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焦慮這種情緒一直在蔓延,如果你問羅振宇如何緩解焦慮?他可能會建議你上下班的途中打開“得到APP”,在10分鐘的音頻學習中充實這一天。10分鐘內能學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到中年還依舊在學習,這一天就沒算白費。
?
也許正是因為抓住了成年人的知識焦慮,羅振宇帶著羅輯思維一步步走到了上市。
?
10月15日晚,北京證監局官網更新了新穎的輔導信息,羅振宇創辦的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籌備科創板上市,中金公司擔任輔導機構。
?
圖 / 北京證監局官網
從央視知名財經主持人到即將上市公司的法人代表,若上市進展順利,羅輯思維將成為知識付費頭名股。不過在不久前,同樣是財經媒體人出身的吳曉波登陸資本市場的計劃受挫,羅振宇的上市之路是否存在變數?
“網紅”羅振宇的創業史
作為央視財經欄目的制片人,羅振宇2008年選擇從央視辭職成為自由職業者,多少讓人有些驚訝,然而沒過多久,他做出了讓人更驚訝的成績。
?
2012年底,由羅振宇打造的《羅輯思維》脫口秀節目開始周播,因為羅振宇個人經歷豐富、觀點獨特,很快節目在優酷、喜馬拉雅等平臺播放量超過10億人次。同時“羅輯思維”同名微信公眾號開始運營,每天推送一則60秒的語音,憑借著內容優勢及公眾號紅利期,羅輯思維很快成為公眾號創業大潮中的頭部賬號。
羅振宇沒有止步于既有模式,開始探索內容付費、社群經濟。2013年8月,羅輯思維推出付費會員制,5000個普通會員+500個鐵桿會員,時間為兩年,會員費分別為200元和1200元,半天內會員名額全部售罄。
?
2015年10月,羅輯思維完成B輪融資,估值13.2億。大概是從會員快速售罄中確認了成年人的焦慮,12月得到APP上線,以為用戶提供“省時間的高效知識服務”為標簽,正式開啟了知識付費之路。
在眾多自媒體人紛紛跳進微信公眾號紅利里游泳時,羅振宇已經在觀望下一個泳池了。2017年3月,羅輯思維只在得到APP上獨樹一幟播出,不再全平臺分布,將流量握在自己手中。2019年5月,羅振宇曾提及得到APP用戶量超過2980萬。
?
短短幾年,羅輯思維從一款自媒體產品,逐漸成長為互聯網社群品牌。雖然目前羅輯思維已經逐漸去掉個人影響力,但不論是《羅輯思維》節目還是跨年演講,早期羅輯思維的成功在于羅振宇本人所帶來的粉絲經濟。
?
如今,羅輯思維的旗下主要包括得到App、《羅輯思維》節目、“羅輯思維”公眾號、“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等多種類型的知識產品。看起來羅胖的創業之路每步都踩在點子上,但網上的質疑聲卻一直不斷。
?
有網友評論:中年人聽羅振宇的跨年演講與老年人買權健的營養品,本質上沒有任何差別。老年人買營養品圖個心理安慰,中年人買觀點緩解焦慮,不少人認為羅振宇抓住了人們急于求成的心理,將”販賣焦慮“焦慮做到了極致。部分業內人士則認為其客戶粘性較差,獲客成本高,商業模式很難持續。
知識付費的春天來了嗎?
?
打開手機,以“5分鐘看懂XX”、“學會這招月入五萬”為標題的文章數不勝數,不少人在泛濫的知識付費產品里挑花了雙眼。據《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8)》,2017年底知識付費用戶達到1.88億人,比2016年增長了102%。
?
大部分知識付費產品因缺少監管,終產品在差評中匆忙離場。文章沒過10W+的人敢教寫作,還沒發財的人敢教炒股,人們耐著性子上完課后才發現,知識沒能改變命運,付費交的是智商稅。
?
高質量的知識付費產品,則很難做到持續性的輸出。今年5月,得到APP頭名個付費專欄《李翔知識內參》停更,這個擁有400萬用戶的節目證明了一個問題,如果平臺不能滿足用戶,用戶黏性就會下降。
?
不過不論是高質量還是低質量的知識付費產品,知識付費走向上市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18年中國知識付費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頭部TOP3平臺占據35%產業規模,羅輯思維、吳曉波頻道同屬于三大頭部內容知識提供商。前不久,全通教育擬以15億收購巴九靈96%的股份,巴九靈是吳曉波頻道的主體公司,然而在經歷深交所的”靈魂拷問“后,收購交易終止了。
?
與吳曉波不同,羅輯思維選擇沖刺科創板。據澎湃新聞報道,今年8月上交所發行上市服務中心業務副總監彭義剛表示,科創板不局限于六大戰略新興行業,他表示,科創板主要有4個特點:研發投入高、風險高、收益高、技術迭代快。科創板要做的事是重構生態系統,打破以盈利能力為標準的評級體系。
?
作為知識付費領域的領頭羊,羅輯思維有望成知識付費頭名股,但并不意味著他會一騎絕塵,在理性的資本市場下,知識付費的商業模式還太過脆弱,如何找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是現在知識付費遇到的難題。
?
如今越來越的人意識到,當年老師一天花8個小時也沒讓你學會的知識,現在10分鐘怎么就能學會?所有知識都是需要下功夫的,師傅領進門,還要靠自己不斷去摸索。不知道在這樣的認識下,現在的羅輯思維還值70億嗎?
?
愛盈利-運營小咖秀(www.aiyingli.com) 始終堅持研究分享移動互聯網App運營推廣經驗、策略、全案、渠道等純干貨知識內容;是廣大App運營從業者的知識啟蒙、成長指導、進階學習的集聚平臺;
想了解更多移動互聯網干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運營小咖秀(ID: yunyingshow)
【轉載說明】???若上述素材出現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付費及進行處理:shanliqiang@aiying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