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前,分時租賃行業已進入了洗牌期,在分時租賃行業從至暗時刻走進光明的時候,用戶開始增長回流,在行業內一直存在很多誤解。
本文首發于子彈財經,作者楊老師;由億歐編輯,僅供行業人士參考。
去年伊始,共享經濟潮熱度逐漸退卻,從共享單車到共享汽車亡者無數。?
在盈利難、資金壓力大、運營成本大等重壓下,分時租賃行業已進入了洗牌期,因此在新階段,分時租賃企業能否實現盈利平衡以及效率提升至關重要。
目前,從一些數據方面來看,該行業正從至暗時刻走進光明,用戶開始增長回流。?
據易觀研究顯示,分時租賃平臺的月活用戶增長率已經從2019年初的-8%增長至5月份的9%,用戶平均使用時長也有所提升,分時租賃平臺正在度過此前押金和平臺整合的負面影響。?
2017年初,一些分時租賃平臺遭遇資金鏈吃緊等情況,究其原因,基本都出現在汽車自身成本+停車成本+充電費用+運維成本太重,從而導致一輛用于分時租賃的車輛面臨過高的成本費用。
國內分時租賃行業起于2013年左右,至今已有六年時間,但大部分企業仍處于探索階段,包括友友租車、EVCARD、盼達用車、立刻出行等,它們均依托各自地域優勢或車企資源逐步推廣開來。?
放眼目前國內分時租賃市場大環境,多數平臺相繼出現資金困難甚至倒閉,給這個行業蒙上了一層烏云,近年來,分時租賃一直處于寒冬之中,但首汽集團旗下的GoFun出行共享汽車卻是其中始終保持鮮活的企業。?
日前,GoFun出行 CEO譚奕在接受「子彈財經」專訪時稱,分時租賃行業是他遇到難度系數最大的行業。“這是件非典型的創業過程,分時租賃或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
“這個行業難度系數太大,不會上升很快,擴規還需要時間限制,這是一條很難走的路。”譚奕稱,在這條路上,很多人都想躍躍欲試,但最后卻發現沒有想象中那樣輕松簡單。?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網約車用戶規模增至2.85億,這說明在當前國內買車需求日漸趨下的當今,出行需求卻保持旺盛增長。?
但在目前國內部分城市限車的情況下,一些有出行需求的用戶在選擇網約車之外,還選擇分時租賃汽車來解決出行需求。據統計,2018年中國分時租賃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6.1億元,同比增長633.1%,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90億元。
因此,汽車分時租賃行業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未來企業將以平衡收支、教育用戶和市場為主。
分時租賃相較于傳統租車模式有著更大的靈活和便捷性,它是租賃的延展。在譚奕看來,分時租賃是一種適合中長途出行的解決工具,通常滿足兩到三個小時的駕駛需求。?
譚奕覺得,分時租賃行業是一個牽扯方方面面的行業,各方資源相互制衡,并且前期很重資產,幾乎沒人能夠跑下來。?
譚奕解釋道,這個行業不僅需要具備運營能力,還要具備互聯網思維,它是一件互聯網和傳統行業兼具的事。?
“這個行業還是太重了,沒做起來也是有原因的。”鄭輝曾在途歌供職,他對「子彈財經」說,分時租賃行業的本質在于如何把增量市場變化為存量市場,并且運營好。因為這個行業會牽扯很多事情,包括資金鏈。?
“重資產肯定會導致資金鏈出問題,因為那時資本市場都不看好這個行業,跑了這么多年不見頭部企業出現。”用鄭輝的話來說,拼殺六年始終沒有殺出影來。?
對于鄭輝的擔憂,有業內分析師稱,分時租賃行業的需求依然旺盛,但前提是如何探索出一條符合自己企業實際情況的模式。“我依然看好這個行業,只是一些創業者在模式選擇上有一定問題,這個行業最重要的是整合,而非流量。”?
“分時租賃行業的增長勢頭會超越網約車,甚至比它的增長還要快,大多數投資人對該行業依然保持樂觀看法,最終一定會闖出一兩家企業。”一位出行領域投資人稱。
創業者的信心是持之以恒的,但往往資本市場的信心是短暫的。一旦資本市場對一個行業失去信心,無論在如何用功也是前途未卜。?
“拿錢買來的便利不是真正的便利。”譚奕斬釘截鐵地說道。他認為,這個市場不能急功近利地做,要All in持久地做。“你得把它當成核心價值去做,短期是不可能掙錢的。”?
同時,譚奕還稱,“前幾年GoFun出行一直在驗證這種模式,放在今天這個大環境中,再去講故事沒人會相信,所以不如做出來看結果。”?
“這個行業不是一味地燒錢就能行的,重資產有重資產的解決辦法,但一般人不敢玩。”鄭輝對「子彈財經」稱。?
重資產、重資源、重運營,這些都是分時租賃行業關鍵詞,同時也是壓在創業者身上的一根木頭。
據鄭輝透露,目前最大的成本依然是車輛成本,占到公司總體成本的百分之四十甚至五十,而其它基本是運營開支,像停車位、運維人員、充電樁等。?
鄭輝坦言道,分時租賃行業是共享汽車中最難啃的一塊骨頭,能做好著實不易,且前期只能集中所有的精力和資本打磨,未來直到與產業鏈結合就能實現閉環與盈利了。?
有業內分析人士稱,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分時租賃行業格局未定,但不排除會跑出一兩家頭部企業。目前,整個市場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這是考驗一家公司的技術實力、運營能力、資源能力、資金能力的時候,要把公司優勢最大化才能沖出重圍。”
“我們和別人的模式完全不同。”譚奕對「子彈財經」說,從進入該行業起一直都把它當成互聯網+傳統行業去做,我一直關注最核心的三個不一樣。“一是車控、二是大數據、三是經驗。”?
譚奕解釋道,首先要有對車控制的控件,大數據可以幫助我們積累用戶使用習慣,當地主要競爭對手是誰,以及各城市使用數據等,最后是我們有了一定經驗,知道分時租賃的坑在哪里,可以繞而行之。?
在分時租賃這條賽道中,走錯一步便全盤皆輸,因此創業者本身戰略定位必須可持續。途歌、友友租車的先例告訴我們,做重資產的事情風險猶存。?
“我們是先從分時租賃開始做,但沒有把它當成全部,其他人可能當成全部了。”譚奕稱,這是GoFun出行在分時租賃上的一個驗證的場景,它的確很重要,但同時GoFun出行還有其它場景可以做。“我們擁有的是全方位的積累,無論是技術還是經驗。”?
這是GoFun出行與其它分時租賃品牌不同的差異化競爭,無論從戰略到實操高度,但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這種模式是否可持續。
途歌、友友租車、盼達等創業企業都用實際證明了它們各自模式存在的弊端,而這個模式并非單純依靠燒錢便可解決。?
2017年8月,交通運輸部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出臺《關于促進汽車租賃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鼓勵分時租賃規范有序發展”,支持汽車分時租賃創新模式。政策對分時租賃的支持,無疑給行業發展帶來了曙光。?
隨著汽車合資股比的放開和“雙積分”政策的實施,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競爭已拉開大幕。對于一些單純靠補貼生存的車企將面臨淘汰局面,并且目前中國主機廠商的出貨量一直在持續下跌。
在譚奕看來,五年之內主機廠商仍面臨很大挑戰,同時銷量也不會逆勢上漲,原因在于下沉市場中的透支消費情況較為突出。“因為汽車金融,把大家原本的計劃打亂了,本想買個便宜的車但最后買了一輛中檔車。”?
因此,這種格局的變化,將使得下沉市場中的車輛過為飽和,沒有增量,取而代之的是存量市場。而在一二線城市中,由于車輛數管控較為嚴格,導致購車人群無法購買車輛,因此這部分人將成為分時租賃的受益者。?
目前,GoFun出行平臺上線運營的車輛包括新能源和汽油車型。GoFun出行方面稱,不同的車型符合不同的出行場景,為了能夠使出行場景更加豐富,也要追求對車型的差異化。
“我們也在逐步試驗。”譚奕認為,目前大城市的增量市場已經完成布局,接下來將盤活整個存量市場。據悉,GoFun出行目前已在北上廣深開展試驗。?
“未來我們要做三件事,提升技術水平、快速擴規、把直營模式的車試驗得更好,以及城市加盟。”譚奕稱,這是GoFun出行在明年要做的事情,而對于競爭,他顯得很從容樂觀。?
譚奕很直白地講道,他從不擔心競爭,因為這個行業門檻非常高,用他的話說,并非一般人可以掌控。?
“這種模式特別奇怪,不是先輕后重,而是一上來就重,但一旦重好了,輕起來會非常快。”譚奕稱,因為重,所以成功幾率很低,出來的可能性也不高。但是一旦跑通,未來的想象空間將非常大。“
對于當前分時租賃市場來說,增量車源已經幾乎到達頂峰,接下來的事情在于如何盤活存量市場,對此,GoFun出行推出了加盟模式。?
譚奕告訴「子彈財經」,目前他們已經在做加盟2.0版本,即GoFun出行提供車輛,加盟商自己交首付或租金。“相當于我帶著資金進來,我有剩余的能力,那么我可以直接把它給你。”譚奕對「子彈財經」透露,接下來他們將會推出加盟3.0模式。?
而對于未來GoFun出行的發展,一方面要盤活存量市場,另一方面要加大研發的投入力度。目前,GoFun出行的研發人員為200人,對于研發,譚奕有著自己的打法。?
“研發不一定人多,但一定要出活。我們不靠碼人,開發一定要靠中高層,各研發階段間相互服務。我們更多是在人員的控制,或者整體工程師水平和復用率上。”譚奕說。?
在盈利方面,譚奕稱,這個行業的模式和其他互聯網行業不同,不能只看單純的流量,而要有自己的一套打法和模式。“我們未來的目標不止分時租賃,它只是一個開始,我們要打造能夠賦能整個汽車產業鏈的事情,包括車后市場。”?
同時,GoFun出行戰略與資本市場副總裁左禛也表示:“GoFun出行是從分時租賃業務作為切入點,未來目標是去做整合。隨著車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GoFun出行愿意和更多的上游主機廠和行業形成一個合力,整合整個出行產業鏈的企業。”?
“目前我們已實現盈利。”譚奕對「子彈財經」表示,GoFun出行在市場中已經能夠實現收支平衡,而毛利基本上也有非常清晰的盈利路徑。“已經盈利的城市很穩定,也有逐漸接近毛利率零的,越來越收窄。還有一些目前差距比較大的城市,因為戰略性的調整。”?
對于分時租賃的市場,譚奕仍充滿信心,即便是對于當前該行業戰況之下。“現在我們要證明給市場看。”他最后說。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