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住在江西省修水縣寧州鎮南崖電站1棟2樓一幢六七十平的小套間里的,是一名95后小伙子楊文勇。見到他時,他正在三臺電腦前面忙碌著。
?楊文勇1995年出生于該縣古市鎮上東山村,父母均在老家務農,因他和他姐姐讀大學而導致家庭貧困,他母親也因家庭經濟壓力大,長期勞累而落下病根。
?2014年,大學畢業后的楊文勇回到家鄉,想在縣城尋找一份工作,照顧父母的同時為家庭分擔點壓力。當年5月,正在尋找工作的他在馬家洲公園看見了該縣就業局組織的電商培訓廣告,引起了極大的興趣。“在讀大學的時候,我就會在網上買東西,對電子商務還是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想著家鄉有眾多的特產可以從網上賣出去,我決定參加培訓班,試一試,通過電商進行創業。”楊文勇說,于是他立馬到該縣金州培訓中心報名,成為了2014年第3期電商學員。
?“在網上買東西和自己通過電商創業賣東西有著天壤之別。”楊文勇感慨地說,剛開始接觸電商,他基本上一無所知,甚至連最基本的功能都不了解。“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學會了注冊店鋪、尋找貨源、發布寶貝、店鋪運營、售前售后處理等。”楊文勇說,他開設淘寶店之后,便看中了該縣的菊花和青錢柳等特色產品,并積極尋找貨源,開始準備自己的創業之路。
?“我選擇的產品和貨源還是很合理的,店鋪在開設后的幾天,便開始有顧客詢問產品,并開始出貨了。”楊文勇說,他在6個多月內,從剛開始一個月二十幾單到后面一個月100多單,店鋪在他的細心經營下,慢慢的火了起來,“如今,我一個月要出1200多單,實現月銷量5到7萬元,快遞師傅看到我銷售量大,每天都準時上門到我家拿貨。”楊文勇說,在經營網店的同時,他還注重宣傳,尤其是配合電商平臺搞促銷活動,僅2016年“雙十一”一天,他的店鋪便實現10000多元的銷量,讓他租住的客廳里都擠滿了打好包的包裹,等待快遞上門取件。
?“如今,我通過電商創業,月收入能夠達到10000余元,我終于可以幫助父母撐起這個家了。”楊文勇說話時,手機又傳來幾聲“叮咚”的訂單聲。“父母年紀已經大了,早些年為了供我和姐姐上大學,每天都忙得不敢休息片刻,農忙時趕收成,農閑時進城務工。長期的勞累讓他們都落下病根,現在有我幫忙,他們也更輕松了。”
?“電商創業,這個看似很難的事情,我在用心將它做好,并會進一步努力學習做得更好。”楊文勇說,一根網線,成就了他們一家5口的脫貧致富夢。(修水縣公共就業人才服務局 楊芳)