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多數都是狂熱的運動愛好者,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很有熱情,有朝氣,相對而言,也更喜歡結交朋友,這個圈子的人在創業時往往不會考慮更多公司化的運作,更像是哥們兒湊在一起做一件事。
對任何一家創業公司來說,合伙人之間的關系,是決定公司生死的重要因素。體育創業公司的合伙人鬧分手,普遍性的原因是各類分歧:性格、股權分配、發展方向觀點不一等等。如果我們把目光投向那些失敗的體育創業公司,除上述問題外,還有一些具有體育特色的分手原因。
創業大街的咖啡涼了,這似乎成了最近創業圈的主旋律,但如果說哪家咖啡店的桌上還有一杯熱的咖啡,那么這杯咖啡的主人八成是一位體育項目的創業者。在“46號文”、“五萬億”、“3億人上冰”等一連串數字洶涌的裹挾下,體育創業仍然在資本的寒冬中保持著自己的熱度。
資本的追逐,人心的蠢動,一批批媒體人、傳統體育人從原來的圈子里走出,走向體育創業的風口,期待著自己成為被風吹飛的那只豬。但在能站上風口之前(即是有商業模式,清晰的用戶畫像之前),很多體育創業者還要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由于這批體育創業者的背景相對傳統,對現代創業所需要的相關金融、法律、公司架構的設置問題了解不多,造成創業后一系列問題。而這些問題中,首當其沖的就是圍繞著合伙人發生的種種“愛恨情仇”。
錢、股權和理念
從今年6月份到11月初,懶熊體育所了解到的體育創業公司發生合伙人斗爭的案例近30起,涉及的創業方向包括體育視頻類、場館O2O、體育媒體、經紀業務等等。錢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
在大滿貫網球創始人許國朋看來,很多合伙人分道揚鑣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為一個“錢”字。“沒錢的有沒錢的問題,掙錢的有分錢的問題,不掙錢的還有花錢的問題。”許國朋對懶熊體育說。
大滿貫網球是一個基于移動端,垂直于網球運動社交的O2O平臺,在線預定球場是主打功能。和諸如洗車、打車、各類上門服務O2O平臺一樣,這也是一個極其燒錢的項目,需要靠大量補貼來爭取用戶。大滿貫網球拉來了兩輪共1000萬元的投資,還是覺得錢不夠花。
“大滿貫要說死,也死過三四回了,錢總有燒光的時候,如果原來的投資公司不愿意繼續投錢,那就只有我這個大股東自己添錢了。”許國朋介紹說:“我個人前前后后投了800多萬,要不然肯定就死掉了。”
股權設置也是一個問題。險峰華興投資經理夏宇在談到股權設置的問題時說:“一般來講,創始人應該是一個核心的占股地位,要有絕對的控股權,應該在70%以上,但也要看具體的情況。有些公司就是因為初期股權分配不合理,導致CEO逐漸覺得二創不應該拿那么多的股份,而隨著后面股份稀釋的話,他的占比也會越來越少,這樣就出現了矛盾。處理不好就會導致合伙人分手。”
創業公司在早期設置股權時,動態的股權分配機制必不可少。初創團隊每天面對快速變化的復雜環境,業務方向或許不斷面臨調整,而隨著規模越來越大,業務越來越深入,原來股權占比少的合伙人可能會貢獻更多的資源,原來占比多的合伙人可能暴露能力上的短板,這樣就難免會出現合伙人地位上的微妙變化,在這時,重新分配股權就變得勢在必行。而面對利益分配時,吃虧的一方總會忿忿不平,于是矛盾就出現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當公司面臨融資時,如果團隊在拿誰的融資、融多少資、融資后誰稀釋股份多、誰稀釋股份少等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也會面臨吵架分手的境地。許國朋透露,他所知道的一家公司正是因為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遲遲沒有取得融資,最終被競爭對手反超。
對公司前景的理念不同,同樣會導致合伙人發生分歧。
今年3月,夏爾體育,這家來自廣州的體育活動策劃公司的合伙人之一潘純正式退出。2014年末,出身36氪的潘純和陳皓宇創辦了夏爾足球,后來陸陸續續又吸收了幾位合伙人。不到半年,潘純因為與幾位合伙人在公司發展方向上意見不一致,退出游戲。
陳皓宇介紹說:“潘純想以互聯網的方式來運作,主要以線上內容為主,而這種專業性網站的收入是無法滿足公司每個人的生活成本的,所以我們要加入線下業務,但他覺得線下業務跟他的初衷偏離了,沒必要把線下看得這么重,于是他和我們其他幾個合伙人產生了分歧,結果就直接拆伙。這是一個對創業認知的問題。”
熱血、友誼和江湖
如果說以上都是大部分創業公司合伙人團隊普遍存在的問題,那具體到體育創業公司,有一些更有特色的問題存在。
體育行業的創業者和其他行業在氣質上最明顯的不同之處是,他們多數都是狂熱的運動愛好者,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很有熱情,有朝氣,相對而言,也更喜歡結交朋友,這個圈子的人在創業時往往不會考慮更多公司化的運作,更像是哥們兒湊在一起做一件事。
前不久,懶熊體育采訪了少年運動家的幾位合伙人,其中一位毛烜磊就對此深有感觸。
“我們三個合伙人認識十年,更像是好兄弟,給人感覺更像是小團伙。公司規范的運作感覺就差一些。在如何做一個公司上,我們是交學費的,很多事情,別人一提醒,我們才意識到我們沒想過,還需要補課。比如,合伙人建立起來后,最起碼的競爭機制和退出機制,我們都是沒有的。公司化的運作是相對缺乏。跟熱血青年一樣,江湖氣濃一些。”
這種江湖氣往往還體現在:合伙人背景基本相同,要么是一群技術大牛,要么都是產品經理,要么是幾個做內容的高手。而為了體現哥們義氣,股權設置又完全平均分配。這都會成為潛在的問題。
順為資本的投資經理李雨萌認為,早期的體育創業公司合伙人團隊都存在明顯的短板。她對懶熊體育說:“體育類的創業公司,很多是因為合伙人有共同的興趣,然后成立了公司,這種公司總是會缺少技術類或者產品類的合伙人;這在后面發展的時候就會遇到一些問題,業務很難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如果股權設置的再不合理的話,新的合伙人難以進入,公司將很難發展,也很難會獲得投資人的親睞。”
合伙人背景相似無疑會導致視野和能力的局限,從而導致決策上出現問題。檸檬健身APP的合伙人團隊就是一個以媒體人出身為主的團隊,雖然能摸得到初始門路,但在把握行業發展趨勢上,一再進行嘗試,于是投資人會給很多建議,最初檸檬健身是做健身類的體育資訊平臺,主要以視頻為主。后來投資人看到O2O模式火熱,就讓檸檬健身轉型,到現在,O2O的模式也冷卻了下來。當然,這也與健身行業的競爭過于激烈有關。
這種創業團隊規劃不清晰的情況,陳皓宇把它歸結為“合伙人學識不夠”,他對懶熊體育說:“我一直認為,當一個人學識越高,讀的書越多,對未來規劃越清晰,對遭遇挫折的抵抗力也越大。這個大前提放在體育行業,就能看出與其他行業明顯的區別來。像TMT行業的每個團隊里面,諸如畢業于麻省理工這樣非常高端的高材生很多,但在體育行業里面,至少是這一年突然冒出來的各種體育初創公司中,能擁有較高學識比例團隊并不多。”
這會造成體育行業內在的問題:對自己未來規劃不清晰,短期無法達到目標的話,就會造成創業行為與內心不符合的矛盾。然后就很容易散伙。這波人對體育的理解在不在一個層面上,是另外一回事;但對創業的理解,在不在一個層面,是個根本的因素。
合伙創業如同夫妻開店
體育創業合伙人之間,各種各樣問題的出現,歸根結底還是團隊搭建和規則制定的不科學。那么,應該如何組建一支靠譜的創業團隊呢?綜合對多家創業公司和投資人的采訪,懶熊體育做出了一些總結。
一、性格互補。性格是長期培養出來的,很難有所改變,創業有點像婚姻,找個性格合適的人很重要。在采訪過程中,許國朋表示,自己是個比較強勢的人,所以懂得讓步、不太強勢的人更適合跟他一起搭檔,這樣雙方遇到問題,容易互相理解和妥協,而懂得妥協,恰恰是合伙人要具備的一種美德,因為沒有哪個人是永遠正確的。
二、 能力互補,分工明確。一個靠譜的團隊,需要在各個業務線上都能有一個專業大咖,保證公司各部門步調一致,不至于出現瘸腿現象。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每一個創業公司合伙人的架構都是一成不變的。順為資本投資經理李雨萌給大家的意見是:沒有短板。
三、價值觀趨同。三觀是基礎,價值觀是基礎中的基礎。運動健康類APP樂動力的創始人劉超畢業于北大計算機專業,有4年的Google工作經驗,他組建了一支自認為非常高水準的團隊,合伙人成員要么是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畢業,要么是在BAT中做到過中層以上的高級經理,在劉超看來,選人要選同一檔次的人,這樣大家的價值觀趨同,即使原來不是同一個公司的,但大公司往往有著相近的規范和流程,工作方式也很相似,溝通成本少,對業務發展有利。
四、規則先行。諸多血淋淋的案例都說明了規則的重要性,大佬們聊起往事時云淡風輕,其實誰苦誰知道。合伙人之間出現法律糾紛,通常都是沒能在創業初期對股權結構、公司架構、運營和決策機制等問題做出明確的規則設定。尤其是股權,要根據每個人所能做出的貢獻,做好詳細的劃分,并設置動態機制、退出機制等。
99%的創業死亡率提醒著每一個創業者:如果合伙人之間的關系處理不當,對一個創業公司來說,這可比資本寒冬來得嚴峻多了。
許國朋強調,合伙人的關系就像是夫妻的關系,“最重要的是彼此信任,有壓力的時候,要共同承擔,要學會妥協。”他有這樣一句話,值得每個創業者思索:“公司要是沒價值,有多少股份都沒用;公司要是有價值,哪怕1%的股份都很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