城市空中出租車服務。此前Uber曾推出過網約直升飛機的服務“Uber Copter”,可以為用戶提供紐約曼哈頓區到肯尼迪國際機場的客運服務。這次推出的“Uber Elevate”可以視作之前服務的升級版,這一服務將使用真正的“飛行汽車”來實現。
在汽車都還沒有全民普及的年代里,想要人手一臺飛行汽車的確很難,優步結合網約車的模式,試圖將飛行汽車打造成“空中出租車”。顯然,目前各大寡頭正推進的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將對空中出行提供樣板。
在政府支持方面,日本政府在《未來投資戰略2018》中提出目標,要成立旨在實現“空中飛車”的官民協議會,并在年內制定路線圖。8月份成立的該官民協議會,有來自國內外的企業、研究機構和投資基金等參加,已經開始就制定路線圖進行討論。
的確,行業的推動除了科技成果的落地外,還需要相關政策的配合以及應用場景的升級建設。在月初上映的《中國機長》中,除了劉機長表現出的堅毅果敢外,空管人員的工作也給外界留下了極大的印象。
新型的空中交通運輸對空中管理體系將提出更高更復雜的要求,這都是未來需要全行業共同攻克的難點。此外,相關法規、安全、路線、標準都是實現飛行汽車必須解決的問題,盡管可以在近期量產,飛行汽車距離人們的生活依舊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