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汽車之心(微信 ID:Auto-Bit),作者|老爺車,編輯|王德芙
10 月 16 日晚間,一張照片開始在微信群里流傳。
在這張照片里,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與 Mobileye CEO Amnon Shashua 教授坐在一間會議室里正在簽署一份文件,后者笑得合不攏嘴。
在他們身后,背景板顯示「Mobileye&紫光集團:中外合資經營簽約儀式」。
隨后,一則來自接近紫光集團人士的消息流出:紫光與自動駕駛和智慧駕駛領域、世界最領先的技術公司設立合資公司,其中紫光占股 51%,Mobileye 占股 49%。
原以為雙方會對外宣布合作細節,但出人意料的是,雙方刻意保持低調。
這次簽約雙方沒有公布任何信息,比如合資公司有什么計劃,將開展何種業務,我們沒有看到任何消息。僅有的信息量都留在了這張照片里。
來看看這次簽約儀式里,有哪些重要人士在場。
站在 Shashua 身后,身著藍色西裝(右四)的是英特爾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Mobileye 后裝部門副總經理兼副總裁 Lior Sethon(右三)、Mobileye 產品和戰略執行副總裁 Erez Dagan(右二)、Mobileye 大中華區總經理童立豐(右一)。
站在趙偉國身后的 4 位是紫光集團的高管代表,汽車之心獲知,其中左側的第一位與這次合作緊密相關。左起的第一位是何華杰,他是紫光智能汽車科技的總經理。
總體來看,英特爾、紫光、Mobileye 三方高層齊聚一堂,這次合作看起來非同尋常。
Mobileye 和紫光之間的合資是重大交易,但到目前為止官方沒有對外披露合作的細節,合資的操作可能發生在 Mobileye 和紫光未上市的公司之間。
Mobileye 自 2017 年被英特爾全資收購后,就已經在紐交所退市。至于紫光集團,旗下未上市的公司太多了,哪家最有可能?
要講清楚這事兒,得知道英特爾與 Mobileye、紫光與它旗下關聯公司的關系。
2013 年 7 月,紫光集團先后以 17.8 億美元和 9.03 億美元價格,收購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兩家芯片企業,并將兩家公司整合成立北京展銳,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企業。
2014 年 9 月,英特爾宣布向紫光旗下持有展訊通信和銳迪科微電子的控股公司投資 90 億元,并獲得 20% 股權。
2017 年 3 月,英特爾以 153 億美金的價格收購 Mobileye,后者成為英特爾的全資子公司。這也是為什么,在這個場合,有英特爾的身影。
這就是說,英特爾與紫光、Mobileye 都是關聯公司。在英特爾的牽線下,各方的合作具備一定的信任基礎。
去年 4 月,紫光集團成立了「北京紫光智能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紫光集團副總裁何華杰擔任紫光智能汽車科技公司總裁,紫光集團董事趙天池擔任董事長。
2018 年 7 月底,紫光集團與福田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內容是「推動車規級芯片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云的整體解決方案在福田汽車的應用、量產」。
另外一個進展是在汽車安全芯片領域,去年 7 月, 360 聯合紫光集團旗下半導體上市公司紫光國微推出了「汽車安全大腦」——車聯網安全芯片。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次合作的關鍵詞均是「芯片」。
聯系到去年 8 月,趙偉國對外宣布將集中精力聚焦集團「從芯到云」的戰略工作,紫光集團將在未來 10 年投資 1000 億美元發展芯片產業。他表示,紫光要成為比肩英特爾、三星、臺積電的半導體巨頭。
2016年,汽車芯片憑借 300 億美元的市場被視為是半導體市場成長最快的應用領域之一。到 2020 年,全球車用芯片市場規模將增至 430億 美元。
如此大的市場,紫光自然要切入。
但問題是如何切入?將 Mobileye 的技術引入中國,再將 Mobileye 的 EyeQ 芯片國產化是一個選擇嗎?
據 Mobileye 的官方數據,迄今為止 Mobileye 累積銷售了 4000 萬顆 EyeQ 芯片。Mobileye 依靠在產品上迭代 EyeQ 系列芯片,已經穩坐汽車前裝市場 ADAS 供應商頭把交椅。
相關數據顯示,芯片在每輛汽車中的價值從 2000 年的 250 美元飆升至 2017 年的 350 美元,再算上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這對紫光來說是極具吸引力的。
在并購狂人趙偉國相繼拿下展訊、銳迪科、宏茂后,紫光已經打造了一個非常完整的半導體行業產業鏈。
通過用「市場」換「技術」進入汽車芯片領域,在未來幫助 Mobileye 在中國進行芯片銷售、技術支持,甚至進入汽車芯片的設計、生產,這在很大程度上屬于上上之策。
一位接近紫光的消息人士還給汽車之心透露了一個關鍵詞:地圖。
今年 1 月有消息傳聞靈圖軟件被紫光收購。
當時泰伯網向靈圖與清華紫光予以求證,但雙方并未給出明確回應。清華紫光方面稱,關于此事的明確信息,需等待官方途徑予以公布。
但接下來這則消息顯示,紫光已經默認將靈圖收入囊中。
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62148255
今年 4 月是靈圖軟件成立 20 周年的大日子。
紫光集團知乎的官方認證賬號在靈圖的周年慶后發布了一則消息。
這則消息將靈圖描述為「紫光旗下靈圖軟件」。紫光集團高級副總裁、紫光股份總裁王竑弢,紫光集團副總裁、靈圖軟件總裁李天池,紫光京通總經理趙明,靈圖軟件創始團隊代表佘海濤和汪衛平等都出席了靈圖的 20 周年活動。
公開消息顯示,靈圖軟件成立于 1999 年,是一家致力于提供智慧城市、智慧管網、智慧應急、智慧社區、智慧礦山、智慧工廠、智慧油田的應用平臺、LBS 綜合定位信息服務平臺、服務平臺、電子地圖數據整合等綜合解決方案和 IT 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靈圖軟件被業界譽為「GIS 領域的黃埔軍校」,并且是國內擁有軍方牌照的六家企業之一,其強大的引擎系統和地理空間信息動態數據,是智慧城市管網建設的重要工具。
另外,靈圖也是國內為數不多擁有甲級測繪資質的公司。
李天池在靈圖coin發布會上致辭圖片來源:http://www.lingtu.com/html/news/27/389.html
李天池,是紫光集團的董事會董事。他既是靈圖軟件的總裁,也是紫光智能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了解了上述這些背景后,大體上可以把這次紫光與 Mobileye 合作的細節梳理清楚。
Mobileye 在 2016 年推出 REM(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路網采集管理)。
REM 是 Mobileye 推崇的輕地圖模式——利用眾包地圖可實現低成本的 Level 2,Level 2+,Level 3 等級自動駕駛。REM 具體實現的方法,是使用車載攝像頭傳感器眾包獲取數據。
Shuasha 認為這是一條正確的路徑。以 Waymo 為代表的重地圖模式短期來看易于實現,但長期而言,不能形成規模化。
從另一方面看,雖然 REM 有著成本低、普及易、數據小等優點,但在汽車廠商的實際產品中,它不可能完全獨攬定位的任務。
出于對「冗余」的考慮,激光雷達和 3D 高精地圖還是會被引入到解決方案當中,與 REM 共同配合完成定位。所以,只有合作才是推動地圖與定位技術發展的關鍵。
于是,Mobileye 開始和其他圖商走到一起:
Mobileye 在地圖領域內的最終目標,是聯合各大車廠、圖商一起構建一個覆蓋全球的高精度地圖體系。與和單一整車廠的一般合作不同,這個體系需要多個整車廠、供應商、圖商組成共同的聯盟才能達成。
Mobileye 在做的,就是與各方溝通組建世界地圖的具體細節,包括技術,商業,數據歸屬等層面。
Shashua 曾表示,這個體系一旦達成,將會成為自動駕駛行業發展的轉折點,因為這樣的聯盟能夠避免競爭,最大化發揮資源及數據整合的優勢。
考慮到高精地圖在中國的嚴格資質準入,Mobileye 與紫光的合資公司,或許可以打開一個缺口。
紫光想進入汽車芯片市場,需要借力 Mobileye 的技術實現目標。Mobileye 的 REM 要落地,需要借助紫光這個「國家隊」打開市場。
芯片與地圖,這看起來才像是 Mobileye 與紫光合作背后的故事。
【鈦媒體作者介紹:汽車之心,添加微信 :autobitxyz 加入汽車之心微信群。】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